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770篇
林业   45篇
农学   998篇
基础科学   393篇
  365篇
综合类   2479篇
农作物   75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美国大豆产量生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刘晓冰  宋春雨 《大豆科学》2001,20(2):141-145
从籽粒生长调控的参与因互及其机理、源库关系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对大豆生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冠层(群体)光合作用等方面综述了美国大豆产量生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2.
2012年3—10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40 kg(N)·hm-2、221 kg(N)·hm-2和300 kg(N)·hm-2]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生产力、间作优势和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达221 kg(N)·hm-2时,小麦单作籽粒产量(5 036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25.13 kg·hm-2·mm-1)达最大值;当施氮量达300 kg(N)·hm-2时,小麦间作籽粒产量(3 078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39.76kg·hm-2·mm-1)、玉米单作籽粒产量(9 921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38.96 kg·hm-2·mm-1)、玉米间作籽粒产量(6 895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46.31 kg·hm-2·mm-1)达最大值;当施氮量为0 kg(N)·hm-2时,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0.049)达最大值;当施氮量为300 kg(N)·hm-2时,小麦//玉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1.33)达最大值;当施氮量为140 kg(N)·hm-2时,小麦相对于玉米的水分竞争比率(0.98)达最大值。与单作相比,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显著的间作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间作方式中小麦的竞争能力大于玉米;小麦、玉米两作物对水分生理需求时间有效性差异是小麦//玉米间作高效利用水分资源的基础,合理施氮能促进间作种植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943.
从由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 sulfonate,EMS)处理的粳稻品种中花11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可稳定遗传的胚胎和胚乳发育缺陷的突变体,命名为embryo and endosperm defective 1 (eed1)。eed1籽粒千粒重、颖果的粒长、粒宽、粒厚、萌发率、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贮藏蛋白系列指标较野生型均显著降低。eed1颖果严重皱缩,且胚乳呈粉质。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与中花11相比, eed1胚乳中淀粉粒排列疏松,多以单一、分散的淀粉粒存在,且呈近似球形。eed1胚胎结构异常,部分颖果未见有胚胎分化的痕迹。qRT-PCR发现, eed1胚乳中参与淀粉和贮藏蛋白合成的大部分基因表达下调。利用eed1与籼稻南京6号杂交得到的F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分析,将EED1定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672kb的范围内,包含114个开放读码框。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EED1基因调控水稻胚胎和胚乳发育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4.
旨在研究小麦籽粒相关形态性状与粒重的关系,筛选籽粒形态性状优良品种,为小麦籽粒形态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76个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为试材,对小麦7个籽粒相关性状进行测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供试材料的千粒重与籽粒面积、粒宽、籽粒周长、粒长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长宽比负相关;依据综合评价值(D值)将参试小麦品种聚为3类,其中第Ⅰ-1类综合评价值最高,包括编号60、72的品种,平均D值达0.896,籽粒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尤其是千粒重、籽粒面积和籽粒周长。千粒重、籽粒面积和籽粒周长可作为小麦粒部性状考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45.
籽粒大小影响小麦粒重,进而影响产量。目前,对小麦籽粒大小相关基因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小麦籽粒大小相关基因TaGS2,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烟草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 TaGS2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不同组织材料qRT-PCR分析表明, TaGS2基因在小麦籽粒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最高。构建TaGS2-PLGY-02-RNAi表达载体,转化小麦。研究结果表明, TaGS2基因在RNAi转基因小麦中表达量显著降低。RNAi转基因小麦的籽粒长度变短,籽粒宽度变窄,千粒重也降低。因此推测TaGS2基因可能参与小麦籽粒大小或者千粒重的调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TaGS2基因功能,并为小麦高产育种中千粒重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946.
玉米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籽粒品质是当今世界玉米育种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传统常规育种方法具有育种时间长且转化率低等限制因素,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为了给今后玉米品质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和候选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玉米优质基因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现有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今后应改进育种方法和品质鉴定技术,以缩短玉米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947.
杨星 《农村科技》2015,(4):10-11
<正>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早熟及中熟品种,如:京科糯2000、小白糯1580、金糯8号、彩糯818、水果414、金银栗、仓实银糯等。二、种子处理1.选种播种前筛选种子,除去霉烂、破损、混杂和遭受病害的种子,选择大粒、完整、有光泽的健康籽粒作种。2.晒种播前选无风、光照好的晴天,将种子摊开在干燥向阳处晾晒2~3天,以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948.
沈莉 《北京农业》2008,(12):44-45
<正>中糯318审定编号京审玉2008018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中115-2×中97-7母本"中115-2"选自Mo17糯×Across的二环系。父  相似文献   
949.
近红外光谱仪测试四川生态区甘蓝型油菜籽粒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lRS)测试了46个四川生态区稳定甘蓝型油菜品系籽粒芥酸、硫苷和粗脂肪含量,并将测试结果分别与相应精确测试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NlRS法测试甘蓝型油菜籽粒中芥酸、硫苷和粗脂肪含量与气相色谱法测芥酸、液相色谱法测硫苷、索氏抽提法测粗脂肪含量间差异不显著(未达5%显著水平),相关关系极显著(达1%显著水平),其关系可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表示。说明NlRS法分析甘蓝型油菜籽粒品质快速、高效、结果可靠,可用于甘蓝型油菜大批量育种材料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950.
为明确节水栽培下冬小麦籽粒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对施氮的响应及其调控效应,在大田限水灌溉条件下研究了施氯对高产冬小麦品种石家庄8号籽粒铁、锌、锰、铜含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一次性基施157.5kg N/ha处理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铁、锌、锰、铜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在基施157.5kg N/ha基础上追施氮肥,上述各指标的变化均不显著,过量施氮籽粒铁、锌、锰含量反而呈降低趋势。在本试验奢件下,冬小麦一次性基施157.5kg N/ha可以使产量、品质和资源效率得到最佳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