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6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252篇
  424篇
综合类   2522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655篇
园艺   158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01.
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酶解回生的方法制备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以淀粉乳浓度、普鲁兰酶添加量、α-淀粉酶添加量、回生时间为单因素,确定其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制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影响RS生成的4个因素中普鲁兰酶添加量、淀粉乳浓度影响较大,α-淀粉酶添加量、回生时间影响较小,淀粉乳浓度25%,普鲁兰酶添加量3.6U·g^-1淀粉,α-淀粉酶添加量4U·g^-1淀粉,回生时间为24h是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条件,得率在9.027%。  相似文献   
902.
任重而道远     
时光荏冉,过去的一年,是辽宁省扶贫开发成效较为显著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继续把扶贫开发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加大扶贫投入,基本解决了绝对贫困人口的稳定温饱问题,如期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阶段性任务,提前3年实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辽宁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03.
前茬以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为好,忌选茄科和十字花科的蔬菜茬口。选择疏松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通气良好的轻壤土或沙壤土。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18克,千克、碱解氮60毫克,千克、速效磷10毫克,千克、速效钾150毫克,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904.
热激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玲  葛红  黄绵佳  赵滢 《园艺学报》2008,35(1):143-146
以蝴蝶兰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热激处理在抑制组织褐变中的作用。采用45 ℃条件下热激处理10 min,再经过常温下的不同恢复时间后,对叶片切割接种。然后在不同培养时间,对组织的褐化指数、总酚含量以及PAL等褐变相关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热激处理的蝴蝶兰,再经常规培养条件下(25 ℃)培养48 h后,进行切割接种,可显著减轻随后培养过程中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905.
目的 纯化和鉴定从柑橘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可抑制水稻基腐病菌Dickeya zeae EC1生长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并解析其抑菌机制。方法 采用平板扩散法从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拮抗D. zeae EC1的B. 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根据细菌菌落表型、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E3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检测无菌E3培养液对D. zeae EC1侵染水稻种子能力的影响;盐酸沉淀结合丙酮抽提法提取E3菌株脂肽粗提物;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E3菌株脂肽粗提物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琼脂扩散法测定E3菌株脂肽粗提物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用Durashell C18柱对脂肽粗提物进行HPLC分离纯化;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ESI-MS)分析,鉴定抑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测其化学组成。结果 B. 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对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香蕉基腐病菌、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多种植物病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广谱抗性;B. 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的无菌培养液能够抑制D. zeae EC1侵染萌发的水稻种子,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萌芽率;B. 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的脂肽粗提物可以抑制D. zeae EC1的生长,其MIC为348.97 μg/mL;HPLC分离纯化结合LC-ESI-MS分析发现,B. 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分泌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包括Surfactin、Fengycin和Iturin 3类脂肽类抗生素。结论 B. 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具有作为生防菌的潜力,它可能通过分泌Surfactin、Fengycin和Iturin 3种脂肽类抑菌活性物质,拮抗水稻基腐病菌、茄科劳尔氏菌、茄病镰刀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研究结果可为该菌的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6.
对大豆抗蚜品系P746和感蚜品系交大02-89蚜虫侵害后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酶活性及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变化与抗蚜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蚜虫侵害后不同品系之间POD、PPO活性均有升高,与蚜虫的诱导存在相关性,但与抗性基因型不存在显著关联.PAL活性蚜虫侵害前抗虫的P746具有高水平表达,并与感蚜品系存在显著差异;蚜虫侵害诱导后PAL酶活性均有上升,抗蚜品系表现稳定,表明PAL酶活性与大豆的抗蚜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HPLC分析表明蚜虫侵害前后大豆叶片组织内氨基酸、黄酮类物质、生物碱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在不同蚜虫侵害时间和抗性基因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这类物质与大豆抗蚜性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907.
氟对茶叶品质成分代谢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氟了对茶树新梢生长和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适量增加土壤氟水平能提高新梢产量,但在高氟水平下新梢产量明显下降。茶多酚、咖啡碱及儿茶素(EGCG等)的含量随土壤氟水平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高氟水平下新梢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也显著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活性也随土壤和茶树氟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氟可能抑制茶树儿茶素的合成代谢和氮素代谢。上述结果表明,氟对茶树生长和品质成分的影响与氟水平有关,虽然低浓度氟对茶树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氟抑制茶树生长和茶多酚、氨基酸等品质成分的代谢。  相似文献   
908.
森林火灾己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森林防火已成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甚至是各级政府在森林防火期的一项十分突出的工作。近年来,用于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行政资源越来越多。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频频出台森林防火的法规、政策文件,发布禁火令(禁止炼山、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及各种处罚措施,频频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督察。应该说对森林防火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也取得了效果。然而森林防火的形势却仍然十分严峻。笔者以兴隆林业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例,浅述从技术措施层面有效解决几个森林防火难点的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9.
研究土壤对氮、磷的吸附/解吸附特性对合理施肥、防止环境污染等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目前常用的描述土壤氮、磷吸附/解吸附特性方程(Langmuir方程、Temkin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对土壤氮、磷吸附/解吸附机制、影响因素(粘粒含量、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以及矿物组成等)、动力学方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论文还提出应加强对根际土氮、磷吸附/解吸附特性研究、应长期定位研究氮、磷吸附/解吸附特性、应加强林地及苗圃土壤氮、磷吸附/解吸附特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10.
在不同时期提取玉米秸秆腐解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中酚酸类物质及其含量,并测定检测到的不同酚酸类物质对小麦土传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茵丝生长的影响率.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腐解液中共检测到5种酚酸类物质.不同时期提取的腐解液中酚酸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所不同,其中在同期腐解液中邻苯二甲酸和苯甲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种酚酸:5种酚酸类物质对3种病原茵的茵丝生长及对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和平脐蠕孢茵(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的孢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高而作用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