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9篇
  41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基于3S技术的地形起伏度与区域土壤侵蚀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形起伏度直接影响着地面的径流变化,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根源之一。分析两者相关性的前提是准确提取地形起伏度,而确定研究数据尺度下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是得出可靠结果的保障。在3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均值变点法分析罗甸县基于DEM(空间分辨率为30 m×30 m)的最佳分析窗口,并依据2007年修正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估算研究区各样本单元的土壤侵蚀量,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罗甸县在该尺度数据源下的最佳分析窗口为32×32,最佳统计面积为0.921 6 km2,实证了均值变点分析方法提取地形最佳分析窗口的可行性;地形起伏度与区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相关系数为0.519 1,充分说明了作为宏观地形因子之一的地形起伏度是区域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82.
根据开采沉陷预计方法和测量计算理论,推导出任意工作面开采沉陷积水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采煤沉陷盆地积水承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开采程度,同时与沉陷盆地边缘最低点高程、区域地形起伏粗糙度的大小有着密切关系;基于现有的GIS数据处理软件和计算机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采用的积水承载力计算方法,可对任意地形、任意工作面采动沉陷预计结果进行直接计算,可为采动沉陷环境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83.
分析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地理分布格局,探究地形起伏度对其分布规律的影响,为滇东南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提供合理且全面的依据。以滇东南石漠化地区马关县、西畴县和麻栗坡县为研究区,基于30 m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计算地形起伏度,利用10 m空间分辨率的Sentinel-2数据提取土地利用类型。研究表明,根据均值变点法确定研究区地形起伏度最佳像元分析窗口为24×24,地形起伏度在0~2.41;水土流失强度主要为极强烈等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85%;水土流失强度区域多集中在0.05~0.35等级范围内,地形起伏度在0.15~0.25等级范围达到水土流失强度峰值。研究区的地形起伏度与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充分说明地形起伏度是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