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36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为弄清洱海水生鞘翅目昆虫特征,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洱海水生鞘翅目昆虫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洱海共有水生鞘翅目昆虫4科23种,水生鞘翅目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著,东洋区分布种22种,其中仅在东洋区分布的有8种,分别占95.65%和34.78%。但也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古北共有种有10种,占43.48%;同时在其他区也有一定的分布。在中国动物区系中,西南区均有分布,但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共有种也较丰富,表明3个分布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2.
洱海湖滨带现状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洱海湖滨带的初步探讨,针对洱海污染及湖滨带现状,提出了治理湖滨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3.
尝试引入高维Copula函数对影响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的气象因素进行联合分布构建,揭示不同变量间的相关结构,建立多元气象因素对ET_0的联合分布模型,对逐日ET_0及短期干旱等级进行预测,并将枯季1—4月份的多维Copula联合分布预测模型的系统性偏差构造成修正函数,代回ET_0预报模型以改善预报效果,利用洱海流域内大理站1954—2018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以FAO Penman-Monteith方程为标准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平均气温(T)和最高气温(T_(max))2个气象因子组合时,二维Normal Copula模型对逐日ET_0预测的精度最高,叠加上修正函数项之后,相对误差小于10%、15%、20%、25%的样本比例分别提高到71.6%、84.4%、91.4%、96.5%,全年符合指数IA变化范围为0.98~0.99,平均偏差ME为0.17~0.30,均方根误差RMSE为0.54~0.64,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为0.90~0.98;2)将逐日ET_0预测方法应用于逐日气象干旱预测评估(以逐日SPEI指数为例),逐日SPEI指数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为0.95~0.99,平均偏差ME为-0.10~0.35,均方根误差RMSE为0.20~0.30,符合指数IA为0.97~0.98,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为0.91~0.97,在降水量多的季节,Copula函数模型预测ET_0的精度更高一些,且逐日SPEI预测的误差参数都优于逐日ET_0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4.
杨彪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44-46
调查分析洱海东岸临水面山石灰岩山地特殊的立地条件、植被条件和植物群落演替规律,认为封山育林可合理利用石灰岩山地各种小生境,是洱海东岸石灰岩地区恢复植被、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并就封育类型、封育方式、封育年限、育林措施、封禁措施及封育成效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5.
洱海流域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洱海流域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实现对该区域植烟土壤肥力分级评价及其空间可视化的目标,进而为洱海流域烟田养分分区管理、平衡施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2013年、2018年和2020年洱海流域植烟区964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技术探究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和区域分布格局,并采用Fuzzy综合评价法对植烟区土壤肥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2011—2020年洱海流域植烟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均值为7.3、59.6 g·kg-1、3.5 g·kg-1、54.4 mg·kg-1、192.0 mg·kg-1,均表现为中等变异。植烟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丰缺等级处于中上等级及以上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85.2%、93.8%、94.5%及78.8%,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异性。植烟土壤肥力处于I—V级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8.4%、25.0%、40.3%、23.3%、3.0%。洱海流域植烟土壤整体偏碱性,pH值呈现出洱海北部高于南部的现状;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洱海北部和西部;有效磷含量高值区以斑块状分布在洱海北部、东部和西部;速效钾含量高值区呈片状分布在洱海北部和东部。【结论】洱海流域植烟土壤整体肥力较高,III级及以上高肥力区主要分布在洱海北部和东部。同时,洱海北部和西部植烟土壤氮磷元素含量丰富,区域内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86.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有的流域DEM、Landsat-5 TM卫星数据和当地降雨、土壤类型等资料,在GIS、Erdas及ArcView软件支持下,应用USLE模型计算了洱海流域1989—2006年土壤侵蚀变化并对其土壤侵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轻度侵蚀由占总面积的13.89%下降到6.47%,中度侵蚀由占总面积的6.49%增至14.04%,微度和极强烈侵蚀小幅增加,强烈和剧烈侵蚀小幅减少;微度、轻度、强烈和剧烈侵蚀多转化为中度侵蚀,面积分别为22.20、123.539、.68和22.91 km2,中度侵蚀多转化为微度侵蚀,极强烈侵蚀多转化为剧烈侵蚀;18年来,土壤侵蚀强度与面积年均变化率以中度侵蚀最大(6.46%),轻度、强烈、剧烈和微度侵蚀年均变化率分别为-2.97%、-0.11%、-0.10%、0.056%,极强烈侵蚀年均变化率最小(0.020%)。  相似文献   
87.
农田面源污染是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在洱海北部地区收集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化肥施用与流失和秸秆利用情况,分析了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大蒜田与玉米田的氮磷流失,以及大蒜秸秆与玉米秸秆的焚烧或丢弃。从补偿对象与主体、补偿标准、补偿环节与方式、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农...  相似文献   
88.
对大理洱海湖滨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的部分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是通过将此次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农田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理洱海湖滨区农田土壤存在日趋酸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农田土壤日趋酸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89.
对大理洱海湖滨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的部分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是通过将此次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农田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理洱海湖滨区农田土壤存在日趋酸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农田土壤日趋酸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90.
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对村域景观变动的影响极为深远,基于2000年、2012年两期的遥感影像数据,以环洱海地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景观指数分析、GIS空间叠置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变迁影响下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变化及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2a间,全区农村聚落规模与数量明显上升,布局更为密集,聚落的整合效应日益凸显,海西地区聚落发育程度远高于海东,S221和G214沿线成长为聚落密集分布区,南部和西北部乡镇成为聚落的主要增长区;发展基础薄弱、人口稀少的小型聚落为该区农村聚落的主体,交通通达度、中心城区及城镇用地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与该区的道路布局、轮廓特征及与中心城镇间的距离密切相关;随时间演进,聚落向经济发达、人口稀疏及交通沿线地区集聚态势明显,中心城区及城镇用地对下关主城区及各乡镇城郊聚落布局影响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