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7篇
  免费   692篇
  国内免费   841篇
林业   1500篇
农学   470篇
基础科学   258篇
  3300篇
综合类   5021篇
农作物   373篇
水产渔业   287篇
畜牧兽医   937篇
园艺   357篇
植物保护   317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772篇
  2021年   635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542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藏北高原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筛法对藏北高原退化高寒草甸表层(0~10cm)、亚表层(10~20c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冷湿环境中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SAOC的下降幅度随草地退化加剧均趋于显著提高,轻度、严重退化草地表层各粒级SAOC降幅均明显高于亚表层;草地退化缩小了不同土层间SAOC含量的差异,草地退化程度越高则表层、亚表层间SAOC含量的差异越小,退化草地大团聚体(0.25mm)SOC、微团聚体(0.25mm)SOC含量的土层分布亦呈相同趋势。轻度退化草地不同土层大团聚体SOC降幅均较高,严重退化草地不同土层微团聚体SOC降幅则较高;正常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严重退化草地表层大团聚体SOC/微团聚体SOC比值分别为0.95,0.87,1.55,亚表层分别为0.96,0.72,2.33,表明轻度、严重退化草地中大团聚体SOC含量随土层加深分别更趋下降、更趋提高。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SAOC贡献率在总体上亦均按2~0.25 mm,2 mm,0.25~0.053mm,0.053mm的顺序依次大幅降低,表明不同土层大团聚体SOC贡献率均较高。土壤团聚体与SAOC、SOC与SAOC间的关系受草地退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山西太岳山森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2010,2015年2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山西太岳山森林植被进行群系分类,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variable BEFF)对太岳山森林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太岳山共分为9个群系,其森林植被以油松群系、辽东栎+油松群系和辽东栎群系为主,占太岳山森林植被的75%;太岳山2010,2015年的森林总生物量分别为601.7万、713.4万t,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4.43,88.26 t/hm~2,森林碳储量分别为300.8万、356.7万t,碳密度分别为37.22,44.13 t/hm~2,2010—2015年碳密度增加了6.91 t/hm~2,以1.38 t/(hm~2·a)的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3.
何水涛 《果农之友》2012,(10):32-32,34
我们常常发现设施栽培的葡萄植株在春季表现树势衰弱,枝条和花(果)穗生长发育不良。主要原因是上一年果实采收后到落叶前这一段时间,放松管理,造成树体无机营养的吸收和光合产物积累不够,从而导致植株整体贮藏营养不够,芽发育不良(尽管外观上有芽的形态,但发育不饱满,不充实),树势衰弱。因此,秋季的管理从理论上讲,主要是保证根系健康地生长并有效地吸收和运输无机营养,叶片能最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糖等碳水化合物。由于根和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  相似文献   
94.
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肥料对大棚番茄及其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有重要的作用。与NPK无机复混肥、常规施肥相比,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使番茄产量增加7.34%~13.64%,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糖酸比分别提高18.2%~23.2%、8.3%~15.6%、13.2%~15.1%、9.1%~12.6%,果实中硝酸盐(NO3^-)含量下降22.9%~23.8%。土壤耕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8.25%~10.48%、9.43%~14.71%、11.29%~15.00%、13.60%~18.34%。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依次增加45.45%~60.00%、14.29%~33.33%、44.19%~100.00%,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值提高19.98%~37.27%。  相似文献   
95.
倪治华 《土壤通报》2003,34(6):548-55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生物活性肥料能明显提高蔬菜作物长势,提高甘蓝抗根腐和烂心病能力。在等氮条件下,与常规对照相比产量基本持平,差异并不显著;但每666.7m2可节约成本24元左右,幅度达30,7%。椐统计分析,甘蓝最佳施肥置以100kg/666,7m2为宜,此用量可比常规对照增产9.3%,每666.7m2增加收入295元。在施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有机无机生物活性肥料基肥比例,甘蓝则有碱产趋势。  相似文献   
96.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逐渐升高,将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利用2003?2016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观测资料,研究了祁连山南麓高寒灌丛生长季(5月?9月)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生长季有效积温(growing season degree days,GDD)的响应,对于研究气候变暖对高寒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在生长季的月GPP、GDD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变化趋势,都在7月或8月达到峰值,在5月达到最小值。在整个生长季尺度上,GPP与GDD具有较高变异性,但整体上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2003?2016年整个生长季GPP与GDD的均值分别为507.11 g·m?2和975.93℃。在月尺度和生长季尺度上,GPP与GDD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是,通过比较生长季每个月GPP与GDD的关系发现,5、9月的GPP与GDD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在7月相关性最为显著(P<0.01)。整体上看,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植被的总初级生产力与热量条件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植被的光合生产能力将会提高。  相似文献   
97.
阐明长期有机物料施肥下土壤CO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固碳减排及施肥模式选择的影响尤为重要。基于2012年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通过不施肥(CK)、氮肥(NF)、有机肥(OM)、秸秆(ST)、有机肥结合无机肥(OMNF)5个处理,测定并计算了2018年不同施肥措施下全年土壤CO2排放、作物碳排放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0~30 cm土壤温度、水分、微生物量碳氮、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脲酶与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相比,秸秆、有机结合无机肥和有机肥处理使生育期土壤CO2排放平均速率提高了42.72%、30.82%和29.79%,秸秆、有机肥处理分别使生育期土壤CO2排放量显著提高36.35%、32.45%(P<0.05),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使碳排放效率显著降低41.10%(P<0.05);2)有机物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0~5 cm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蔗糖酶活性和碳库管理指数,相比不施肥和氮肥处理,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分别使0~30 cm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127.41%,99.33%(P<0.05);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环境因子对土壤CO2排放速率的总解释度为53%,对土壤CO2排放速率总效应较大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温度(2.36)、微生物量碳(1.59)和土壤水分(1.18),且均间接地影响着土壤CO2排放速率,土壤温度促进了微生物量碳和蔗糖酶活性的提高,微生物量碳促进了微生物量氮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增加。综合来看,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可以提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保持微生物活性,增加作物产量,降低土壤碳排放效率,是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比较适宜的农田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98.
应用^14C示踪法研究土壤有机质转化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9.
6种灌木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其碳、氮含量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晋北地区草地黄刺玫、沙棘、荆条、酸枣、绣线菊和柠条等6种常见灌木的叶片、新生枝、老龄枝生物量及其碳、氮含量的分配特征,旨在为草地准确估算草地植物碳、氮循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黄刺玫的地上生物量最大,是酸枣的7倍。沙棘叶片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最大;黄刺玫新生枝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最大;柠条老龄枝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最大。黄刺玫、沙棘和荆条的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相似,由高到低表现为叶片、老龄枝、新生枝;绣线菊、酸枣和柠条的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相似,由高到低表现为老龄枝、叶片、新生枝。6种灌木地上部分各器官碳含量差异不显著,氮含量分布由高到低为叶片、新生枝、老龄枝。  相似文献   
100.
对西藏当雄县3种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冬季放牧、冬春季放牧和全年放牧)下的高寒沼泽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碳氮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3种放牧管理模式下的高寒沼泽植物群落总盖度差异不显著,而优势物种藏嵩草的高度和盖度差异显著;放牧管理对沼泽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增加;放牧利用显著降低了高寒沼泽湿地群落优势物种藏嵩草的高度和盖度,其优势度也显著降低,使得高寒沼泽逐渐退化。冬季放牧、冬春季放牧和全年放牧沼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依次降低。同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寒沼泽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的含量也显著降低,且高寒沼泽表层土壤碳氮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显著正相关。通过对比分析,冬季放牧是当前西藏高寒沼泽较好的放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