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87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1754篇
林业   405篇
农学   676篇
基础科学   114篇
  398篇
综合类   8209篇
农作物   355篇
水产渔业   1292篇
畜牧兽医   26208篇
园艺   988篇
植物保护   1225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775篇
  2022年   904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738篇
  2019年   1092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788篇
  2016年   910篇
  2015年   1049篇
  2014年   1967篇
  2013年   1915篇
  2012年   2963篇
  2011年   2887篇
  2010年   2464篇
  2009年   2802篇
  2008年   2662篇
  2007年   2292篇
  2006年   1890篇
  2005年   1719篇
  2004年   1161篇
  2003年   908篇
  2002年   650篇
  2001年   682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553篇
  1998年   489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439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414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389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78篇
  1989年   28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7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鹅星状病毒(GAstV)是近年临床新发病原,也是导致当前雏鹅痛风致死的主要病因,研究显示该病毒存在两种不同基因型。为建立快速准确的核酸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针对不同基因型GAstV保守域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以RNA为模板的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双重RT-PCR方法彼此无干扰;引物特异性强,对坦布苏病毒、鹅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鸭瘟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体系中引物适宜浓度为1 μmol,退火温度范围广,50~54 ℃皆可;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3拷贝数和102拷贝数。对采集自江浙地区的73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鹅星状病毒阳性率为93.2%,主要为Ⅱ型星状病毒的单一感染(阳性率86.3%),部分样品呈现两种类型星状病毒混合感染现象(阳性率6.8%)。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可用于GAstV的鉴别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92.
许泽永  陈坤荣  晏立英 《花生学报》2003,32(Z1):263-271
花生病毒病是影响花生生产的重要病害.近10年来,花生矮化病毒(PSV)、花生条纹病毒(PStV)和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极大地丰富了对上述病毒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进化的认识,以及病毒种、亚组和株系科学的划分.对PSV来说,提出了两个亚组的划分,而我国PSV株系血清学和RNA3全序列的分析,明确它们独自构成第三个新的亚组.对我国和东南亚国家PStV株系CP基因序列同源性的分析,说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PStV是单独进化的,形成不同症状类型的株系.Tospovirus属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使得该属病毒从番茄斑萎病毒(TSWV)1种增加到13种,其中侵染花生的病毒达5种,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993.
自1981年海南省屯昌县首次发现槟榔黄化病(yellow leaf disease of areca palm, YLD)以来,槟榔黄化问题日趋严重,现已成为制约中国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鉴于生产中除槟榔黄化病外,炭疽病、细菌性叶斑病、椰心叶甲、干旱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引起槟榔黄化,以及“槟榔黄化病”病原或病因认识上存在混淆的问题,学界暂用“槟榔黄化现象”的表述。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槟榔黄化病的发生及病原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另一种致黄关键新病害——由槟榔隐症病毒1(Areca palm velarivirus 1, APV1)引起的槟榔黄叶病毒病(areca palm leaf yellowing virus disease, ALYVD),以及其他2种新发现的病毒病害——槟榔坏死环斑病毒病和槟榔坏死环斑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对6个示范基地的病原检测结果表明,部分黄化植株被槟榔黄化植原体(areca palm yellow leaf phytoplasma, AYLP)或APV1单独感染,部分植株被AYLP和APV1复合感染。本文还探讨了槟榔黄化病研究中存在的病原分布不均、含量低引起的检测困难和田间诊断易混淆等问题,并对YLD、ALYVD、叶斑类病害、根腐病害、芽腐病、椰心叶甲、干旱、寒害、除草剂药害等9类因子引起的黄化症状特征进行了总结。进而分析了YLD和ALYVD 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面临的紧迫形势,从防控策略和具体措施解读了《槟榔“黄化病“防控明白纸》,并指出了其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及防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展望了YLD和ALYVD 2种致黄关键病害综合防控中亟待实施的措施。本文旨在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农技人员更好地了解槟榔“黄化病”方面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94.
