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427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05篇
  282篇
综合类   71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介绍了CAPP开发工具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2.
为了确定美国东北部有林条件下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真实精度而进行了多次试验,评价了地貌、林冠、定位仪器安置次数及三维位置几何精度因子(PDOP)对精度的影响。总共通过27个定位点来确定其定位精度,即3种林冠类型(阔叶、针叶、无林地)和3种地貌类型(梁峁顶、坡面、沟谷)的组合,设3次重复。对所有定位点都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定位数据采集,每1个点都要重复10次,进行60,100,200,300和500次的定位仪器安置。所有观测点的平均差分改正定位精度为43m,针叶林的精度最小,阔叶林居中,而无林地最高。平均定位精度从沟谷到梁峁顶依次增加。随着每个观测点定位仪器安置次数的增加其平均精度也随之提高。数据采集所花费的时间从无林地至阔叶林再到针叶林地依次增加。接收机和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与精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3.
西气东输第五标段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我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第五标段线全长391.9km,途径两省六县,线路走向由西向东,沿程地貌类型多变,反复穿越铁路,道路,水渠与河流,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为减少和防治水土流失,必须采取水土保持防措施,以保证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改善和提高沿线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4.
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新构造运动是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变迁的主导性因素。25Ma以来青藏高原的阶段性强烈隆升,导致了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加强,黄土高原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气候向干旱化趋势演化。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阶段性隆升或沉降与气候演化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黄土堆积沉积的跳跃式阶段性扩展。黄土高原的地貌演化可以黄河水系的诞生为界限(1.67~1.43MaB.P.)划分为二个阶段:古湖泊低地阶段和高原河流阶段。  相似文献   
85.
东北黑土漫岗区土壤侵蚀垂直分带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东北黑土漫岗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特征表现出独特的侵蚀产沙特性。通过对典型黑土漫岗区土壤侵蚀宏观遥感调查、微地貌采样调查及对该区域的实地考察,总结出该区土壤侵蚀随宏观地貌及微地貌垂直分带变化的一般特点。从黑土漫岗区土壤面蚀与沟蚀发展的一般过程出发,提出了该区土壤面蚀、沟蚀发展的一般模式。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黑土侵蚀过程的认识,进而为该区侵蚀泥沙来源与沉积位置的确定、坡沟治理的方针以及水保措施配置等重大理论与治理决策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
竹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材料,其作为传统建筑材料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竹结构使用力学性能更加优异的工程竹材作为原材料,可实现更加灵活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布局,但普通竹材受弯构件存在截面刚度低、承载力与跨越能力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结构的应用,故研发竹构件增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已有的竹材构件增强技术研究成果对其构造形式和力学性能进行系统阐述,主要包括配筋竹构件、工字形竹木组合构件、纤维复合材料(fibre-reinforced plastic,FRP)片材增强竹构件、竹-混凝土组合构件和竹-金属组合构件等。将竹材与金属、FRP及混凝土材料组合,其多种材料协调工作形成增强竹构件,增强竹构件的刚度、承载力等力学性能较普通竹构件有较大提升,能够更好地作为结构工程领域的承载构件使用。开发竹材受弯构件的更多有效增强形式、优化材料间连接构造形式、定量评价增强竹材构件的耐久性能、构建多样化的结构体系以及实现现代竹结构产业化发展等,应是未来竹材增强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7.
为了明确三道桥北地区古近系-白垩系的勘探方向,应用油气成藏综合分析评价理论,利用地震资料解释和岩心录井等资料,研究了其构造、地层和储层发育等特征,探讨了油气成藏要素,并分析了其控制作用,进而建立了成藏模式。三道桥北地区结构受海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期构造运动控制,形成不整合和断层控制的复合构造圈闭;北部库车凹陷陆相油源沿断层和不整合形成的运移路径将油气运移至白垩系-古近系复合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其中断裂控制了油气藏的空间展布区带,而不整合是油气远距离运移的重要横向运移通道,古近系膏盐岩、泥岩是油气运聚成藏的重要盖层。综合成藏要素及其控制作用建立了三道桥北地区的“横向运移,垂向调整,三元控藏,构造控富”的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三道桥北地区断控复合构造圈闭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88.
针对无资料地区坡面汇流计算与洪水资料丰富地区的研究方法不同,基于DEM、土地利用等基础资料,阐述了地貌单位线法和时变单位线法,对无资料地区的坡面汇流计算方法及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9.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对夏玉米产量及叶片超微构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缩短夏玉米的生育天数,降低夏玉米产量及叶绿素含量。随氮肥增加,高温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先降低后升高(在310.5 kg/hm^2氮肥下,高温处理玉米产量的降低达到27.2%、31.1%)。高温处理较对照维管束鞘细胞变大,高温处理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出现淀粉粒,对照处理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没有出现淀粉粒。高温线粒体及细胞核(被)膜开始解离,对照处理线粒体及细胞核(被)膜完整,说明高温条件下,玉米对氮的耐受力降低。高温处理叶绿体数、叶绿体基粒数减少及基粒片层数减少,叶绿体面积及叶绿体长/宽比值变小,高温处理较对照线粒体数先增加后减少。高温处理与对照叶肉细胞叶绿体内均未发现淀粉粒。  相似文献   
90.
为更加准确判识小流域地貌发育阶段,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小流域——陕西省淳化县泥河沟流域和乾县枣子沟流域为例,分别应用盒分维方法和Horton分维方法进行水系分维值的计算,并利用面积高程积分和地貌信息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泥河沟和枣子沟流域水系盒分维值分别为1.886和1.827。根据Strahler曲线积分值和地貌信息熵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盒分维方法计算的水系分维值对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判识更加准确、可靠;这2个流域地貌处于侵蚀发育阶段的壮龄期,其生态敏感性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增强并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