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6篇
  46篇
综合类   53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1081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退耕坡地种草养奶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种不同退耕草地上进行种草养奶牛试验。结果表明:以鸭茅 多年生黑麦草 白三叶 苇状羊茅 紫花苜蓿组成的混播草地上圈养奶牛的产奶量比由当地所惯用的一年生黑麦草单播草地上放养奶牛产奶量提高51%。  相似文献   
42.
江苏省种草养畜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中华 《草业科学》2005,22(11):96-99
江苏省作为农区因地制宜探索开展种草养畜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近几年来,牧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牧草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种草养畜促进草食畜禽生产稳中有升,并成为农民养殖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草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初显端倪.主要做法:加强种草养畜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培植、扶持种草养畜龙头企业,积极推动基地建设,认真开展种草养畜科研工作.存在问题:全省种草养畜发展不平衡,牧草品种存在退化现象,草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偏低,牧草加工龙头企业较少,受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政策的影响,牧草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对策:加大农区草业发展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加强草业科技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大力推进草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43.
<正>从湖北省枝江市畜牧兽医局获悉,截至2014年11月底,该市完成冬闲田地种草约890 hm2,种草总面积达到2 450 hm2,广大乡村逐渐由过去的"秋冬稻桩"过渡到现在的"春夏稻香,秋冬草长"的常年绿色景象。在草场纷纷"占领"乡村冬闲田地的背后,是枝江市草食畜牧业的兴旺发展。近年来,枝江市以创建全省畜牧强市为契机,加快肉牛品种改良进程,力推冬闲田地种草养畜工作,肉牛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4年  相似文献   
44.
<正>1种草养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1目前我国奶牛业现状和问题1.1.1产乳量低据中国奶协统计2009年我国成年乳牛存栏量1218万头,平均单产为4814千克,只相当于美国成乳牛单产的53%。其主要原因是优良品种少和优质粗饲料缺乏。由于多数奶农不懂选种技术、见母就留很少淘汰,使良种高产奶牛比例低;牛的饲养原则是以粗饲料为主(占日粮营养需要的60%~75%)、精饲料为辅(25%~40%)。否则,产奶量低、易患病、利用年限短、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45.
<正>黄牛耐粗饲、抗病性强、抗劣性强,适合规模放养。其要点如下。1牧场选择选择一年四季都有清洁水源的草场。充分利用当地的林地草场资源,利用退耕还林及抛荒的耕地人工种草,形成棚外放牧为主,棚内补饲为辅。根据实践经验,这种养殖模式不仅每头牛的饲养成本低,发病少,还节省了人力,增加了效益,但规模要适度。根据经验,一头牛约需要河湖边草场6 667m2~13 333 m2,或林地草场6 667m2~26 667 m2,或在抛  相似文献   
46.
《江西饲料》2014,(1):45-45
正1月11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和青海省海北州科技局共同承担的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青海省种草养畜及有机畜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由兰州大学杜国祯、龙瑞军教授,青海省政协张周平研究员,青海省农牧厅焦小鹿研究员等组成。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  相似文献   
47.
本文概述了桉树林下种草放牧养鸡的生态养殖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养鸡模式,形成了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总结了桉树林下种草养鸡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福建农业科技》2011,(2):66-66
一是大力推广畜牧科学技术。大力推广秸秆(牧草)青贮、微贮、氨化养畜技术,种草面积达1200 hm2,并进行草料生喂,降低能源消耗。二是实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  相似文献   
49.
种草养鱼就是利用田地(家前屋后的空闲地、农田间的十边地以及田埂、渠坡等废闲地)种植鱼类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青绿饲料来发展养鱼生产的一项农艺措施.它具有低投入(每亩仅需300元左右的饲料成本)、易管理(只须适时浇水、施肥)、高产出(亩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特点.值得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0.
为比较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不同鹅品种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以28日龄四川白鹅、浙东白鹅、扬州鹅和霍尔多巴吉鹅为研究对象,采取全程草地放牧加补饲方式,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于70日龄开展屠宰测定和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①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四个品种鹅在生长发育前期增重较大,后期趋于缓慢。在生长发育前期(28~49日龄),扬州鹅的周增重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四川白鹅和浙东白鹅,但在36~42日龄时扬州鹅的体增重低于霍尔多巴吉鹅;在生长发育后期(50~70日龄),扬州鹅的体增重均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②扬州鹅的屠宰率高于其他三个品种的鹅;扬州鹅的腹脂率为1.39%,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品种鹅。③扬州鹅不同部位肌肉中水分含量最低,胶原含量最高;扬州鹅的胸肌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综上所述,扬州鹅可作为种草养鹅的理想品种,研究结果为种草养鹅模式下适宜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