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13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2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01.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降低,饲草枯萎,极易导致羊掉膘、流产,甚至出现大批死亡。因此,要精心喂养,强化管理,确保母羊平安越冬。1备足草料俗话说"贮草如贮粮,保草如保羊"。因此,除了晒制野干草外,地瓜、豆秸、豆叶、树叶、菜叶、粉碎的玉米秸、块根类都是羊越冬的好饲料,秋末冬初  相似文献   
102.
103.
通过对3种籽粒苋单独青贮和与青玉米秸以不同比例混贮发现,在原料含水率为60%~75%,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青贮30d后,籽粒苋和玉米秸混贮获得成功。纯苋与玉米秸混贮后的品质为二等,而纯苋单贮的品质为三等。籽粒苋青贮前后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4.
秸秆氨化是利用氨或尿素与秸秆发生反应,可使秸秆的本质化纤维膨胀,破坏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脂键,提高渗透性,使秸秆质地变和松软,消化酶易于接触,提高秸秆粗纤维和有机物的消化率与适口性,同时,利用反刍动物具有利用非蛋白氮的特点,在瘤胃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菌体蛋白被吸收利用,所以,秸杆氨化通过加氨或尿素,既可提高秸秆本身的转化率,又可增加秸秆非蛋白氮的含量,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研究了糙皮侧耳在玉米秸-麦麸基质上生长期间,菌体对基质的转化率和基质中主要分的降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头潮菇子实体绝对生物学效率为9.15%,二潮菇子实体绝对生物学效率为4.10%,2.头潮菇子实体阶段所消耗的营养特质有57.61%是来自于水质纤维素的降解,另42.39%是来自于基质有86.82%是来自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另13.18%是来自于基质非木质纤维素的解,3.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头潮菇的原基期,培养物中CMC酶,FP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甚低,在实体迅速生长阶段,该三种酶的活性迅速增加,在子实体成熟期左右培养物中出现酶活性高峰,在头潮菇子实体采收后酶活性再次增加,在子实体成熟期基物中再次出现酶活性高峰,由此可见,酶活性增加与子实体生长发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6.
107.
1.制备菌种 选用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毛木耳781号”菌株,该菌株出耳快、朵大、肉厚、产量高、质量好。原种、栽培种配方:碎颗粒玉米芯80%、麦麸10%、玉米面5%、过磷酸钙1.5%、石灰粉1.5%、白糖、石膏各1%。按常规拌料、装瓶、灭菌、接种。  相似文献   
108.
用山楂渣、苹果渣与玉米秸混合青贮饲料进行饲喂奶牛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平均每头牛每天比单喂玉米秸青贮的对照组增加产奶量1.3kg,比喂干玉米秸饲料的对照组增加产奶量2.2kg,且奶的品质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9.
秋季,是玉米秸和地瓜秧青贮的季节.玉米秸和地瓜秧青贮后,乳酸菌在适当的水分、碳水化合物和缺氧的条件下,迅速生长和繁殖,并生成大量的乙醇和乳酸,使较硬的秸秆变软.适量的乙醇和乳酸使青贮料具有良好的酒香味,这种酒味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使牲畜爱吃,吃得好,吃得饱,消化率也提高10%以上.然而,乳酸菌生成的乙酸和乳酸过多时,使青贮饲料的酸度过高.  相似文献   
110.
1基本情况2007年11月5日,本地李某一头3岁多龄的生产黑白花患病奶牛到本站诊治。畜主诉,平时喂牛一些干玉米秸,适量精料。此牛已发病5d,前2d不爱吃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