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6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252篇
  424篇
综合类   2522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655篇
园艺   158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分子量是聚合物的重要特性之一,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是研究苯丙烷类结构的反应、物理化学特性和评价其改性产物质量的内容之一。本研究以陆地棉TM-1成熟纤维为材料,分别利用酶解-温和酸解木质素法和二氧六环法提取棉纤维中木质素,结合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调查和评价2种方法获得的棉纤维中木质素的相对分子量。结果表明,经二氧六环处理提取的棉花纤维中的木质素(dioxane lignin,DL)的重均分子量为2924g mol~(–1)、数均分子量2403 g mol~(–1),略高于由酶解-温和酸解处理提取的木质素(enzymatic hydrolysis-mild acidolysis lignin,EMAL)的重均分子量(2169 g mol~(–1))和数均分子量(1970 g mol~(–1)),EMAL的多分散系数稍低,说明木质素的均一性比DL高。表明EMAL法提取的木质素更适用于分析棉纤维中木质素的相对分子量。利用EMAL法分析棉纤维中木质素相对分子量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的木质素重均分子量分布范围为938~2169 g mol~(–1),数均分子量分布范围为857~1970 g mol~(–1),多分散性系数在1.09~1.74间,均小于2。重均分子量与纤维马克隆值呈显著负相关,数均分子量与纤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纤维马克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2.
黄瓜根际解钾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亚历山大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从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解钾菌,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菌株的解钾能力,选出解钾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同时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黄瓜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9株细菌,其中PK1、PK3和PK7具有较强的解钾能力,液体培养96h后其解钾率分别为30.05%、33.78%和44.01%。依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PK1和PK3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es putida),PK7为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4d后PK1提高黄瓜的根长、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为42.60%、10.45%、48.65%、33.01%,PK3分别对应提高65.26%、21.09%、83.78%和49.48%,PK7分别对应提高79.46%、44.26%、105.41%和113.03%。  相似文献   
113.
以山桃稠李果实为试材,在山桃稠李的果实转色期采集果实,测定了不同采样时期果实的总花色苷、花青素-3-葡萄糖苷、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确定了果实从转色期至成熟期花色苷含量与PAL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桃稠李果实从转色期至成熟期总花色苷与花青素-3-葡萄糖苷均表现为增长趋势,成熟期含量最高;PAL对花色苷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花青素-3-葡萄糖苷与花色苷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4.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采用微波预处理协同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抗氧化肽,并研究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出最佳的微波预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0 min,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9 000 U/g、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45℃、酶解p H 8.9,在此条件下,玉米蛋白粉平均水解度为14.13%,同时得到的玉米抗氧化肽对ACE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4.99 mg/m L。  相似文献   
11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新鲜树莓浆酶解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树莓为原料,利用果胶酶对树莓浆进行酶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树莓浆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树莓浆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9.7℃、酶解时间1.25 h,果胶酶用量0.039%,在此条件下,树莓浆的出汁率理论值为70.96%,实际验证结果为70.04%。  相似文献   
116.
研究D101大孔树脂富集山竹果皮总黄酮的工艺。通过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D101大孔树脂富集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总黄酮动态解析附的效果好于静态,动态解析附的最佳条件为:以流速2 m L/min上样30 m L 2 mg/m L的提取物,且用60 m L 70%乙醇以2 m L/min的流速洗脱,此条件下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由原先的57.8 mg/m L增加到174.2 mg/m L。  相似文献   
117.
运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对接种不同益生菌的3.5年生巨尾桉‘广林9号’人工林进行标准地生长因子调查,并分析经济效益,探讨接种益生菌对巨尾桉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接种益生菌N1、P1、40K的巨尾桉造林3.5年后,胸径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5.3%、9.8%、24.7%;树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9.1%、15.0%、15.0%;林木单株材积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3.4%、35.7%、70.9%。从经济效益指标看,接种益生菌的巨尾桉在投资利润率、利税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4个指标分别高出对照12.8以上、7.0%以上、47.3%以上、21.9%以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接种益生菌的巨尾桉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量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增长效果明显,其中以接种益生菌40K的巨尾桉获利最大,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8.
填闲作物腐解过程及其对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渭北旱塬地区不同填闲作物(长武怀豆(S)、黑麦草(R)及两者1∶1混合(M))翻压和氮肥水平(0、60、120 kg N·hm-2)双因素处理下,填闲作物的腐解规律、碳氮释放动态及对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对腐解速率与Olsen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各填闲作物翻压后腐解规律及碳氮释放特征均表现为“前期快-中期慢-后期加快”,填闲作物腐解规律符合Olsen模型,在第276天各处理累积腐解率均达70%以上。在第0~35天,同一施氮处理下,累积腐解率和腐解速率均表现为S>M>R(P<0.05);第35天,S、M和R各处理干物质累积腐解率分别达到61.9%、55.5%和47.5%;在0~35 d,施氮对S、M的腐解影响不显著,对R影响显著,35 d后氮肥效应逐渐减弱;填闲作物的腐解同时伴随其碳、氮的快速释放,在第21天,S、M和R碳氮残留率分别达到40%、50%和60%左右。平均来看,S的碳氮释放速率显著高于R,与M无显著差异。与裸地对照相比,翻压填闲作物能够显著提高后茬冬小麦产量,其籽粒产量增加10%~35% (P<0.05),其中翻压长武怀豆低氮处理和混合翻压低氮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9.
黄壤旱地豆科绿肥养分释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贵阳市黄壤旱地内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不同含水量的绿肥在直接还田和添加生物炭后翻压还田情况下的养分释放特征,以期为黄壤旱地绿肥科学还田及化肥合理减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腐解速率趋势相同,均呈现先快速腐解、再缓慢腐解、并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总腐解速率表现为风干绿肥+生物炭 > 新鲜绿肥+生物炭 > 风干绿肥...  相似文献   
120.
母猪空怀或配种不孕的原因有很多.调查表明,大约25%~35%的胚胎在妊娠12~18 d(胚胎着床期)发生流产,即隐性流产,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胚胎着床是一个复杂的,受很多因素调控的过程,着床窗口开放的时间也很短,此时胚胎发育到具有着床能力的阶段,子宫具有接受性.本文综述了关于猪胚胎着床时与黄体溶解相关的一些研究,主要包括瘦素及前列腺素在着床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