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2篇 |
农学 | 3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26篇 | |
综合类 | 62篇 |
农作物 | 1篇 |
水产渔业 | 4篇 |
畜牧兽医 | 5篇 |
园艺 | 3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甘南白龙江上游林区内,采用实地踏测和浸水法,对林区内主要的4种不同林分类型(冷杉原始林、云杉、落叶松和华山松人工林)林下地被物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4种不同类型树种林下地被物的总蓄积量为11.75~28.96 t/hm2,其冷杉林(28.96 t/hm2)>落叶松林(16.17 t/hm2)>华山松林(14.36 t/hm2)>云杉林(11.75 t/hm2);(2)不同林分类型地被物的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的动态变化基本相似,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对数关系,其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3)不同树种林下地被物的总有效拦蓄量为21.00~41.99 t/hm2,其中冷杉林最大,其次是落叶松林,最后是华山松林和云杉林;最大拦蓄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和总有效拦蓄深的变化与总有效持水量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12.
白龙江上游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白龙江上游迭部林区设置试验样地12个,对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63~9.10,土壤有机质含量1.32~29.53%,土壤全量N、P、K含量分别为0.11~3.13、0.47~4.79、8.70~14.70g/kg,速效N、P、K含量分别为43.80~625.96、0.85~17.13、43.80~625.96m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pH值增大,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减小,土壤全N、全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全P含量在海拔3 090m以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海拔3 200m以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与速效N、速效P、速效K、全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与全K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全N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各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速效N含量与土壤速效P、速效K、全P、全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速效P含量与全P含量、速效K含量与全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3.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甘肃省白龙江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甘肃省白龙江流域土壤氮素(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空间变异规律,为土壤氮素管理与流域综合生态系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0—20cm土壤氮素样点,室内试验得到样本土壤氮素含量,利用ArcGIS 10.2和地统计学方法等探讨研究区内土壤氮素的空间异质性和分布格局。[结果]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都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变异系数范围在35%~90%之间;土壤氮素半方差模型的块基比在25%~75%之间,具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受到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高斯模型。总体上,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主要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铵态氮含量整体分布表现为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结论]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海拔高度间呈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土壤铵态氮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海拔高度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4.
白龙江林业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曾效先肖寿年随着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白龙江林业将迅速由木材生产向以营林、资源管护为主的经营方式转轨。白龙江、洮河林区部分伐区将逐步减少至停止采伐,全林区的木材产量将进一步调减。白龙江林管局建局以来,建设了包括造纸、... 相似文献
115.
2010年8月7日晚11时,舟曲县突降暴雨,引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致使白龙江流水阻塞,舟曲县城成为一片汪洋,并导致许多房屋被毁,人员伤亡众多,交通通讯中断,城区断电断水,灾情触目惊心,损失非常惨重。在这次灾害中,仅舟曲林业局就伤亡20多人,公私财产损失近3亿元 相似文献
116.
117.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6,(1):39-47
【目的】基于1993、2003、2011和2015年的Landsat数据,提取并定量分析白龙江上游迭部林区的植被覆盖度及其不同年份间的动态。【方法】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运用像元二分法,计算得到4个年份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和不同时段的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与变化强度。【结果】22a来林区低覆盖度植被共有56.94%转出,中低和中覆盖度植被主要向中高覆盖度转移,高覆盖度植被变化强度较弱,各等级正向转移面积共1 477.72km~2,中高和高覆盖度植被面积达到2 225.09km~2;不同时段植被覆盖度变化明显且具有各自特点。总的来说,在时间尺度上,区域植被覆盖度增长和衰退的变化强度均减小,维持稳定的能力逐步增强,呈现出增长区明显破碎化、不变区域稳中扩大、衰退区从干旱河谷逐渐向高寒山地转移的空间格局。【结论】由于大面积采伐的停止和各级政府生态保护措施的持续开展,1993-2015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渐次提升,先快后慢,平均覆盖度增长到67.48%,植被得到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18.
119.
针对森林经营管理、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全国森林经营规划、森林抚育规程等省内外林业同行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和全国森林经营规划中的作业法体系进行深入探究,未来白龙江林区森林抚育经营要取得实效,需进一步将新理论和新技术尽快融入森林抚育工作中,保障森林抚育补助资金落到实处.通过对白龙江全林区森林抚育工作进行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