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0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823篇
林业   90篇
农学   663篇
基础科学   193篇
  1735篇
综合类   2846篇
农作物   63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224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9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木质素复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以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复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其对肥料缓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复混肥,能够抑制土壤脲酶活性,降低氮素的释放速度,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旨在以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研制缓释混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以我国南方湿润地区有渍害威胁的排水农田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上边界土壤氮素浓度的变化规律和作物吸氮规律,并用于土壤中水氮迁移转化数学模型中的上边界条件和氮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53.
用叶绿素测值(SPAD)评估夏玉米氮素状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康  沈荣开等 《灌溉排水》2002,21(4):1-3,12
比较了2000年北京永乐店夏玉米生长过程中,不同水分、氮素处理条件下反映叶片叶绿素含量的SPAD值的变化过程,并且就生育期内平均SPAD值与作物产量,水分生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叶绿素仪可以较好的对夏玉米生长过程中作物氮素状况对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54.
通过测坑定位试验,对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规律及其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稻田氮素渗漏流失以NO3--N为主,施肥后1~2 d渗漏水中NH4+-N浓度较高,之后一般为0.19~2.83 mg.L-1;(2)受稻前旱作(草莓)的影响,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中NO3--N的含量高达30~50 mg.L-1,随着田面水的不断下渗淋洗作用,到了稻作后半期,NO3--N的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约为2~3 mg.L-1;(3)在整个稻作期(截止到9月20日)TN的渗漏流失量为22.65~30.57 kg.hm-2,其中NO3--N为18.59~24.90 kg.hm-2,平均为总流失量的82.64%;(4)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稻田氮素渗漏流失,在化肥用量减少20%~30%的情况下,氮素渗漏流失量可以减少19.43%~25.91%;(5)经测产,增施有机肥而减少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稻田氮素的渗漏流失,对减少农业氮素面源污染、保护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在黄淮海夏玉米生产区,不同控释氮肥和尿素的配比下,研究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分配规律,以及相应的氮素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为该区域夏玉米氮肥高效施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周期为两年,以施氮处理为主区,设置0、180、300 kg·hm-23个施氮水平,并在180 kg·hm-...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氮素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3个种植方式(TR:常规播种;K:宽窄行播种;S:缩行缩带宽播种)和3个滴灌配置(1管4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2行,R1、R2行;1管6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3行,R1、R2、R3行;1管8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4行,R1、R2、R3、R4行),...  相似文献   
57.
常规稻田土壤氮素环境风险较为严重,急需改善稻田土壤物理性状,降低氮素累积,减缓旱直播稻田土壤氮素迁移,提升旱直播稻氮素吸收及产量。在旱直播条件下选用生物炭、腐殖酸调理剂,设计4个处理,即CK(对照)、BC(生物炭24 000 kg/hm2)、HA(腐殖酸1 500 kg/hm2)、BC+HA(生物炭12 000 kg/hm2+腐殖酸750 kg/hm2),研究旱直播稻田土壤物理性状、氮素吸收及迁移状况。结果表明,物理性状方面,BC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5.96%(P<0.05),提升土壤田间持水量10.93%,显著提升>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和平均质量直径(MWD),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同时生物量与氮素吸收方面,BC处理能够获得最大总干物质量21 957.67 kg/hm2、稻谷干物质量7 949.17 kg/hm2氮素吸收量169.42 kg/hm2;氮素迁移方面,BC+HA处理能够显著降低4个土层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58.
为了掌握我国土壤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以CNKI数据库中1996—2020年研究我国氮素利用效率的7 240篇文献为数据基础,分别从发文量、文献的发表时间、主要作者、核心机构、主要学科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氮素利用效率研究正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农业高校对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植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且以施氮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氮肥、品质等为主要研究热点;对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主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59.
席文秋  刘谞  孙娜  郑岩  杨占全  马佳 《当代水产》2021,(4):76-77,79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从传统的养殖模式逐渐向集约化、工厂化模式转变,高密度、低污染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已逐步成为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该模式以人工投饵为主,加之养殖密度高、投饵量大,养殖过程中易产生并积累大量的残饵、粪便和生物残体等物质,水体中氮素含量超标,并积累了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最终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0.
稻米食味品质形成及其响应氮素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食味品质是消费者评价稻米优劣的关键品质,决定了大米的档次与市场定位.本文阐述了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淀粉晶体结构、淀粉颗粒粒径分布、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淀粉溶解及膨胀特性、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及回生特性等稻米食味品质评价体系,从稻米淀粉合成相关酶(AGPase)、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