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9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篇 |
农学 | 20篇 |
基础科学 | 7篇 |
21篇 | |
综合类 | 147篇 |
农作物 | 16篇 |
水产渔业 | 14篇 |
畜牧兽医 | 129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细极链格孢菌Hog1 MAPK(酵母)同源基因AtHOG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高渗透压甘油激酶在链格孢菌中的功能,通过遗传学手段,构建了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cDNA酵母表达文库,并对其进行筛选而获得细极链格孢菌高渗透压甘油蛋白激酶AtHOG1基因,该基因全长1 539 bp,编码355个氨基酸.AtHog1p含有MAPK保守的激酶激活区域TGY,与来源于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AfOsm1p(XP-752664)、稻瘟菌(M.grisea)MG01822(XP-363896)及酿酒酵母(S.cerevisiae)ScHog1p(AAB67558)高度同源,相似性分别为94%,90%和80%.在高渗环境下,AtHOG1基因与ScHOG1基因功能相同.链格孢菌中存在HOG通路信号途径,AtHOG1基因可能与链格孢菌的逆境适应性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对弗托氏葡萄糖酸杆菌(Gtuconobacter frateurii)HD924发酵生产1,3-二羟基丙酮(DHA)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CaCO3、玉米浆和甘油浓度对发酵影响显著,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并建立了各因素与DHA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在CaCO3 2.14 g/L、玉米浆23.26 g/L、甘油106.85 g/L条件下,二羟基丙酮最大估计值为82.09 g/L,优化后的DHA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25.76%,与响应面预测极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3.
噬菌蛭弧菌Bd-9五种保藏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的不同保藏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保藏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种保藏方法中以冷冻干燥法保藏效果最好,21个月的复活率为100%,其次为4℃营养肉汤液保藏法和-20℃甘油保藏法,17个月复活率均为67%。 相似文献
54.
55.
56.
对玉米中的两个I型DGAT基因ZmDGAT1.1和ZmDGAT1.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玉米DGAT1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属于膜结合的酰基转移酶类MBOAT家族,均含有多个跨膜结构域以及保守的底物结合和催化功能区。两个玉米DGAT1基因的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表达分析显示,两者在胚乳发育期表现出高水平表达;在种子发育期表达模式完全不同,ZmDGAT1.2在种子发育既油脂合成的早期表达水平较高,ZmDGAT1.1在种子发育和油脂合成的后期表达水平更高。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下的q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两个DGAT1基因对多种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模式也有明显差异,说明其在参与逆境胁迫响应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碱蓬(Suaeda salsa)籽粒具有较高的含油量及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潜在的特种油料作物具有极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为了全面研究碱蓬中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构成及表达模式,本文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碱蓬根、叶和发育期种子进行转录组检测和分析,筛选碱蓬发育期种子和叶片转录组中参与油脂合成途径的关键脂类基因,并对其差异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测序共计产出106 647条Unigenes,通过与各蛋白数据库比对,其中76 755条Unigenes成功获得了功能注释。共有45个Unigenes编码参与脂肪酸(FA)合成的关键酶,其中25个Unigenes在发育期种子中上调表达;多个编码ACCase、KASⅢ和EAR等的Unigenes上调表达;且7个编码酰基载体蛋白去饱和酶(SAD)的Unigenes中有5个在发育期种子中显著上调,可能与碱蓬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相关。共有30个Unigenes编码参与三酰甘油(TAG)合成的关键酶,其中16个Unigenes在发育期种子中上调表达,包括多个编码GPAT和DGAT的Unigenes。本研究对解析碱蓬脂类代谢途径的调控模式及发掘参与碱蓬油脂合成的关键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木薯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木薯种茎是目前唯一的繁殖方式,然而采收后木薯种茎如何应对脱水胁迫及糖代谢基因的表达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对照组和保水处理组的木薯种茎在采后不同时间点水分和糖分的含量变化来探究离体条件下木薯种茎内糖类发挥的作用。通过检测糖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解析不同糖分间的代谢关系及离体种茎的活性状态。结果表明,在保水处理组中随着采后时间的延长,种茎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海藻糖含量变化正好相反。同时,保水处理组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海藻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qPCR分析发现,严重的脱水胁迫显著地提高了糖酵解基因的表达。这些结论表明,脱水胁迫显著影响木薯茎中糖类的相互转化。推测脱水胁迫前20 d通过合成海藻糖来响应脱水胁迫,在20~30 d则通过分解海藻糖为木薯种茎提供必要的能量物质。同时本研究通过甘油处理提高了木薯种茎的贮藏时间,为木薯种茎的贮藏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根据两年来的试验结果我们发现,杜×(长北)仔猪的早期生长速度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之间,存在着强的负相关性.这预示:甘油三酯作为杜×(长北)仔猪早期生长速度的鉴定指标,是存在着可能性的,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甘油三酯不仅在杜×(长北)仔猪的生长势上有预测价值,而且在三元杂交猪亲本的选择上和瘦肉型商品猪肉质的鉴定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欲改善瘦肉型商品猪的肉质,生产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更低、而蛋白质含量更高的三元杂交商品猪,我们认为,杜洛克母猪是首选的亲本之一。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通过138d的饲养试验,主要对日粮中添加粗制甘油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屠体品质、肉质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本试验中使用的粗制甘油含有84.51%的甘油、11.95%的水、2.91%的氯化钠和0.32%的甲醇。在仔猪断奶后8d,96头(48头去势公猪和48头母猪,平均体重为7.9+0.4kg)试验猪被随机分成24栏(4头/栏),并在试验前调配好仔猪体重和性别的差异。试验日粮是在玉米-大豆粉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和10%粗制甘油构成,并随机安排到各栏舍进行饲喂。在本试验中,日粮是自由采食,并确保每个日粮处理在能量、氯化钠、赖氨酸.以及其他氨基酸符合理想氨基酸模式等方面都相同。在试验过程中,每隔一周对各日粮处理组的试验猪和日粮进行称重,记录数据用于计算ADG、ADFI以及G:F值。在试验结束时,使用实时超声波对所有试验用猪进行扫描,随后在商用屠宰厂进行屠宰。在屠宰时采集试验猪的血液样本用于测定血浆生化指标,采集肾、肝脏和眼睛等组织样品用于测定甲醛毒性对组织损伤作用的评定。屠体经过一晚的冷冻后,采集试验猪的背腰肉用于测定其肉质、感官和必需脂肪酸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猪的生长状况、采食量和G:F值并不受日粮处理的影响。日粮处理对第十肋骨处背膘、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肉质以及感官评定值没有显著影响。与不添加粗制甘油日粮处理相比,日粮中添加5%和10%的粗制甘油,其背腰肉的极限pH值较高(P=0.06)。必需脂肪酸随着日粮的处理的不同有略微的不阿,与不添加粗制甘油的处理组和添N5%粗粗制甘油的处理组相比,添加10%粗制甘油的日粮组的试验猪中,眼肌脂肪酸中亚油酸的含量较少(P〈0.01),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较多(P=0.02)。试验结果同样表明,日粮处理对血浆代谢物和组织器官的损伤没有显著影响。本次试验证实,试验猪采食含有高达10%粗制甘油的日粮对其生产性能、屠体品质、肉质和组织结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