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227篇 |
免费 | 1018篇 |
国内免费 | 256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75篇 |
农学 | 2633篇 |
基础科学 | 2195篇 |
5351篇 | |
综合类 | 15114篇 |
农作物 | 1148篇 |
水产渔业 | 1196篇 |
畜牧兽医 | 6678篇 |
园艺 | 1706篇 |
植物保护 | 23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8篇 |
2023年 | 1089篇 |
2022年 | 1392篇 |
2021年 | 1510篇 |
2020年 | 1264篇 |
2019年 | 1299篇 |
2018年 | 841篇 |
2017年 | 1193篇 |
2016年 | 1393篇 |
2015年 | 1415篇 |
2014年 | 1929篇 |
2013年 | 1974篇 |
2012年 | 2252篇 |
2011年 | 2394篇 |
2010年 | 2231篇 |
2009年 | 2054篇 |
2008年 | 2471篇 |
2007年 | 1954篇 |
2006年 | 1583篇 |
2005年 | 1747篇 |
2004年 | 1466篇 |
2003年 | 1710篇 |
2002年 | 1003篇 |
2001年 | 827篇 |
2000年 | 478篇 |
1999年 | 383篇 |
1998年 | 312篇 |
1997年 | 289篇 |
1996年 | 276篇 |
1995年 | 261篇 |
1994年 | 209篇 |
1993年 | 204篇 |
1992年 | 192篇 |
1991年 | 175篇 |
1990年 | 180篇 |
1989年 | 192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1篇 |
1974年 | 4篇 |
1965年 | 8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19篇 |
1953年 | 15篇 |
195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马玉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10)
1 减少鲜蛋失重的方法鲜蛋水分蒸发,重量减轻是看不见的损失.在10℃,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每个鸡蛋每天蒸发失重0.015g,为蛋重的0.025%.试验证明,鲜蛋在21~24℃,无水源及热源的室内(夏季),存放2周,红皮蛋减重1.27g,白皮蛋减重1.28g,分别失重1.35%和1.87%.夏季如存放过长,鸡蛋表面或内部还会有发霉的黑斑.食用鲜蛋应及时销售,以免造成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62.
研究气候和植被恢复综合影响下流域实际蒸散发(Ea)的变化规律,可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延河流域气象数据、径流资料和植被覆盖数据(NDVI),采用率定后的平流-干旱模型计算Ea,通过Mann-Ken-dall检验法和反距离加权法分析Ea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Ea成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3.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于感染禽呼肠病毒科的呼肠孤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鸡群感染后会表现出跛行、毒血症等症状,造成大量死亡。该病全年季节都能够发生,且任何品种、各个年龄的鸡群都可感染,往往呈地方性流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产业持续发展,养鸡业不断朝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各种禽类疾病越加多发,其中鸡病毒性关节炎等疾病会严重损害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4.
肉种鸡腺肌胃炎是一种不具有传染性的消化道疾病,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料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或加工后饲料被霉菌污染,鸡长期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会导致腺胃肿大,腺胃壁黏膜肿胀、溃疡,腺胃乳头出血、肿大,肌胃角质层溃疡、脱落,病鸡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使肉种鸡的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性能大大降低,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5.
66.
67.
玉米中的水分过高,达到20%~30%.造成大部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感染了黄曲霉菌,发生不同程度的霉变.当畜禽采食被黄曲霉菌污染的玉米及用其配成的饲料(玉米霉变是饲料霉变的主要原因)时引起畜禽发生黄曲霉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68.
69.
基于通辽市 1960—2020 年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暴雨站次及区域性暴雨过程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国家标准 GB-T 42075-2022 对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暴雨极值呈明显的南部地区大于北部,暴雨站次分布整体上北部和中西部少,南部和中东部多。年平均暴雨日数 0.8 d。7~8月为发生暴雨主要月份。(2)区域性暴雨过程共45次,年平均 0.7 d,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单日区域性暴雨占78%。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达11次。(3)利用国家标准定量评估,得出有 3 次特强区域性暴雨过程,依次为 2017 年 8月3日、1994年7月12~14日、1984年8月10~11日。结合本地情况,定义综合强度Z值在100以上为特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40以上为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30以上为较强区域性暴雨。区域性暴雨等级评估方法适用性较好,利于区域性暴雨过程强度的划分。 相似文献
70.
本文利用长武县气象局1960—2017年近58年气温和降水的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研究方法,初步研究了长武县近58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60—2017年间,长武县年均温明显升高,增长速率为0.18℃/10 a,并在2004年发生趋势性突变;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都显著上升,增温速率分别为0.13℃/10 a和0.06℃/10 a;1960—2017年间,长武县年降水量明显下降,下降速率为4.31 mm/10 a,未发生趋势性突变;汛期降水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3.65 mm/10 a,汛期降水量很大,约占年降水量的8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