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秋水仙碱浓度为0.2000%、0.1000%、0.0500%、0.0250%、0.0125%的水溶液分别处理萌动的京农5号小豆种子8、16、24 h,通过对M1世代植株成活率、株高降低比例、M2世代变幅及变异系数、诱导变异遗传力、M2世代出现的明显变异类型进行分析,探讨秋水仙碱诱变小豆的适宜浓度及处理时间。结果表明:(1)根据M1世代相对成株率,较适宜的诱变处理为0.2000%浓度8 h和0.1000%浓度24 h;(2)处理浓度对M1世代出苗和成株率的直接影响明显大于处理时间;(3)以50%相对成株率为标准时,8、16、24 h浸泡,所适宜的处理浓度分别为0.215%、0.156%、0.115%;(4)如以株高降低50%~60%为标准,则适宜浓度为0.0500%~0.2000%;(5)M2世代中,出现花粒和感白粉病等多种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52.
秋水仙碱诱导白杨三倍体新途径的发现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以银腺杨等为母本 ,毛白杨为父本 ,授粉后一定时间采用秋水仙碱溶液处理花序 ,共获得 40 2粒种子 ,成苗10 7株 ,从中检出 2 1株银腺杨×毛白杨三倍体 .证明授粉后 2 4~ 3 6h是施加秋水仙碱诱导白杨三倍体的有效时期 ,三倍体得率最高达 57 1% .通过这一途径获得的白杨三倍体同样具有十分明显的生长优势 ,2年生实生苗的平均苗高、地径超出全部后代群体总平均值的 2 9%和 65% ,其中以BY3 2 0等表现最佳 ,分别超出群体平均数的 55%和119% .该研究为高效诱导白杨三倍体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3.
采用培养基添加法、浸泡法以及先预培养后处理法对蔓花生(Arachis duranensis)叶片愈伤组织、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用0.1%秋水仙碱进行48 h浸泡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其成活率和诱导率为66.67%和75.00%.茎、叶、气孔、保卫细胞,染色体等形态指标的检测证明4倍体较2倍体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1999年以来经过化学诱变得到的杂交狗牙根品种“Tifdwarf”的诱变后代的6个坪用性状指标的统计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秋水仙碱诱变的后代中,0.1%秋水仙碱处理的后代的叶片宽且长,而节间则比0.25%、0.4%秋水仙碱处理的后代细;(2)0.1%秋水仙碱浓度处理24h的后代的节间直径高于同样浓度秋水仙碱48h处理得到的后代,而相同秋水仙碱浓度相同时间处理的后代间也存在差异;(3)在0.1%~0.4%浓度范围的秋水仙碱处理24h或48h可以改变叶片宽度(以变窄为主),也可以使节间变粗,而对节间长度、密度和草层高度则没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55.
ZZ.  Chen 官梅 《作物研究》1998,12(4):34-35,37
该文比较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产生植株染色体加倍的三种方法;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再生植株,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的胚和秋水仙碱处理离体小孢子。处理整株,有53%的处理植株结实,但植株生长迟缓,结实率下降。用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胚,植株加倍率为32%。秋水仙碱直接处理离体小孢子可使70%的植株整体加倍,同时还刺激了培养小孢子的胚胎发生,从而提高植株再生率。  相似文献   
56.
为提高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效率,采用化学辅助去核法--化学诱导剂脱羰秋水仙碱(Demeeoleine,简称Deme)处理体外成熟的MⅡ期延边黄牛卵母细胞,经显微操作构建重构胚后观察发育情况.试验研究了,Deme的处理浓度、作用时间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去核效果及其重构胚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在0.2μg/mL、0.3 μg/mL、0.4 μg/mL的Deme溶液中处理45 min,显核率与去核率无显著差异,去核率达100%,但是0.2 μg/mL处理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45 min处理组的显核率显著高于30 min、60 min处理组,45 min处理组的囊胚率高于其他处理组;化学辅助去核法的囊胚率显著高于盲吸法.化学辅助去核能够准确定位去除细胞核,并提高了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去核率及重构胚的体外发育率.  相似文献   
57.
利用柠檬酸漂烫和水解复合的方法去除宜兴药百合花中的苦味。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百合花脱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0.3%柠檬酸溶液中漂烫3 min,在料液比为1∶150的清水中浸泡9 h。经柠檬酸溶液漂烫处理3min后,百合花中的秋水仙碱含量下降至8.95%;再经清水浸泡9 h后,百合花中的秋水仙碱含量进一步下降至4.67%。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介绍利用秋水仙碱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处理怀牛膝,结果表明:以处理浓度0.06g/L、浸泡时间6h的产量最高,地下部鲜重小区产量平均为2.39kg,折合亩产483.07kg,较CK增产26.5%,与CK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地上部鲜重也最高;室内考种最好。  相似文献   
59.
用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碱对刚刚萌发的树莓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泡,结果表明,用0.3%的秋水仙碱浸泡48 h,效果最好,诱变率可达20%。  相似文献   
60.
秋水仙碱诱导银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及其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银白杨倍性育种进展,利用秋水仙碱溶液注射处理,对银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常规压片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秋水仙碱处理对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和微管骨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秋水仙碱处理可诱导银白杨花粉染色体加倍,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细线末期-粗线期施加0.5%秋水仙碱溶液注射处理7次,可获得最高达82.23%的2n花粉。由于注射处理5次与7次诱导效果差异不显著,从节约成本和降低毒害考虑,在实际应用中以0.5%秋水仙碱溶液注射处理5次为宜;(2)秋水仙碱处理导致银白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异常,包括双线期细胞核仁数目增多、微核形成,终变期染色体紧贴核仁,中期I染色体发生极度收缩聚集成团;(3)受秋水仙碱影响,银白杨小孢子母细胞细胞质微管骨架分布发生紊乱。粗线期小孢子母细胞内微管骨架不再呈网状均匀分布于细胞质,而是聚集呈短带状,从而失去对染色体行为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