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9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823篇
林业   90篇
农学   663篇
基础科学   192篇
  1735篇
综合类   2847篇
农作物   63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224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9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以6个在氮素积累方面具有差异的玉米自交系作为亲本,按照Griffing p(p-1)/2双列杂交方法配制15个杂交组合,对供试21个材料在苗期、拔节期、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取整株测其氮素积累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亲本材料WN2553、WN2499、WN2652、WN2541、WN2478、WN2501各生育阶段的氮素积累量配合力差异极显著;WN2553、WN2541在各生育阶段均表现正向一般配合力效应,WN2652、WN2501表现负向一般配合力效应;结合特殊配合力分析可看出,WN2541和WN2553在氮素高效积累方面具有研究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5,(3):227-236
<正>优化施氮模式下设施菜地氮素的利用及去向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化肥氮高强度投入造成的肥料资源浪费和土壤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以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典型区山东寿光为研究基地,在该区域3年减施氮肥模式对农学、肥力和环境效应影响的定位试验基础上,应用15N示踪技术,对筛选出的氮肥优化模式进行验证,并定量化地研究氮肥基于C/N调控和基于水分调控的优化模式下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去向,以期为设施菜地合理的氮素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试验设2个处理,1)农民习惯施氮模式(FP);2)优化施氮模式(OPT)。研究结果表明,OPT处理的番茄地上部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均高于FP,作物吸收氮只有20%左右来自化肥氮;与FP相比,OPT处理的化  相似文献   
44.
氮素是一切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它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实际生产中,氮素营养状况对葡萄的新陈代谢、形态建成、阶段发育有很大影响。适量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加光合叶面积,改善光合性能,达到"以氮增  相似文献   
45.
根据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了土壤-作物系统中主要氮素损失途径,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生理生态机制及调控作物高效利用氮素的最新理论与方法,以期为实现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氮素对巨菌草苗期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菌草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素对巨菌草苗期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株高、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分根数、根尖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数、叶面积、茎粗则呈上升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先增大后减小,胞间CO2浓度(Ci)则逐渐降低;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硝态氮(NO-3-N)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适量的氮素供应(5.00~10.00mmol/L)可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MDA含量及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有利于植株生长并增强了其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氮素供应不足(0.00~0.50mmol/L)或过量(15.00mmol/L)均不同程度限制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及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47.
于2019—2021年采用再裂区设计,设置氮肥、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3个因素,主处理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 kg·hm-2和300 kg·hm-2,副处理设2个生物炭水平:0 t·hm-2和7.5 t·hm-2,副副处理设2个脲酶抑制剂水平:0%和2%,共20个处理,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以及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较不施生物炭处理分别增加4.4%和2.9%、2.3%和3.0%、25.8%和13.5%、4.9%和6.1%、4.5%;氮肥单独配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且氮肥和生物炭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施用脲酶抑制剂显著增加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分别提高1.5%和3.0%;氮肥单独配施脲酶抑制剂可提高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但氮肥与脲酶抑制剂无显著...  相似文献   
48.
49.
北方旱地土壤氮素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旱地土壤中,农业氮素一般表现亏损,平衡强度约87%;园田土壤氮素略有盈余,平衡强度约123%.~(15)示踪研究表明,旱地土壤主要作物氮素利用率平均为27.04%,土壤残留24.79%,亏缺损失48.17%.园田主要蔬菜氮素和用率平均为29.11%,土壤残留22.67%,亏缺损失48.23%,其间差异很小.北方旱地施用铵态氮化肥主要损失是氨的挥发.影响氨挥发的因素有风速、温度、土壤水分、土壤质地、化肥品种.氮肥深施是防止氨挥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
肥料结构对红壤氮素淋失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肥料结构是影响氮素淋失的重要因素。氮肥进入土壤后,其损失途径主要是氨挥发和反硝化的气态损失。但是,氮肥通过渗漏淋失对地下水(饮用水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为此,综述了近年来3种肥料结构(即单施无机氮肥、无机肥混施、无机肥与有机肥混施)对红壤区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且提出了如何防止氮素淋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