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9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林业   332篇
农学   257篇
基础科学   239篇
  593篇
综合类   2257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211篇
畜牧兽医   829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在农村,低压电网的接户线或接户线至电能表的导线,如采用的是铝线.就容易引起电能表接线柱氧化,导致烧坏电能表接线盒。若接户线是铜线,与电网电力线连接,就容易引起铜铝接线氧化。如铝线直接与配电箱内的接触器或刀丌关连接。也容易引起接触器、刀开关的接线柱氧化、发热,增加了烧坏开关设备的概率.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2.
进行了补气量对催化转化器降低二冲程小型汽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对补气系统的结构参数如补气管及补气阀进气管尺寸,补气孔位置进行了试验与调整,以达到最佳降排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补气对于利用催化转化器降低二冲程小型汽油机排放非常重要,且补气量存在一最佳值,各结构因素都会对排放造成重要影响。应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93.
以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弃耕地、草地和柠条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析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以期探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范围在1.78~6.17 g·kg^-1,具体表现为弃耕地>柠条地>草地>耕地。表层(0~5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深层(10~60 cm),说明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主要富集在表层;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为0.57~1.38 mg·g^-1,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柠条地>草地>耕地>弃耕地,且柠条地在每个土层都高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范围为6.8~11.1 mg·kg^-1,变化趋势表现为草地>耕地>柠条地>弃耕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占有机碳的比例范围为13.7%~43.1%,大小排序为柠条地>耕地>草地>弃耕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占有机碳的比例范围为0.11%~0.48%,比例大小为耕地>草地>柠条地>弃耕地,耕地和草地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占有机碳比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与有机碳在耕地和草地中变化趋势一致。土地利用变化可以显著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与分布,能够敏感的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宁夏荒漠草原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4.
本文归纳和评价了氧化沟工艺在处理各类污水方面所具有的特征与优势,并介绍了国内外氧化沟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文章指出处理水量的大规模化及处理对象的多样化已成为氧化沟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新方向。文章认为氧化沟由于其在技术上、管理上、经济上的优势对解决我国中小城镇的污水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5.
合成了5种二氮氧化喹恶啉甲醛的新衍生物并用HNMR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新的化合物对5种常见的植物病菌进行了抑菌活性并进行了抑菌活性和结构关系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
刘海涛 《花卉》2008,(4):16-16
植物的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类,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是指有氧呼吸。呼吸作用是指植物把有机物氧化,产生能量和中间物质,用于制造细胞和组织以及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呼吸作用的总结果,是糖的完全氧化,其外部表现则为氧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呼吸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达如下:  相似文献   
97.
由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引起的油梨枝干溃疡病是目前油梨产区的严重病害。活性氧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扮演关键角色,但是活性氧产生和消除系统的变化规律尚不完全清晰。为探讨发病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趋势,以油梨品种‘Hass’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原菌L. theobromae后油梨枝条中活性氧代谢相关物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后,枝条的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迅速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抗氧化酶SOD和CAT酶活性和抗氧化剂AsA和GSH在侵染早期含量较高,在后期呈下降趋势。这些结果表明病原菌L. theobromae的侵染引起了活性氧的爆发并激活植物抗氧化系统;随着病情的发展,寄主的抗氧化能力不断削弱,导致活性氧积累以及丙二醛产生,加速病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氨氧化过程对氧化亚氮(N2O)排放具有重要贡献。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农田管理下,氨氧化微生物类群对N2O排放的相对贡献组成规律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选取典型农田耕层土壤(潮土、黑土、砖红壤),以及有机肥改良的砖红壤剖面土壤,采用选择性抑制法(乙炔和辛炔)研究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和全程硝化菌(AOA+comammox)以及异养硝化菌对土壤硝化潜势、净硝化速率及N2O排放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在耕层土壤中,潮土、黑土和砖红壤的pH分别是8.0、6.7和5.7,硝化潜势分别是N 32.5、6.6和4.8 mg?kg-1?d-1,净硝化速率分别是N 7.1、3.0和0.5 mg?kg-1?d-1,7天N2O累积排放量分别是N 38.0、35.4和8.7 μg?kg-1。AOB主导耕层土壤的硝化潜势,对硝化潜势的贡献分别是82%、58%和100%。对于净硝化速率,在潮土和砖红壤中,AOB和AOA+comammox贡献相当(均在30%~40%),而黑土中由AOB主导(72%)。AOB主导耕层土壤的N2O排放,对N2O排放的贡献分别是72%、92%和58%。在改良的砖红壤剖面土壤中,在0~20 cm、20~40 cm和40~60 cm,pH分别是7.0、5.5和4.9,硝化潜势分别是N 6.6、2.0和1.1 mg?kg-1?d-1,净硝化速率分别是N 4.1、0.9和0.2 mg?kg-1?d-1,N2O排放分别是N 16.3、6.5和2.8 mg?kg-1?d-1。随土壤由深层至表层,硝化潜势、净硝化速率及N2O排放显著提高。AOA+comammox主导表层硝化潜势及净硝化速率的提高(分别贡献63%和54%),AOB主导N2O排放的增加(贡献54%)。本研究为制定与土壤氨氧化特性及土壤性质相匹配的N2O减排措施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氘标记农药作为探针或者内标在农药代谢、毒理研究或者农药残留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动力学同位素效应,C-D键比C-H键更为稳定,因此氘标记农药可能具有更长的半衰期,以及对非靶标生物更小的毒性。稻瘟酯是一种对水稻恶苗病和稻瘟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农用杀菌剂。本项研究利用单电子转移还原氘化反应和氘标记中间体,成功合成了4个不同位点被选择性氘代的稻瘟酯,其中3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并对其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离体杀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上述4种氘代稻瘟酯对水稻稻瘟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未被标记的稻瘟酯无显著差异。氘标记稻瘟酯未来可作为代谢、毒理研究的探针及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内标。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上海熏鱼加工的整个过程中,从生鲜鱼、腌制、油炸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浸渍和成品熏鱼8个工艺阶段中熏鱼基本理化指标及脂质降解、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成品熏鱼粗脂肪含量比生鲜鱼肉显著上升77.34%(P0.05)。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TBA)呈上升趋势,脂肪酸的氧化程度不断提高。油酸(C18:1)、亚油酸(C18:2)、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是鱼肉中的主要脂肪酸,在熏鱼制备过程中,饱和脂肪酸总体呈下降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成品熏鱼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由最初的72.44%上升至79.24%,并对熏鱼的风味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加工过程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95种,其中醛类、醇类和烃类是熏鱼中重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