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1 流行现状流行 病毒种类增加,原有病毒的毒力不断增强。病毒在演化过程中,会不断调整自身对宿主细胞的适应性,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在增殖过程中会出现碱基配对错误而产生变异,可能导致病毒的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黄海    石胜伟    刘建康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5):354-357
通过野外调查与实地勘测,在查明泥石流的形成背景条件及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干桥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计算了泥石流运动特征参数,探索了泥石流沿沟道的演化过程及机理,提出了相应防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干桥沟为高频大规模泥石流,具有暴发频率高、成灾速度快、运动过程短、危害严重的特点;受沟道微地貌影响,泥石流沿沟道演化过程具有“小淤大冲、聚小成大”的特征,是形成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主控因素;受物源点活动趋势的控制,干桥沟常态工况下的泥石流的暴发规模和频率呈降低趋势,对沟口危害较小,但受泥石流聚小成大的演化规律影响,在极端暴雨工况下将暴发大规模以上灾害,危害县城安全。针对泥石流特征,提出“以固源、稳沟、拦挡为主,辅以消能、排导”的治理方法;同时对白呷衣滑坡变形进行监测,加强泥石流灾害的预警。  相似文献   
13.
《四川草原》2006,(2):46-46
<正>人们一般认为,所谓退化,即是“生物体的某一或某些器官在进化过程中全然消失或部分残留为痕迹器官的现象”。而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我们认为是指草地生态系统在其演化过程中,其结构特征和能流与物质循环等功能过程的恶化, 即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及其赖  相似文献   
14.
云南的环境监测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志舟 《云南林业》2006,27(4):23-23
植物界的物种,由于各自生长环境的不同,起源和演化过程不同,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承受力也各不相同。对于环境中工业三废污染物质的反应,各种植物反应的敏感性也不一样。有些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远比人敏感得多,例如在二氧化硫浓度达(1~5)×10-6时,人的嗅觉才能感觉到,(10~2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吸气旋涡的产生机理,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将水利和水工设备进水口前常见的自由表面旋涡现象简化为盆池自由放水模型,采用“流体体积”(VOF)方法结合RNG k-ε湍流模型模拟自由表面旋涡现象.通过数值模拟获得自由液面从纯水涡到吸气旋涡的生成与演化过程,将计算结果与理论Burgers涡模型进行对比,发现Burgers涡模型的切向速度分布方程与计算结果相符,涡量向中心聚集是导致自由液面发生凹陷并最终产生吸气旋涡现象的原因之一,同时发现Burgers涡的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分布方程与计算结果相比存在很大差异.进一步简化模型后,剔除切向速度影响,模拟了无旋流体的排水过程.通过理论推导在球坐标系下提出“汇球面”模型,获得了较好的速度分布方程,并发现“汇”效应也是产生吸气旋涡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土壤变化及其过程的定量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不同的土壤系统层次上,不同土壤特性的变化特征不同。土壤在时间上的变化特性可用特征响应时间CRT值来表示。要预测土壤的变化,必须对土壤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对土壤过程的建模,大多机理上建立起动力学模型,包括物质运动的动力学模型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目前已有的定量化,其所选取的土壤特征CRT值小于10^-1年。今后对土壤过程的定量化研究,要注重对CRT值>10^0年土壤特征的建模,两个或两个以上过程  相似文献   
17.
猪应激综合症是机体受到体内外环境改变的刺激后,机体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所产生的一系列特异性反应或称为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它是动物自身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应激反应程度的强弱因动物品种或个体不同有很大差异。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可以不断增强其适应性,“应激反应”是靠一般特异性反应不能适应时出现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它可以扩大机体的适应范围,是一种特殊的合理的生理状态。应激反应发生时间过长,不论程度强弱都可引起疾病或死亡。随着集约化养猪的迅速发展和养猪环境的变化,激源越来越复杂,应激有可能对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江西饲料》2013,(6):46-46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吴晶晶)热河鸟是一种原始性仅次于始祖鸟的鸟类,是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一种重要过渡类型。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热河鸟具有奇特的“双尾羽”构造,此前从未在其他鸟类或带羽毛的恐龙中发现过,对于研究早期鸟类飞行和鸟类羽毛的早期演化过程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兔是单胃草食动物,没有牛、羊等草食动物能提供有益微生物生长的瘤胃,可是在长期的生物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瘤胃功能相似的肓肠。兔采食的纤维主要在盲肠内进行消化.其消化过程与瘤胃相似。如果兔盲肠消化的营养物和菌体蛋白经结肠、直肠直接排出体外,就会丢失大量营养物质。但兔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产生和吞食软粪的生物学特性,它将未经盲肠消化、营养少、含水量低的硬粪排出.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地区鱼鳞坑坡面侵蚀演化过程及水力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鱼鳞坑坡面抗侵蚀演化过程及其水流水力学特性,采用间歇性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鱼鳞坑坡面水流水力学特性以及阻力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鱼鳞坑坡面侵蚀演化过程表现为:雨滴溅蚀—片蚀—股流冲刷—跌坑—细沟侵蚀—下切侵蚀—溯源侵蚀—崩塌。(2)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由于鱼鳞坑的层层拦截与蓄满,其下方的坡面径流流速、水深均呈波动式增长趋势,坑内出现旋涡,坡面径流呈现断续股流。降雨累积历时为58 min左右,总降雨量达到87 mm时,鱼鳞坑侵蚀量急剧增加,拦蓄径流作用失效。(3)五场降雨过程中,上坡和中坡水流流态为层流,下坡由于鱼鳞坑蓄满后径流出现波动,水流流态由层流变为紊流且时而为缓流时而为急流。(4)鱼鳞坑坡面水流阻力来源于降雨阻力、颗粒阻力、形态阻力叠加,在整个降雨过程中阻力总和呈下降趋势;其中,受地形高低起伏、地表糙度的影响,形态阻力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