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52.
野稗草遍布全国各地,生于田野、耕地旁、宅旁、路边水湿地和沼泽地、水稻田中。  相似文献   
53.
赵欣胜 《森林与人类》2006,26(2):F0008-F0008
“所谓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  相似文献   
54.
分析了船体车辆的行驶特点及船体起步阻力的形成机理,建立了船体起步阻力的预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室内土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预测计算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5.
郭玉刚 《新农业》2007,(1):41-42
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沼泽地和盐碱地土以外,几乎能往各种土壤上生长。  相似文献   
56.
为探索苏打型盐碱化芦苇沼泽地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利用模式,通过盐碱水环境下中华绒螯蟹、斑鳜与细鳞鲴的驯化养殖和农田工程、水质与水量管理及芦苇栽培的技术措施,建立了芦苇+中华绒螯蟹+斑鳜+细鳞鲴(苇蟹鳜鲴)模式23.6 hm2。据2006—2009年的试验结果,"苇蟹鳜鲴"模式的中华绒螯蟹、斑鳜和细鳞鲴的年产量分别为81.00 kg·hm-2、39.34 kg·hm-2和58.62 kg·hm-2;芦苇产量5 478 kg·hm-2,比原始沼泽地提高1.2倍,年平均增长22.0%;经济效益1.45×104元·hm-2,比原始沼泽地提高13倍;水环境盐度与碱度、土壤含盐量年平均分别下降19.1%、10.3%和20.3%,土壤有机质年平均增加8.9%。"苇蟹鳜鲴"模式的推广应用使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11.2%,对提高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为43%。"苇蟹鳜鲴"模式使芦苇沼泽地的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进一步提高,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优质高效的湿地生态农业模式,可供苏打型盐碱化芦苇沼泽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借鉴。  相似文献   
57.
《森林与人类》2009,(12):7-7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渔民在沼泽地发现了两只白色鳄鱼,它们只有30厘米长,6.35公斤重。初步研究表明它们并不是白化变种,而是由一种被称为白化基因的病症所致,这意味着它们的各种皮肤色素部很少,不多的色素使它们白色的身体上出现少许雀斑。据称这种白鳄鱼是世界上最稀罕的动物,现在它们已经在新奥尔良奥杜邦动物园安家。  相似文献   
58.
沼泽地养鱼开发试验中,一口28亩的腐殖质沼泽士示范池,1989和1990年均获得亩净产鲜鱼160公斤以上,亩盈利290元以上,为寒冷地区沼泽地的养鱼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并探讨了有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9.
高寒山区人工改造沼泽地技术与可行性研究周翠福,牟强,王广发,苏波,王秀荣(白河林业局营林处)陈甲云,王昭华(白河林业局光明林场)白河林业局为了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于1987年进行了沼泽地改造...  相似文献   
60.
Yellow River delta (YRD) is one of the biggest deltas that there is a large area of wetland in the world. Thanks to soil (sands) sediment carried by the Yellow River, there was averagely the newly formed land 21.3 km^2 in YR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industry and urban expansion, wetlands were degraded due to population growth, irrational land use, in addition to adverse natural eco-environment such as lower precipitation, higher soil evaporation and soil salinazation. The major ecological measures to restore degraded wetland concerned with ensuring water supply, especially establishing perfect irrigation works; protecting virgin plant communities and assisting them to regenerate by the way of site preparation, improving living surroundings; introducing salt-tolerant plants to increase vegetation species and plant coverage, thereby enhancing the capability of wetland to combat contamination and pollution through plant remediation, uptake, absorption, etc. Finally making a comprehensive land use plan, accordingly removing deleterious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