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85篇 |
免费 | 235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7篇 |
农学 | 170篇 |
基础科学 | 222篇 |
516篇 | |
综合类 | 1686篇 |
农作物 | 197篇 |
水产渔业 | 59篇 |
畜牧兽医 | 343篇 |
园艺 | 132篇 |
植物保护 | 2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187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89篇 |
2019年 | 160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223篇 |
2012年 | 257篇 |
2011年 | 224篇 |
2010年 | 180篇 |
2009年 | 180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32篇 |
2006年 | 99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境内的南小河沟小流域和砚瓦川中流域历史时期水土流失观测内容和观测方法的系统总结,综合介绍研究流域实施水土流失监测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分析研究流域在水土流失监测站(网)建设、现有观测仪器设备性能及已获资料系列完整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建立数字流域型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共享平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根据不同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的变化,不断探索处理好国家、土地和农民之间关系的有效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变迁与完善,其变迁历程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四个主要阶段。经过百年的艰难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已基本形成,积累了宝... 相似文献
93.
94.
95.
我国各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各地区1953-1966年和1978-1996年2个时段的主要农业的气象灾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区农业气象灾害存在发生频率增加、发生面积扩大及灾害发生趋于平衡等3种演变趋势。同时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诊断出各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气象灾害,并按照各种灾害对总受灾面积的影响序列将全国各地区粗略划分为8种类型,为制定区域农业发展战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1—2007年近47 a的逐月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东部最大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月、季节和年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理位置以及天气系统等影响,河西走廊东部积雪日数、最大平均积雪深度和极端最大积雪深度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高海拔地区多于低海拔区,山区多于平原区。时间变化上,积雪日数47 a来呈平稳变化趋势,震荡减少,变率很小,积雪深度呈增加趋势;河西走廊东部积雪日数最多出现在1月,最少出现在9月,积雪深度最大出现在3月,最小出现在12月;积雪日数冬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最小;积雪深度春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相关系数法分析表明,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都是冬季的变化主导了年尺度的变化;河西走廊东部积雪日数1990s中期以前以6~7 a、9~10 a和2~3 a的周期为主,1990s中期以后周期主要表现为6~7 a和2~3 a;积雪深度1970s中期以前以6~7 a和2~3 a周期为主,1970s中期~1990s中期9~10 a、12~13 a和2~3 a反应明显,1990s中期以后周期又表现为6~7 a和2~3 a。 相似文献
97.
辽宁地区近50年无霜期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GIS技术、气候倾向率以及突变分析方法,利用近50a辽宁省52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对无霜期初日、终日以及持续日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平均无霜期初日以2.2d/10a的速率提前(P0.01),在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终日和持续日数分别以1.9d/10a和3.9d/10a的速率延后和增多(P0.01),终日在1975年前后发生突变。辽宁大部地区无霜期日数以3~4d/10a速率增加(P0.01)。(2)不同基准年的气候平均值(A时段:1961-1990年,B时段:1971-2000年)有明显差异,B时段较A时段初日提前、终日延后、无霜期日数延长。(3)从年代际变化来看,无霜期日数在20世纪70年代的高值和低值区域较60年代有所扩大,80年代高值区再次扩大,低值区缩小,90年代较前者空间格局变化不大,2000年以后高值区已覆盖辽宁大部地区,低值区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98.
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发展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黄高原西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演变发展加以探讨分析,并认为本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发 以草原生态系统占据主导,其在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机制上,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的,因而本区试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关键在于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对策要与生态环境演变发展相适应,并在不同的时空内,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
应用遥感技术研究余江县土壤侵蚀时空演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运用1979年,1988年和1996年3个时期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了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有明显的逐步减轻趋势,土壤侵蚀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尤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0.
习近平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充分总结新中国扶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凝练而成的。习近平扶贫思想深刻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坚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扶贫新方法和新途径。既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国际减贫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