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篇 |
农学 | 12篇 |
基础科学 | 9篇 |
111篇 | |
综合类 | 143篇 |
农作物 | 5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28篇 |
园艺 | 5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区分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破碎过程,阐明冻融循环对黑土土壤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稀土氧化物(REOs)示踪技术,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究不同初始含水量(50 %田间持水量(T50) vs. 100 %田间持水量(T100))和冻融循环次数(0次、3次、6次、12次和20次)对团聚体粒径分布、平均质量直径(MWD)以及团聚体周转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初始含水量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MWD、>0.25 mm和<0.053 mm团聚体含量显著降低,0.25~0.053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P < 0.05)。6次冻融循环后,T50处理下的MWD显著高于T100处理(P < 0.05),5~2 mm和<0.25 mm团聚体含量无显著差异。除5~2 mm团聚体外,相邻粒级团聚体之间周转更为激烈;在同一冻融循环次数下,5~2 mm团聚体向0.25~0.053 mm团聚体的破碎量在T100处理下显著高于T50处理(P < 0.05)。冻融循环促进了>0.25 mm团聚体的破碎和<0.053mm的团聚,表现为0.25-0.053mm团聚体的累积,该变化与土壤初始含水量无关。冻融循环过程中,MWD与各粒径团聚体相对形成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相对破碎量呈显著负相关(P < 0.05)。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各粒径团聚体周转时间显著增加(P < 0.05)。同一冻融循环次数下,>0.25 mm团聚体的周转时间高于<0.25 mm团聚体,T100处理下的团聚体周转时间显著高于T50处理(P < 0.05)。综上所述,冻融循环次数和土壤初始含水量通过影响团聚体形成和破碎过程改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冻融循环下黑土土壤结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886年德国化学家Weisbach首先从硫银锗矿(4Ag2S·GeS2)中发现了锗,1913年Cornec从植物中测出了锗,1929年Dutoit在动物体内发现了锗。此后,虽然各国科学家相继合成了多种锗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但直到1962年发现了三烷基乙酸锗的抑菌活性后,有机锗的生物学效应才引起人们的重视。1968年,长期从事锗研究的浅井等人以三卤化锗为原料,首次合成了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水溶性有机锗化合物——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Carboxyethyl germaniumSesquioxide,CEG,简称Ge-132),1974年具有更高抗癌活性的螺锗化合物的研制成功揭开了锗及有机锗化合物在…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花岗岩红壤剖面风化强度与崩岗形成密切相关,促进崩岗侵蚀的发育和扩张,研究风化强度和理化特性对崩岗的作用机理,可为花岗岩崩岗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花岗岩红壤区典型崩岗剖面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层的常量氧化物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花岗岩红壤风化强度对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 (1)土壤剖面常量氧化物组成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花岗岩风化壳表现出脱硅富铁铝化过程,风化强度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处于高等风化阶段。(2)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具有异质性。表层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黏粒含量和饱和导水率高,黏结性和持水性强;下层砂粒含量高,结构松散,透水性强。(3)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风化强度与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黏粒含量、饱和导水率、界限含水率呈正相关,Fe2O3对黏粒含量、砂粒含量和界限含水率的综合决定性能力最强。(4)表层风化强度高,黏粒比例高,对水的吸附能力强,土壤颗粒间的胶结作用强,土体稳定性好。下层风化强度低,胶结物质含量和界限含水率低,土体抗蚀性差,当土体暴露或者水蚀的条件下,容易崩塌形成崩岗。[结论] 土壤剖面风化强度对理化特性产生影响,是促进崩岗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