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8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0篇
  97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量分析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和植被影响雨滴溅蚀的方式,并比较了它们在被分配前后的击溅侵蚀能量。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主要有3种形式:截流、透流和干流,其中,只有透流能溅蚀地面。再分配减少了溅蚀地面的雨量,但增加了雨滴直径。经过比较,结论如下:1)枯落物覆盖度与溅蚀能量呈线性负相关,枯落物覆盖度越大,溅蚀能量越小;2)在降雨量达到透流(经枝叶聚集部分)临界雨量以后,植被高度是所有植被特性中影响溅蚀能量贡献率最大的因子,植被越高,溅蚀能量越大;3)在降雨量达到透流(经枝叶聚集部分)临界雨量以后,雨滴终速度越大,植被所能减少的溅蚀能量越多。  相似文献   
152.
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运用统计建模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冠截留与降水、林分郁闭度间的关系。构建包含林分郁闭度因子的改进模型,通过模拟认为,复合模型I=a(1-e^-PC)+bPC模拟精度高,参数物理意义较明确,其中参数a(1.3627)代表了林冠吸附容量系数,b(0.1835)代表了区域的降雨蒸发系数,较好地解释了青海云杉林冠截留吸附、湿润与蒸发物理过程的机理。分析表明,青海云杉林冠截留率随降水的变化曲线可分为快变期(完满郁闭度截留率大于36.1%,降水小于5mm)、渐变期(完满郁闭度截留率36.1%~20.40%,降水5~25mm)和稳定期(完满郁闭度截留率小于20.4%,降水大于25mm)3个阶段,完满郁闭度林冠稳定截留率为20.4%,反映了青海云杉树冠几何形态特征与截留特征间的关系。观测期间青海云杉现实林分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9.36%~23.96%,完满郁闭度林分截留率的平均值为25.67%。青海云杉树干次茎流率均低于0.1%,平均为0.0182%,树冠的几何形态结构(枝叶的分布与排列)不利于形成树干茎流。  相似文献   
153.
西峡县不同植被类型截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场基本情况试验场位于西峡县罐沟村 ,流域面积 7 5 2km2 ,区域划分 35个小班 ,其中以栎林为主的用材林 15个小班 35 9 4hm2 ,板栗经济林 13个小班 187hm2 ,以栎林和灌木为主的防护林 3个小班 95 8hm2 ,以农田为主的 1个小班 10 9 8hm2 。试验区通过实行造林、封山等措施以来 ,共完成造林 12 1hm2 ,封山育林 5 0 0hm2 。区域内地形为两山夹一沟 ,最高海拔 10 5 4m ,地势东高西低。年均降雨量在 76 0~ 935mm ,年均气温 15℃左右。集水区内植物种类丰富 ,总计有植物115个科 ,6 2 6个种以上 ,有 11个植被类型。2 研…  相似文献   
154.
文章通过对人工落叶松在不同郁闭度和地形的林冠下生长情况分析,找出一条适合当地营林造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5.
真空断路器截流过电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真空断路器开断小电感电流时.引起操作过电压,称为截流过电压,对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危害,特别是在35kV系统中,操作过电压保护措施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其应用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56.
三峡库区建成片桑园对水土保持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  吴大洋  孙波 《中国蚕业》2004,25(1):22-23
桑树作为退耕还林的树种之一受到三峡库区蚕农的普遍欢迎,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适应西部地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选择.在四川和重庆,有数百万公顷的坡地急待退耕还林,在政策的引导下广大深丘和山区种上了桑树.经过几年的沉淀,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在三峡库区,由于特有的地理环境,加之三峡工程的瞩目,各种建设项目相继上马,而三峡工程的成败主要集中在库区近600km2约400亿m3水库的生态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而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应该加强生态农业的发展.退耕还桑是西部许多地区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7.
158.
广西龙桥林区不同植被类型水文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相似文献   
159.
布吉河流域污水截流倍数与河流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截流倍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降雨径流条件、城市分流制比率、污染物入河量、河流水力条件及水质目标等。面源污染作为雨季随径流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是需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目前合流制(或混流制)占较大比例的排水体制下,面源污染占点源污染的比例小,但由于其突发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0.
三峡库区典型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三峡库区不同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选择位于湖北库区中上段的巴东县、重庆库区下段的四面山、缙云山的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庆市缙云山2012年4-9月期间测得的52场降雨、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观测资料,建立林冠截留模型,对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巴东县和四面山的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缙云山、四面山、巴东县的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2)缙云山、四面山、巴东县针阔混交林出现林内穿透雨所需要的最小降雨量分别为1.0、1.8和2.6 mm,常绿阔叶林出现林内穿透雨所需要的最小降雨量分别为1.1、3.0和1.1 mm;3)3个地点的针阔混交林的平均林冠截留率均大于常绿阔叶林的平均林冠截留率;4)在相同降雨条件下,林冠截留能力因地域不同,具有差异,即针阔混交林的林冠截留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重庆市缙云山(46.00%)、重庆市四面山(41.42%),湖北省巴东县(22.30%),常绿阔叶林的林冠截留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重庆市四面山(28.78%),重庆市缙云山(23.09%),湖北省巴东县(21.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