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5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4篇 |
农学 | 30篇 |
基础科学 | 65篇 |
304篇 | |
综合类 | 351篇 |
农作物 | 9篇 |
水产渔业 | 83篇 |
畜牧兽医 | 98篇 |
园艺 | 28篇 |
植物保护 | 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植被盖度及太阳/观测角度对疏勒河上游NDVI和SAVI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太阳高度角及观测角度的变化,同一地物产生的反射率、辐射信息也会有很大差异。文中主要研究了不同植被覆盖度(PVC)情况下,太阳/观测角度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的影响。在疏勒河上游分别选取植被盖度为17%、59%、73%的样地和裸地进行试验。在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情况下,采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分别在3个角度下进行反射率观测,观测的波长范围为350nm-1100nm,利用采集的光谱数据模拟Landsat TM红光(620nm-690nm)和近红外(760nm-960nm)波段的反射率,计算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研究结果表明:与天底(0°)垂直观测的结果相比,ASD的传感器角度(±45°)变化能使植被指数的变化高达61.7%,NDVI和SAVI在不同的太阳/观测角度下变化相反,NDVI由前向-45°(传感器探头背着太阳)向后向+45°(传感器探头迎着太阳)方向增加。进一步分析得出:SAVI与红光及近红外波段的线性关系要强于NDVI与红光及近红外波段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3.
994.
汾河上游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汾河上游流域的水文特性,采用以坡度、坡向为主要因素,按照集水区自然分水线划分子流域的流域离散方法,将SCS产、汇流模型与马斯京根法结合用于计算该地区的径流过程,建立了适于该地区,基于流域尺度的次降雨-径流分布式水文模型.选用该地区的典型流域--岚河流域与分布式模型耦合,进行模拟.经实测资料与模拟结果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径流量合格率及汇流合格率分别达到70%和80%,且计算流量过程与实测流量过程吻合较好,所建模型基本适用于该地区的降雨一径流计算. 相似文献
995.
996.
至 2 0 0 0年底止 ,山西省湫水河流域和永定河上游国家重点治理区 ,二期工程第二阶段治理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 989km2 ,占规划治理任务的 75 %。治理中以沙棘、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退耕还林还草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以高标准的精品小流域建设为示范样板 ,辐射和带动全省小流域治理向纵深发展 ;组建专业队 ,实行招标制 ,确保了治理质量和效益。介绍了水保生态建设的特点和创新机制的做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对赣江上游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为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MODIS NDVI数据,结合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Hurst指数与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赣江上游2000—2018年的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 ①赣江上游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5.21%/10 a,空间上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特征,且以高植被覆盖为主;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极显著和显著增加的分别占25.59%和39.7%,极显著和显著减少的分别占1.32%和2.46%,而变化不显著的占57.84%;②研究区植被覆盖总体上比较稳定,平均变异系数为14.73%;Hurst分析显示赣江上游植被变化反持续性要强于持续性,总体上以弱反持续性为主;③研究区植被生长总体上受气温影响强于降水量,但存在空间差异。[结论] 赣江上游植被覆盖度变化较小,未来将呈微弱下降趋势,气温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黑河上游祁连站、托勒站、肃南站和野牛沟站1960—2009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分别计算不同时间尺度下各站50年的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对比分析表明:在年尺度上,黑河上游4个站点的PDSI指数和SPI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都能较好的描述黑河上游干旱情况;在月尺度上,各站PDSI指数和SPI指数的相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随着月份的不同而不一样。夏季和秋季是黑河上游全年发生严重干旱和极端干旱的高峰期,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旱工作,会对该地区畜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1000.
淮河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均匀度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淮河上游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均匀度及其变化周期,为防洪防汛,水资源的合理规划管理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选取1975—2014年淮河上游2个水文代表站点(大坡岭和长台关)实测逐日流量数据,计算各年平均流量基尼系数和洛伦兹不对称系数,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R/S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淮河上游流量的年内分配均匀度、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1)近40年淮河上游大坡岭和长台关水文站的逐年平均流量均呈微弱下降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别为-1.68m~3/(s·10a)和-3.83m~3/(s·10a)。年均流量的基尼系数变化幅度不明显,年平均基尼系数分别为0.54和0.53。洛伦兹不对称系数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大于1的洛伦兹不对称系数的年份占总年份的比例分别约为65%和57.5%;(2)2个水文站的Hurst指数都略大于0.5,表明存在显著的Hurst现象,即该地区年径流时间序列大体上延续历史变化趋势,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年径流量仍将微弱减少;(3)近40年淮河上游年径流变化主要存在3a,12a和28a的主周期。在气候变化、流域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度发生着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