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55篇
  免费   1672篇
  国内免费   2573篇
林业   4912篇
农学   4388篇
基础科学   2053篇
  5026篇
综合类   33039篇
农作物   3665篇
水产渔业   2359篇
畜牧兽医   11296篇
园艺   5540篇
植物保护   2422篇
  2024年   485篇
  2023年   1654篇
  2022年   1790篇
  2021年   1774篇
  2020年   1706篇
  2019年   2108篇
  2018年   1210篇
  2017年   1909篇
  2016年   2125篇
  2015年   2192篇
  2014年   3196篇
  2013年   3544篇
  2012年   4072篇
  2011年   4180篇
  2010年   3533篇
  2009年   3352篇
  2008年   4108篇
  2007年   3297篇
  2006年   2437篇
  2005年   3390篇
  2004年   4558篇
  2003年   5039篇
  2002年   3720篇
  2001年   2796篇
  2000年   1598篇
  1999年   795篇
  1998年   676篇
  1997年   520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459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259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4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8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植物检疫》2004,18(B06):48-48
  相似文献   
202.
由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509.80千克,比汕优64增产7.18%。出糙率82.1%,整精米率62.6%,长宽比3.3,垩白粒率15%,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22.1%,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3.
204.
双季茭白8602 89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5.
百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6.
一、冷江一号辣椒 冷江一号辣椒是冷水江市蔬菜研究所、蔬菜种子公司共同选育的优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病、适应性强、品质优、商品性好的特点。于今年7月通过娄底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3年来在本省各地及四川、贵州、陕西、江西、甘肃、河南、海南等地种植,均表现良好。 (一)特征特性株型矮小、紧凑,分技力强,株高45-55cm,株幅50 ×51.5cm,叶色浓绿。门椒着生节位低,一般9-10节。果实长牛角形,果长20cm以上,最长可达35cm,果横径3cm以上,肉质厚0 .3cm,单果重35-45g,最大单果重65g,果皮光滑深绿色,果实尖端有小钩,辣味适中,商品性好,产量高,一般亩产3000kg左右。 (二)栽培要点冷江一号辣椒为早熟品种,应采用保护地栽培,播种时用50-60℃的温汤浸种15  相似文献   
207.
黄山松     
黄山松邓在军黄山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若问奇松知多少,怕是山神、土地老也讲不清楚。[各种形态的松。苍郁古朴、飘逸多姿。黄山松由于高寒、光照、云雾、岩石、风霜的影响,针叶短密,树冠平整,以天然造型称奇于世。[岩壁上的松。露出根部。更奇的是,它破岩裂石,生...  相似文献   
208.
辐射松     
本文介绍了从新西兰引进的辐射松的形态特征、生长情况,认为辐射松在幼林阶段生长迅速,高于我省乡土树种云南松、华山松;辐射松具有广泛用途,易于加工,是值得引种推广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209.
210.
1989-1994年,云南省林业厅,省林学会,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对全省古树名木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获古树名木2500余株,彩照5000余幅,并对其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形态特征、年龄和历史沿革进行了测定和记载。西文主 古树分布状况,古树特色,并分析了古树幸存原因,对今后名木古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