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2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林业   840篇
农学   486篇
基础科学   2539篇
  1132篇
综合类   4036篇
农作物   401篇
水产渔业   272篇
畜牧兽医   1306篇
园艺   247篇
植物保护   282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323篇
  2023年   438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557篇
  2020年   497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遮光处理对温室黄瓜幼龄植株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材,在温室内设置遮光20%(T1)、遮光40%(T2)和遮光60%(T3)3个处理,处理时间为5、10、15、20、25d,以自然光强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下黄瓜幼龄植株叶片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下黄瓜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叶绿素a/b的值减小,遮光25d后,T3、T2、T1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较CK分别高30.6%、16.5%、15.4%;不同遮光处理下黄瓜叶片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光合速率(Pmax)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E)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减小,光补偿点(LCP)则随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升高。处理25d后,T1、T2、T3处理的黄瓜叶片气孔导度分别较CK低47.3%、57.4%、57.9%,蒸腾速率分别比CK低34.7%、34.0%和52.4%;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黄瓜叶片的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呈增加趋势;遮光处理黄瓜叶片的光系统II潜在效率(Fv/Fm)随着遮光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光化学淬灭(qP)减小,同时非光化学淬灭(qN)增大。本研究证实遮光导致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2.
范丽敏  梁英  田传远 《水产科学》2012,31(5):249-254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技术,研究了棕鞭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营养盐浓度(f/4、f/2、f、2f、4f)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细胞密度、单位体积干质量、总脂含量和总脂收获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为2f时,该藻的最终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单位体积干质量、总脂含量和总脂收获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由此可以看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棕鞭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营养盐浓度是2f。不同营养盐浓度对棕鞭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显著影响,培养6~10d,f/4处理组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光系统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和光化学淬灭)最低,其次为f/2处理组(P0.05)。培养7~10d,2f处理组的光系统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和光化学淬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培养结束时(第10d),各处理组细胞密度和总脂含量依次为:2f4fff/2f/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为f/4~2f时,棕鞭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单位体积干质量和总脂含量与营养盐浓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营养盐浓度为2f~4f时,上述各值与营养盐浓度则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3.
PF-MDF剖面密度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取表芯层密度比为特征指标,分析和建立了PF-MDF剖面密度分布曲线中的典型特点及其与产品性能和主要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以板坯含水率和高压压力为主的主要工艺参数的合理控制。可以分别生产出具可控性预固化层厚度的陡峭型、平坦型或陡平型剖面特征和具有相应性能特点的板材。  相似文献   
94.
研究新型定向刨花板拌胶机的不同工作参数对拌胶刨花压制成的OSB板子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拌胶机滚筒的装载量以刨花占滚筒容积15%为宜,最佳转速为13 r.min-1,采用抄板气流流态控制和针滚机械干涉方法,均能使刨花处于良好的受胶状态,胶液均匀分布,提高板子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5.
为了摸清新疆含砾石复杂土壤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优化葡萄滴灌系统设计中的各项设计参数及合理布设,该文通过田间交汇试验确定合适的滴头间距为30 cm,并借助Hydrus-2D数值模型确定了土壤水力参数,同时运用该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滴头流量和滴灌带水平间距布设形式下地表滴灌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根据土壤湿润体特征结合葡萄根系分布规律,确定新疆砾石地葡萄滴灌系统合理的滴头流量为2.5~3.0 L/h,滴灌带水平间距为60 cm。该结果可为新疆砾石地复杂土壤葡萄滴灌系统的科学设计和田间合理布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饲料工业》2021,42(13)
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ch)的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 CT)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来评估山野豌豆缩合单宁的生产应用价值。选取9头体况良好、体重500 kg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9头试验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头牛。分别在山野豌豆初花期和盛花期采样,并对不同生长期山野豌豆中缩合单宁的含量进行测定。饲粮中不添加山野豌豆缩合单宁提取物的为对照组,添加了1%初花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提取物的为初花期组,添加了1%盛花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提取物的为盛花期组。试验持续3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20 d。正试期第20 d饲喂前、饲喂后1、3、6、9 h采集瘤胃液,进行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发酵指标——pH、氨态氮(NH3-N)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 VFA)含量、微生物蛋白(microbial protein, MCP)浓度的测定,并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e PCR)测定延边黄牛瘤胃总菌及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山野豌豆的缩合单宁含量为36.482 7~38.261 1 g/kg DM,且盛花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含量更高;不同生长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均使延边黄牛瘤胃内pH有上升趋势,瘤胃NH_3-N含量、VFA含量和MCP的浓度有下降趋势。不同生长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对溶纤维丁酸弧菌(B.fibrisolvens)都有抑制作用,对瘤胃总菌没有影响。山野豌豆缩合单宁具有保护过瘤胃蛋白、预防酸中毒的作用,且盛花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保护过瘤胃蛋白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7.
糯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糯玉米光合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8个糯玉米自交系(JN2、JN4、JN7、JN8、JN10、JN12、JN14、JN15)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采用GriffingⅡ方法对糯玉米3个光合性状(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进行配合力分析,并对其遗传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光合速率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h2B=89.04...  相似文献   
98.
反刍动物瘤胃稀释率(DR)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瘤胃液相的体积占瘤胃总体积的比例。它是影响微生物发酵及其生长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人工瘤胃中,当微生物数量达到稳定状态时,稀释率可以用来代表微生物的生长速度(Harrison等,1980)[1]。但到目前为止,有关稀释率影响瘤胃真菌的报道非常少,特别是在国内尚未见到。真菌是反刍动物所食的粗纤维消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Akin(1989)[2]所做的体外试验研究发现,真菌减弱植物结构性屏障的能力明显高于细菌。Joblin(1989)[3]做的对比试验发现,真菌可降解麦秸片段的30%~40%,而细菌只能降解14…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应用无人机多光谱技术估算矮林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光合参数的有效分析模型和方法,本研究以矮林芳樟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获取其冠层六波段光谱反射率,同步测量其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4种光合参数,采用最佳指数因子(OIF)筛选光谱反射率和植被指数的组合作为自变量,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 PLS)、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构建自变量与光合参数的估算模型,并分析比较各估算模型的精度。结果显示:矮林芳樟光合参数与叶片红边波段2(中心波长750 nm)和近红外波段(中心波长840 nm)反射率有密切关系;红边波段2、增强型植被指数2(EVI2)、红边叶绿素指数(CIrededge)组合的OIF值最大,为0.012 6,可作为模型自变量的最佳组合;Pn、Ci、Gs、Tr 4种光合参...  相似文献   
100.
为评估文蛤生态容量,实验根据动态能量收支理论,基于R语言构建了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采用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法估算模型参数,通过对比围塘环境下文蛤壳长、湿重、软体部湿重的实测值与模拟值验证模型,并应用于模拟黄海海域滩涂区文蛤的生长过程。结果显示,文蛤模型主要参数形状系数、阿伦纽斯温度系数和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能量分别为0.57、9 278 K和2 056 J/cm3;实测与模拟的文蛤壳长、湿重和软体部湿重相关系数R2平均为0.996,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3.58%;如东沿海区域6月实测文蛤软体部干重为0.48 g,壳长3.12 cm,模型模拟的软体部干重、湿重和壳长分别为0.476 g,6.6 g和3.2 cm。研究表明,实验构建的文蛤动态能量收支模型的准确度较高,可真实地反映出文蛤在自然水域中的生长过程,为评估文蛤生态容纳量及构建文蛤相关的生态系统模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