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21篇
综合类   6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畜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大批规模化的畜禽生产基地,极大地缓解了肉、蛋、奶短缺的问题,提升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养殖场畜禽粪便大量堆积,污水和粪便任意排放,散发出恶臭气味,污染空气,严重影响畜禽生长和人体健康,也成为了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已经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利用,以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52.
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是重要的环境污染因子,常规的检测技术如三点臭袋法费时费力,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耗时较长、耗费较高,不能确定混合气中各物质对恶臭的贡献份额,无法把恶臭结果与感官嗅觉相关联。这两者均不利于快速准确地评价恶臭污染状况。本文介绍了电子鼻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畜禽养殖场恶臭管理中的应用,总结了国内外电子鼻技术的发展现状,阐明了电子鼻开发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并对今后电子鼻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53.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野生株Ps-FLAG01为出发菌株,经超声波(US)-硫酸二乙酯(DES)复合诱变后,筛选出一高产菌株Ps-FLAG05,其总酶活力为0.325 3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25.89%;对其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最佳配方为:玉米浆1.0%,葡萄糖3.5%,氯化钠0.15%,诱导剂4.5%,与原配方相比,发酵水平提高了13.03%.  相似文献   
54.
养殖场中的恶臭及其营养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养殖场恶臭的产生、恶臭的组成成分及主要恶臭物对畜禽的危害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恶臭控制的营养措施,主要包括: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改进饲料加工工艺;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添加合成氨基酸;增加日粮中非淀粉多糖的量及使用一些有效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5.
土壤食细菌线虫对菲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永苹  赵莉  陈小云  刘满强  胡锋  李辉信 《土壤》2010,42(3):372-377
以菲作为多环芳烃污染物的代表,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在菲降解菌恶臭假单胞菌存在与否的条件下,接种食细菌线虫对未灭菌土壤中菲去除的影响。析因设计包括4个处理:单独接种恶臭假单胞菌(B),单独接种食细菌线虫(N),同时接种食细菌线虫和恶臭假单胞菌(BN)以及未接种线虫和细菌的对照(CK);分别在培养后第0、5、14、28天进行破坏性采样,测定土壤中菲的残留量,食细菌线虫和恶臭假单胞菌的数量,土壤FDA(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显示,相比CK,在培养前期(0~14天),处理N提高土壤中菲的去除率;而在培养后期(14~28天),BN处理降解菲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在培养结束(28天)时,各处理菲的去除率依次为BN(48.2%)B(45.1%)N(44.4%)CK(43.5%)。试验结果还表明,接种食细菌线虫能显著(p0.05)促进细菌以及土壤酶活性。总之,食细菌线虫和细菌的交互作用可能促进土壤中菲的降解。  相似文献   
56.
57.
畜牧业污染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发展迅速,尤其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因为运输、供应等原因大多分布于城郊和人口稠密地区。由于粪污处理能力不强,大多数畜禽场的粪便未得到充分处理和利用,导致养殖业集中区域周边单位土地面积的粪便承载量过高,以及污水的肆意排放严重污染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污染地下水、恶臭气体及蚊蝇孳生对污染周围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8.
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恶臭检测与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恶臭污染备受公众的关注,也影响着畜禽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畜禽养殖场恶臭的来源、主要组成成分及其危害、恶臭检测与分析方法,概括了国外用于畜禽养殖场恶臭污染预测的模型,并进一步阐述了各模型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现有恶臭检测及预测评估方法的缺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1主要污染及危害1.1大气污染一方面鸡粪中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如氨、硫化氢、甲烷等可严重污染大气。另一方面还会直接影响鸡体健康,降低其产蛋性能及对疾病的抵抗力,以至于影响肉的品质。同时,有害气体中的氨具有强烈的  相似文献   
60.
恶臭假单胞菌P861(Gus)在油菜根部定殖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Gus 基因标记技术和常规方法跟踪考察了恶臭假单胞菌P861(Gus) 在缩影系统油菜根圈的定殖情况,以及缩影系统内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对根部定殖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分别为60% FC和75% FC时,P861(Gus) 在砂姜黑土中的定殖水平高于50% FC的,不但能散布至种子下8cm 以内的根段部位,且定殖水平分别为7.5×102和2.8×103cfu·g-1。在灰潮土缩影中,P861(Gus) 在油菜根圈的定殖动态表现为在油菜播种后3 ~6 天,定殖密度可达最高水平(5.5×106cfu·g-1) ,然后急速下降,最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7.6×102cfu·g-1) 。P861(Gus) 在不同根段部位的定殖密度并无从上到下逐渐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