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1篇
  免费   968篇
  国内免费   2044篇
林业   543篇
农学   1573篇
基础科学   712篇
  4652篇
综合类   9714篇
农作物   1370篇
水产渔业   587篇
畜牧兽医   2131篇
园艺   737篇
植物保护   504篇
  2024年   259篇
  2023年   829篇
  2022年   1066篇
  2021年   982篇
  2020年   910篇
  2019年   923篇
  2018年   582篇
  2017年   880篇
  2016年   1006篇
  2015年   876篇
  2014年   1020篇
  2013年   1051篇
  2012年   1283篇
  2011年   1238篇
  2010年   1174篇
  2009年   1090篇
  2008年   1023篇
  2007年   930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不同形态外源氮对马尾松与广玉兰落叶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及广玉兰落叶为试验材料,以浓度均为75 mg/kg的NH_4Cl、KNO_3、NH4NO_3溶液为试验处理液,采用分解袋方法,通过对落叶施加不同形态外源氮的方式模拟氮沉降,研究不同形态外源氮对马尾松及广玉兰落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氮素可以促进落叶的分解,外源氮对不同树种落叶分解的促进效果不同;广玉兰落叶在外源氮处理后分解率增加更为明显,161天后其各处理分解率均在马尾松落叶分解率的1.2倍以上。氮源形态对马尾松、广玉兰落叶分解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马尾松F=1 262.9 P0.01,广玉兰F=165.3 P0.01),其中硝态氮处理效果最好,161天后马尾松和广玉兰落叶的分解率分别为9.79%和13.02%。分解时间对马尾松与广玉兰落叶分解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2.
正油菜抽薹前的长势和长相对油菜产量影响很大。通过观察油菜叶色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油菜缺乏何种营养元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油菜健壮生长,为夺取油菜丰收打下良好基础。红叶全株发生顺序:先从老叶开始,然后向新叶发展。一片叶发生顺序,先从叶缘开始逐渐扩展至全叶。发生原因为缺氮,每亩可追施尿素8~10公斤或碳铵15~20公斤。暗紫色缺磷时,植株叶片小,皱缩不平展,叶色深绿无光泽,叶柄紫色,最终成暗紫色的僵叶,严重的整株枯萎死亡。可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  相似文献   
153.
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模拟氮沉降处理下杜仲Eucommia uimoides皮和叶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等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0 mm×4.6 mm,5μm),以乙腈(A)-2.0 g·kg-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10%A;12~25 min,13%A;25~50 min,30%A;50~65 min,60%A);流速为0.8 m L·min-1;检测波长203 nm,240 nm;柱温30℃。结果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等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整个实验期间,杜仲皮和叶中5种成分含量对施氮处理产生了不同的响应,且随季节在变动。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对杜仲皮和叶中多种有效成分同时进行测定,可较好反映浙江高氮沉降区特色名贵药材杜仲皮和叶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4.
氮肥对一年生杨树地径和苗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杨树扦插苗进行施氮肥,采用的是4个水平施肥量,不同时间调查苗高、地径生长量;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后确定2水平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55.
一、目标指数公顷产量1.15—1.25万公斤,保苗6.0—6.5万株,公顷施肥总量:有机肥30立方米、尿素450—510公斤、磷酸二铵280—330公斤、氯化钾260—3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肥力好的地块可以参照低线指标,肥力差的地块可以参照高线指标。二、选地选择有排灌条件,土壤肥沃,通气性良好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达到2.5%以  相似文献   
156.
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娟  谢春梅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9):61-61,71
经过反复实验,对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需要注意的重要环节和要点:试剂的配制、保存,分析步骤中的加样、加液、滴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介绍。  相似文献   
157.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气氮沉降模拟实验区样地采集表层(0-10 cm)和下层(10-20cm)两层土壤样本,设置NH_4NO_3、NH_4Cl、KNO_3三种氮肥类型以及5 gN·m~(-2)·yr~(-1)、10 g N·m~(-2)·yr~(-1)、20 gN·m~(-2)·yr~(-1)3种施氮浓度梯度,通过26 d室内恒温矿化培养试验,测定温室气体CO_2释放速率和累计释放量,研究模拟氮沉降对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培养初始阶段的增长速率较快,前10 d土壤累积矿化量约占整个培养期内总矿化量的50%左右,而后逐渐减慢。外源氮添加促进了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上下层土壤实验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7.60%~68.60%、6.75%~67.24%,铵态氮(NH_4NO_3、NH_4Cl)均表现为中氮组(41.39%、68.60%)高氮组(27.02%、53.69%)低氮组(13.78%、7.60%),硝态氮(KNO_3)表现为高氮组(66.12%)低氮组(49.05%)中氮组(32.10%)。较高或较低氮浓度下,硝态氮对有机碳矿化的促进作用强于铵态氮,但在中氮组中NH_4Cl处理组有机碳平均矿化量最高,达1411.82μg/g soil。下层土壤中,NH4Cl实验组的促进作用在不同施氮量下均最高,有机碳平均矿化量分别为666.90μg/g soil、797.28μg/g soil、834.98μg/g soil。各处理土壤表层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显著高于底层土壤(P0.05),即表明上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