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5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林业   3122篇
农学   293篇
基础科学   989篇
  5638篇
综合类   6919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1887篇
园艺   442篇
植物保护   513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607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952篇
  2012年   1066篇
  2011年   1031篇
  2010年   987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1185篇
  2007年   941篇
  2006年   1043篇
  2005年   905篇
  2004年   765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625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毕勇超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7):78-79,135
新桥硫铁矿是铜陵市一座较大规模的硫铁矿山,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该文通过对新桥硫铁矿排土场进行实地调查,从固废和淋溶水两方面污染物入手,通过取样进行特性鉴别,分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措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铜陵市同类型矿山的治理和复垦措施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阿克陶县搬迁牧民的生活,采用平整土地、修筑灌排水系统等治理措施将未利用的盐碱地逐步开发成为耕地,对项目区原始地貌、工程完工后及第1次灌水洗盐后的土样进行采集,并测定土壤全盐的含量,作为实施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治理措施实施后,0~60 cm土壤层含盐量可减少58.4%,但第1次灌水洗盐效果不明显,后期需要水利、农业等多种措施的有效配合,才能逐步达到理想的种植要求,本研究为盐碱地的开发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实践界与学术界注意力汇聚的焦点。本研究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作为数据来源,选取1999年到2016年环境治理领域的1185篇相关论文作为样本分析数据,综合运用聚类统计分析、多维尺度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及可视化等展示技术,构建出国内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与演化趋势图。在此基础上挖掘出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环境治理的多元协同模式;环境污染复杂化与区域治理差异化;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全球化视阙下的环境治理等环境治理领域的五大研究热点主题。研究进一步发现当前国内环境治理领域历经了研究肇始与探索、研究迅猛发展、研究深化等三大阶段性趋势。研究进一步预测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环境政策工具、吸纳公众参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球深化合作共治等方向将可能是未来环境治理领域潜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张思源  夏龙 《河北农业科学》2020,24(3):18-20,42
"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改革和有效手段之一,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良性运转,促进了乡村治理进程的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成果,通过对吉林省提前脱贫村S村进行实地调查,座谈走访、深入到户等方式,结合深度访谈,对"第一书记"推动S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效进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其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为继续发挥其在扶贫阶段的治理逻辑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提出两点期望。  相似文献   
15.
泽库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泽库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0°34’~102°08’、北纬34°45’~35°32’之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66万hm2,其中草地面积为65.2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8%。可利用草地面积为61.88万hm2,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94.7%。草地类型以山地草甸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沼泽类、高寒沼泽类、灌丛草甸类和疏林类为主。草地资源是泽库县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畜产品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导致牲畜饲养量增加,速度过快,草地负荷大,退化加剧,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 草地资源退化概况 草地退化是泽库县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根据资料数据:1953年全县只有1.6万人,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国际技术、绿色壁垒高筑,我国农产品出口举步维艰。国际市场以“绿色”的名义,对我国部分农产品频亮“红灯”,使我国一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频频受阻,形势非常严峻。另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