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82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321篇
  117篇
综合类   694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74篇
畜牧兽医   349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叶芬霞 《中国沼气》2001,19(1):16-19
将用于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载体经好氧挂膜预处理,采用有机负荷递增法启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AAFEB)反应器,好氧预处理后的反应器比对照提前15天完成启动,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和耐水力负荷能力。这与污泥结构良好,持留能力强,污泥流失量小呈正相关。在反应器的稳态运行和再启动运行期间,反应器的主要运行参数与对照反应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2.
斜板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告了用16.1升斜板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在常温下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和运行试验研究。试验使用稀释酒精废水为模拟处理基质,启动阶段仅用77天时间,装置水力负荷达到2m3/(m3.d),COD去除率达到78.9%,此时进水COD浓度为767.8mg/L。在第二阶段试验中,仅用一天时间,装置就恢复了时隔半年的正常运行。以后在温度12℃以上,HRT为12小时,进水COD浓度在660.0~982.0mg/L范围的129天稳定运行中,平均COD去除率为76.1%。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启动快,运行稳定,工艺控制简便的优点。水浸没的成组浅层斜板在UASB/ITS反应器中有良好的污泥截留能力和稳流效果,容易生成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最大粒径可达5mm,SVI为18.2ml/g。颗粒污泥中以甲烷丝菌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43.
刘准 《中国沼气》1996,14(1):12-14
在小试基础上,用上流式固体反应器(USR)处理气浮渣维持中温(33~35℃)条件,共运行140天,试验证明USR适于58~63gCOD/(L·d)的有机负荷,进料COD浓度20000mg/L,HRT12h,出水COD浓度低于600mg/L,COD去除率72.3%,折算平均产沼气量9.4L/(L·d)  相似文献   
44.
川中丘陵小流域水土流失特征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通过1988-1995年对响水滩等小河站和因子径流场的监测,研究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重新评价了流域侵蚀模型,指出了研究结果与目前川中区小流域侵蚀情况不相吻合,确认坡地壤中流损失为本区径流损失的重要途径,初步探讨了小流域悬推比与输移比等输沙特性,并认为在逐宁组地区,裸岩侵蚀是流域物主要侵蚀原,坡耕地为主要输沙源,研究提出了农耕地治理的调控措施及其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45.
本文研究了操作条件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5 d启动试验,系统对畜禽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CODCr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5%~97.5%之间、对氨氮的去除率也稳定在92%~96.6%之间,由此反应器的启动已经完成,系统可进入运行期;当操作条件是温度25 ℃、DO为4.5 mg·L-1、HRT为12 h时,各污染物的综合除去效果达到最佳,此时MBR系统对畜禽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高于96%、对氨氮的去除率高于93%、对总磷的去除率也能保持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46.
以应力分析法和ANSYS有限元法分别对加氢反应器接管补强部位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出现在反应器上封头与接管的内壁交界处。通过分析得知,用ANSYS软件分析反应器接管补强部位的应力比传统应力分析法更直观方便,计算相对更精确省时。  相似文献   
47.
三相分离器是厌氧反应器的核心部件,三相分离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揭示气液固三相分离过程.文章通过建立冷模实验系统探究了三相分离器气体分离收集的过程,并考察了曝气量、进水量对气相带水量、气相带水能力、颗粒流失等三相分离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相在三角堰内完成分离收集然后汇聚到集气室内,最后夹带一定量的液体由提升管排...  相似文献   
48.
堆肥反应器的分散性能会直接影响好氧堆肥反应的进程和结果,而堆肥反应器的通气搅拌结构是影响其分散性能的关键部件。为改善好氧堆肥反应器的分散性能,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实验室用堆肥反应器的单层通气桨叶结构、单层通气桨叶双层搅拌桨叶结构和三层通气桨叶结构分别进行了气液两相流模拟,对比分析了这3种通气搅拌结构性能的优劣,并进一步研究了单层通气桨叶双层搅拌桨叶结构的安放角对其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层通气桨叶双层搅拌桨叶式通气搅拌结构的分散性能更佳,堆肥反应器有较高平均气含率为0.408,不均匀性系数为0.035;不同安放角下,堆肥反应器内湍动能的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一致,沿径向呈现双峰趋势,而堆肥反应器的单位体积功率随着安放角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通风搅拌结构的安放角为45°时,堆肥反应器的平均气含率最高且搅拌功率适宜,更适于气液混合搅拌。该结果可为堆肥反应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三相分离器作为厌氧反应器核心部件,其沼气收集转运过程影响三相分离效果.文章建立了含反射板、通气槽、集气室及出气管的三相分离器三维模型,并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模拟其内部气液流场,发现上层反射板存在气体倒灌现象,并得到实验验证.进一步结合气相浓度分布及压力分布对...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决在光生物反应器养殖微藻过程中,溶解氧和pH值2个培养工艺参数的控制问题,分别在80 L、350 L和900 L的3种规格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湛江等鞭金藻(lsochrysis zhanjiangensis),高藻细胞浓度分别达到900×104,700×104,500×104cell/mL,测定其中溶氧和pH值的日变化。结果显示,在光照度4 000 lx以上时,湛江等鞭金藻光合作用强,表现为反应器中藻液溶氧较高,日最高溶氧分别可达17.91 mg/L、15.84 mg/L和12.7 mg/L。所测定的藻液日pH值均在7.00~9.16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