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2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林业   1936篇
农学   257篇
基础科学   88篇
  714篇
综合类   2683篇
农作物   153篇
水产渔业   286篇
畜牧兽医   1175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森林固碳可减缓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故碳汇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我国人工林已成为林业主体,西北地区将成为未来人工造林的主要区域,但西北碳汇和生物量的研究较少,为探明西北地区人工林碳汇功能,且不破坏原有基础设施,特开展本项研究。以绿洲田渠林路式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带为调查对象,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按照胸径、树高由小到大,由胸径、树高与相对应的根生物量建立生长模型,以此模拟林带生物量增长过程。对根生物量调查,采取6个步骤和相应计算公式,设计了一种田渠路林式农田防护林带根生物量调查计算方法,最终建立了由胸径、树高与根生物量的增长模型,其中胸径与主根、侧根、根生物量模型分别为W=0.0268D_(1.3)~(2.1717),W=0.0191D_(1.3)~(2.1346),W=0.0465D_(1.3)~(2.1557)。模型经检验,回归关系极显著,与以往模型相比更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72.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大白菜早熟5号生物量,植株氮、磷、钾质量分数及积累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期,地上部单株鲜、干质量均成倍增大,N3处理的鲜、干质量均为最大值,但至收获期,单株鲜、干质量,氮、磷、钾质量分数和积累量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并不显著,鲜质量介于41.0~49.8 g/株,氮、磷、钾质量分数分别为25.5~26.4,3.4~3.6,27.1~29.2 mg/g,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介于61.6~66.8,8.3~9.1,66.2~73.8 mg/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艺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均显著降低。因此,在大白菜生产中以N3处理(2.0 g/盆)的纯氮用量(理论N素83.4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3.
为提高甘蓝型油菜耐寒育种过程中的筛选效率,研究甘蓝型油菜耐低温机理,以8个不同抗寒性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对低温条件下各材料的生物量、叶绿素、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进行测定,发现在室外平均气温2.75℃时,抗性材料的生物量、叶绿素和脯氨酸的累积量都显著高于敏感材料,相对电导率没有显著差异;当平均气温7.52℃回升至12.39℃,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生物量的累积量无显著差异;在恒定低温10℃/4℃处理下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在处理前3周生物量均持续累积,但从第4周开始敏感材料新叶出现白斑,生物量减少,抗性材料老叶出现白斑,生物量维持不变。结果表明,耐低温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受到的影响较小,脯氨酸的积累量持续上升,具有较强的快速适应能力,在低温下具有显著的持续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74.
精准农业以实时准确地获得作物生长信息为前提,可精确调控各种环境因素,促进农业物资合理利用和实现高产。在各种生长信息中,作物长势相关的参数是研究的重点。基于无人机的作物长势调查能够适应农田的复杂环境,在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上也有明显的优势。为此,开发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油菜长势调查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拍摄油菜图像,经过机器视觉分析处理后区分不同生育时期的油菜。以H分量值作为与生物量相关的特征参数,用于反映油菜的长势。在实际的应用中,建模样本的H值与实测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建立的模型准确计算出检验样本的生物量,为油菜的长势调查和产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在对广西沙塘林场巨尾桉2年生人工林调查基础上,按标准木法测定巨尾桉人工幼林生物量,建立其估算模型,计算出巨尾桉人工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分析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及林分生产力水平。结果表明,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年生物量为16.57 t/hm^2,其中,干、根、叶、枝、皮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依次为46.67%、16.85%、14.62%、12.16%、9.62%。应用建立的估算模型估测巨尾桉人工幼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6.
正据发表在《Hort Science》2016年1月的一篇研究报告,美国俄勒冈州的研究人员经过广泛研究,目前已鉴定出一些抗根腐病的高丛蓝莓品种。研究人员对不同蓝莓品种进行了根腐病抗性研究,包括一些商业品种、高丛品种以及新鉴定的蓝莓品种,筛选出4个抗性强的商业品种  相似文献   
77.
草地地上物生物量(AGB)是评价草地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精准反演天然草地的AGB,对草地长势监测和草畜平衡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常用的遥感数据(如Landsat和MODIS等)受较低时间或空间分辨率引发的诸多问题的影响,因此探索具有更高时空分辨率及更多光谱波段的Sentinel-2卫星数据在县域尺度的草地植被监测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和青海门源县实测草地AGB数据,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3种机器学习方法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了2019-2021年门源县天然草地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Sentinel-2卫星影像的3个原始波段(B2、B6、B11)和2种植被指数[反红边叶绿素指数(IRECI)和特定色素简单比值植被指数(PSSRa)],是草地AGB敏感的特征变量。其中,红边波段(B5、B6、B7)对天然草地AGB遥感反演具有重要作用。2)基于RF算法的草地AGB估测模型是门源县天然草地生物量估测的最优模型(验证集R2为0.72,RMSE为622.616 kg·hm-2),优于SVM模型(...  相似文献   
78.
以三年生狐臭柴为实验材料,设置自然光和遮光两种光照条件,用三种叶面肥进行喷施,分析不同肥料对狐臭柴叶片生物量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狐臭柴叶片生物量,自然光及遮光下分别增加37.30%和15.02%,但果胶的积累减少,分别降低19.78%和17.35%;磷肥能显著提升叶片果胶的含量,分别增加158.08%和239.96%,但叶片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分别降低55.83%和47.40%;复合肥对叶片生物量无明显影响,果胶含量轻微降低。各肥料均使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且在遮光条件下使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自然光下使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9.
选择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按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等设置青海云杉林固定样地共10块,开展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乔木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6.19t hm~(-2),平均净生产力为1.36t hm~(-2)a~(-1)。海拔2 800m段是青海云杉林生长的最佳地段,生物量和年净生产力均为最大;从海拔2 800m开始,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呈降低趋势;海拔3 300m林线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达到最低。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及净生产力与林分树高和林龄显著相关(P0.05),与胸径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0.
在高寒地区应用0.2%的毒饵生物毒素采用插洞投饵法进行投饵防治高原鼢鼠,防效达到80.47%;防治高原鼢鼠第二年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可食牧草、豆科牧草生物量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禾本科牧草、莎草科牧草生物量处理组较对照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可食牧草生物量处理组与对照组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