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2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36篇
林业   557篇
农学   450篇
基础科学   339篇
  386篇
综合类   3095篇
农作物   312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525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该文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建立了梨中艾氏剂、环氧七氯、对对-滴滴滴、对对-滴滴涕、邻对-滴滴涕和顺式九氯6种有机氯农药的快速测定方法。实验优化了HS-SPME萃取条件和GC-MS条件,结果表明:在0.002~1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各组分线性相关系数R在0.993~0.999,RSD(n=5)在4.3%~7.1%,方法检出限在0.0017~0.0071mg/kg,回收率在95.38%~99.83%。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试剂用量少,且各项方法学指标符合检测要求,是一种快速检测梨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2.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测定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王水、氢氟酸、高氯酸消解体系下,采用微波消解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含量,省时,试剂用量少,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03.
王伊  程裕东  金银哲 《水产学报》2012,36(7):1140-1145
在2 450 MHz频率的微波处理条件下,为了考察添加鲢鱼糜对小麦粉面团糊化的影响,将小麦粉、鲢鱼糜、NaCl和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制成鲢鱼糜面团,面团中鲢鱼糜含量分别为0%,10%,20%和30%(w/w,质量百分比),对样品面团中淀粉的介电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同尺寸的面团样品,添加鲢鱼糜可改善面团样品在电磁场中的加热均匀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面团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率分别在20~23和9~12内波动并呈下降趋势,微波的穿透深度因淀粉的糊化略有上升。淀粉的糊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降低样品中淀粉的含量,会使面团糊化活化能由113.54 kJ/mol下降至59.96 kJ/mol。  相似文献   
904.
贝类肉体内含高蛋白低脂肪,味美可口,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由于贝类移动性差,生活地区相对固定,且大多生活在河口地区和河口附近海区,故经常会受到生活和工业污水等的侵袭而易被污染。各国政府都鼓励建立贝类净化工厂或强制性规定贝类的净化。本研究根据我国实际,以现有工厂化养殖车间为依托,以新一代的微波消毒方法处理贝类净化水,以达到贝类净化生产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905.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FAAS)测定虾肉中钙(ca)元素的质量分数,对微波消解前处理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最佳的微波消解体系为取样量0.500g,以硝酸(HNO,)作为消解溶剂,用量5.0mL,最适微波消解程序为多步消解程序D,包含3个步骤:1)功率400W,比例100%,升温5min,消解温度120℃,保持5min;2)功率800W,比例100%,升温5min,消解温度150℃,保持10min;3)功率800W,比例100%,升温10min,消解温度180℃,保持10min。样品消解液在常温或冷藏条件下保存48h之内的稳定性良好。经微波消解前处理后虾肉样品中”(ca)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5.284%,加标回收率为91%-98%。微波消解-FAAS测定虾肉中的w(Ca)具有样品处理时间短、试剂用量少、结果准确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06.
鲢、狭鳕鱼糜微波加热凝胶形成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燕 《水产学报》2005,29(4):547-551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litrix)和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鱼糜为对象,在微波、水浴两种加热条件下,对鱼糜及鱼糜大豆蛋白复合素材试样的凝胶特性——破断力值加以测定,进而考察不同加热方式下两种鱼糜的凝胶形成速度以及微波加热所需的活化能,并对试样能量吸收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鲢、狭鳕鱼糜微波加热凝胶形成速度比传统水浴加热高两个数量级,不同鱼种的鱼麋微波加热凝胶形成速度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2)微波加热下,欲达到相同的破断力值,鲢需要高于狭鳕1倍的活化能,两者对应的复合素材的活化能均小于相应的单一鱼糜试样。(3)与水浴加热相比,在能量吸收值相同的情况下,微波加热试样能达到更高凝胶破断力值。  相似文献   
907.
岳琪琪  刘文  韩千慧  龚恒  侯温甫  周敏  王宏勋 《水产学报》2020,44(12):2076-2086
为明晰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冷藏期间的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经微酸性氧化电解水和ε-聚赖氨酸两步法保鲜处理的冷鲜鲟鱼肉在冷藏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和滋味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能够对挥发性成分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贮藏后期保鲜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鲟鱼肉挥发性气味的数据集无重叠区域,差异明显。利用SPME-GC-MS定性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烃类和醇类等物质,其中己醛、庚醛、苯甲醛、辛醛、壬醛、癸醛和2,5-辛二酮、苯乙酮、3,5-辛二烯-2-酮为保鲜处理组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保鲜处理延缓了冷鲜鲟鱼肉腥味的产生以及鱼肉香味的下降。电子舌检测冷藏过程中鲟鱼肉的滋味物质时发现,保鲜处理组苦味、涩味、咸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样品贮藏6 d后,在苦味、涩味、咸味、鲜味方面均呈显著差异。保鲜处理起到了减缓冷藏期间冷鲜鲟鱼肉风味物质下降的作用,为保鲜处理在冷鲜鲟鱼肉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8.
茶汤沉淀机理的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影响茶乳酪形成的因素3.1 茶叶品种:茶叶按鲜叶、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红茶、青茶、绿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茶类。加工茶叶饮料常用的是红茶、绿茶和乌龙茶。不同的茶类,组成差异很大,产生茶乳酪的能力也不一样。Smith(1968)研究指出:不同品种的红茶,因其组成的差异,形成茶乳的能力不同,所形成茶乳的组成也有所不同[2]。3.2 萃取温度:茶汤萃取时萃取温度的高低影响茶叶溶出物含量的差异,会影响茶汤的澄清度及茶乳酪的生成量。RutterandStainsby(1975)探讨不同萃取温度对红…  相似文献   
909.
鱼和鱼副产品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主要的天然来源,它们在食品和制药业中非常重要。与冷萃取法、湿体研碎法或者酶萃取法等传统的鱼油萃取工艺相比较,采用二氧化碳在中等温和条件(25 MPa和313 K)下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可能对减少鱼油的氧化有益,尤其对于像鲑鱼油等富含ω-3的鱼油,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的类似于砷等一些杂质的鱼  相似文献   
910.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鉴定蒌蒿中的香气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莺  倪光远  陈清婵  孙智达  杨尔宁 《园艺学报》2009,36(11):1676-168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了蒌蒿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利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 - MS) , 鉴定了萎蒿中的香气化合物。共检出21个呈香化合物, 基于其嗅感强度, 反式- 2 - 己烯醛、水芹烯、顺式- 罗勒烯、3 - 崖柏酮、樟脑, 黄瓜醛、( - ) - 龙脑和( - ) - 乙酸龙脑酯被认定为形成蒌蒿香气的重要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