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565篇 |
免费 | 753篇 |
国内免费 | 47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535篇 |
农学 | 2137篇 |
基础科学 | 4114篇 |
2396篇 | |
综合类 | 30369篇 |
农作物 | 1404篇 |
水产渔业 | 1960篇 |
畜牧兽医 | 18725篇 |
园艺 | 5306篇 |
植物保护 | 8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0篇 |
2023年 | 1161篇 |
2022年 | 2130篇 |
2021年 | 3617篇 |
2020年 | 2550篇 |
2019年 | 2531篇 |
2018年 | 714篇 |
2017年 | 2425篇 |
2016年 | 2760篇 |
2015年 | 2844篇 |
2014年 | 5009篇 |
2013年 | 5822篇 |
2012年 | 5762篇 |
2011年 | 5053篇 |
2010年 | 3913篇 |
2009年 | 3476篇 |
2008年 | 3325篇 |
2007年 | 2590篇 |
2006年 | 2345篇 |
2005年 | 3070篇 |
2004年 | 1769篇 |
2003年 | 1510篇 |
2002年 | 1482篇 |
2001年 | 1633篇 |
2000年 | 890篇 |
1999年 | 683篇 |
1998年 | 823篇 |
1997年 | 491篇 |
1996年 | 269篇 |
1995年 | 230篇 |
1994年 | 223篇 |
1993年 | 125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127篇 |
1990年 | 170篇 |
1989年 | 148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4篇 |
1973年 | 8篇 |
1965年 | 25篇 |
1958年 | 15篇 |
1957年 | 46篇 |
1953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孵化技术及管理工作总结起来可用“做好五个关键条件四个关键时期的监控”来概括,五个关键条件是指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翻蛋、环境卫生与消毒防疫;四个关键时期是指种蛋入孵前期、孵化早期1~7胚龄、出雏期18~21胚龄、出苗后至发苗前期。获取理想孵化成绩和鸡苗质量的有效措施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孵化温度的监控、孵化环境的监控(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暖、通风换气以及卫生与消毒防疫)和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监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2.
猪寄生虫虽有多种,但以蛔虫病最为常见,对猪的危害也特别严重,轻者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严重者形成僵猪甚至死亡。可见驱虫也是生猪育肥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要获得较理想的效果却要掌握一定块窍。 1 猪蛔虫病因 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猪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在小肠中孵出幼虫,钻入肠壁的小血管中,随血液流经肝脏、心脏而达到肺,进入肺泡,经过发育上行到气管,再随痰液被咽下,又回到小肠中发育成熟。一 相似文献
43.
山东省昌乐县是我国小麦主产县之一 ,随高科技的运用 ,小麦产量逐年上升 ,有的农民已有多年的贮存 ,故而人们对小麦的珍惜也就不如从前。尤其是2 0 0 1年的麦收之后 ,有些养兔户用小麦作饲料来喂兔 ,就此 ,引诱了兔的营养吸收不良症。营养吸收不良症是同时伴有蠕动、分泌、吸收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麦收后 ,李某饲养的比利时后裔兔 5 5只 ,因长期饲喂穿衫子 (带壳 )小麦及饮水不洁而引起了消化功能紊乱 ,机体增长明显不足 (2 5 0±12g/ 30天 ) ;母兔受孕率低。由此 ,业主前来邀诊 :患兔精神尚好 ,口腔黏膜粘滑湿润 ,… 相似文献
44.
仔猪的死亡有80%多是集中在0~30天,而导致0~30天死亡与损失的因素中,下痢是主要原困,特别是生后第1周内更严重,死亡率可达100%。第2周后的仔猪死亡率相对低一点,但也会导致发育不良,形成僵猪。导致仔猪下痢的病原是大肠杆菌,但大肠杆菌并不是致病的决定性因素,而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所以只有在平时采取综合措施才能预防仔猪的下痢,才能减少对养猪业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5.
46.
<正>1988年2月底至3月中旬,我们三人受农牧渔业部和中国农科院的委派,到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我们参观了该国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和一个州的农业主管部门、四所大学的实验室、三个州的兽医研究推广机构、一个农场、三个屠宰场及其脏器销毁装置、一个棘球蚴病展览中心和一些野猪捕杀设施.下面就考察所得作一介绍.一、棘球蚴病流行情况澳大利亚共有绵羊1.5×10~3多只,每一 相似文献
47.
3月底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发展。幼树感病时多在干、枝部出现灰色或褐色水泡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压之有粘液流初,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皮层坏死,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内有大量的病菌。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病原菌借空气传播,由气孔侵入。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可多次侵入。杨树长势衰弱时易发病。 相似文献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