4个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分离株对茶毛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浙江分离株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2.5×106PIB/mL;湖南分离株的毒力最弱,其LC50为13.36×106PIB/mL。不同分离株的毒力强弱依次为浙江分离株>贵州分离株>湖北分离株>湖南分离株,但贵州分离株与湖北分离株的毒力相差不大,LC50分别为9.5×106PIB/mL和7.31×106PIB/mL。测定了EpNPV 4个分离株的5个与病毒复制、病毒—宿主关系、毒力水平相关的功能基因序列,分析其不同株系间的遗传结构,发现湖北分离株和贵州、湖南两分离株的相似度最高(99.7%);浙江分离株和湖南分离株间的相似度最低(99.4%)。基于5个基因拼接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湖南(HN)和湖北(HB)两个株系最先聚类并为一支,再与贵州(GZ)分离株聚类,最后才与浙江分离株(ZJ)聚合,说明浙江分离株与其他3个分离株的遗传距离均较远。试验结果初步表明,EpNPV不同株系间的毒力水平差异与其遗传结构差异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羔羊腹泻是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多发生于新生羔羊,常出现粪便形状改变、脱水等症状,全年都可发病,以冬春季多发且病程短。羔羊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造成羔羊病原性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能会造成羔羊的死亡,影响经济效益。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羔羊病原性腹泻的原因和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羔羊腹泻机理的研究,羔羊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96.
为快速、准确、灵敏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以PEDV N基因为靶标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PEDV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拷贝的病毒核酸,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等胃肠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运用该方法对2018—2019年采集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猪场的161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RT-PCR方法完全一致。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所建立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PED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良好工具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7.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引起的一种禽类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以垂直方式传播,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目前控制ALV传播的最有效手段是净化,而检测技术是实现净化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从病原学、病理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ALV检测技术进行综述,概述了不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其优缺点和应用条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各种ALV检测技术得到了不断优化、改进和发展。本文有助于充分了解现有的ALV检测技术,对日常检测中不同检测技术的综合考量、选择或优化组合具有借鉴意义,为提高ALV检出率,缩短净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8.
为深入了解云南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流行现状及现有疫苗株的保护效果,从2017—2022年云南省PEDV感染临床阳性样品中扩增出9份样品的PEDV S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9份样品S1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树构建、同源性分析和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等。结果显示:2份样品位于G1基因群,其余7份位于G2基因群的G2b基因亚群。7份G2b基因亚群样品的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同源性较高,与G2基因群的AJ1102和L/W/L疫苗株处于不同基因亚群且同源性较低,并在第13、139、289和363位发生了不一致的突变位点;与现有疫苗株相比,在抗原中和位点COE区域以及其他区域,有明显的抗原性变化。结果表明:云南省存在G1基因群和G2b基因亚群PEDV同时流行,但以G2b基因亚群为主;流行株和疫苗株间存在较远的遗传和亲缘关系,以及氨基酸突变和抗原性差异,这很可能是导致目前PED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因此需要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解龙岩市水禽坦布苏病毒(ATV)感染情况及其NS5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对采自福建省龙岩市7个县(市、区)农贸市场、规模化禽场和散养户的鸭泄殖腔棉拭子2885份、鹅泄殖腔棉拭子样品320份进行ATV RT-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NS5基因序列测定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ATV总阳性率为17.19%(551/3205),其中鸭、鹅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6.81%(485/2885)、20.63%(66/320),差异显著(P <0.01);按不同场所统计,散养户水禽样品ATV阳性率最高(20.68%,304/1 470),农贸市场次之(15.19%,224/1 475),规模化养殖场最低(8.85%,23/260),相互间差异显著(P <0.01);按被检水禽日龄统计,90~<180日龄水禽样品阳性率最高(21.29%,397/1 865),180~<380日龄次之(17.62%,74/420),30日龄内最低(4.44%,4/90);春季水禽样品阳性率(22.74%,362/1592)明显高于秋节(11.72%,189/1613)。将部分A...  相似文献   
1000.
参考Gen Bank中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S4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非结构蛋白P1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MDRV-YB株病毒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并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提取质粒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遗传进化树分析和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MDRV-YB株病毒的P10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288 bp,编码95个氨基酸.核苷酸比对结果表明,与标准株法国MDRV-89026株同源性为95%,而与ARV-S1133株氨基酸同源性仅为21.9%.运用Prot Param tool软件对番鸭呼肠孤病毒的P10蛋白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分子质量为10.7 ku,不稳定系数为52.37,不存在信号肽和糖基化位点,有4个丝氨酸和1个络氨酸的磷酸化位点.此外,MDRV的P10蛋白为疏水性蛋白,但不存在跨膜区,这与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 virus,ARV)的P10蛋白具有较大差异.二级结构分析表明,MDRV-YB株的P10蛋白与ARV-S1133株P10蛋白相比,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减少,β-折叠则增加.因此,MDRV-YB株的非结构蛋白P10不仅在基因水平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而且在蛋白质性质与结构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其与该病毒毒力的增强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