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90篇
农学   95篇
基础科学   93篇
  284篇
综合类   697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499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持和运动器官,通过运动可以发挥泵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牛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高产、稳产和利用年限,是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能否发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舍饲方式的迅速发展及奶牛单产水平的提升,蹄病对奶牛业的危害越来越大,是每个牧场管理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目前肢蹄病已在奶牛生产中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导致奶牛被迫淘汰的第3大疾病,如果牧场不在奶牛饲养管理上加以重视和预防,会使蹄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奶牛单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自然封育对毛竹Phllostachys edulis林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为评价不同类型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不同封育年限(10、20、30 a)和常规经营(对照)的毛竹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封育年限对毛竹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性能的影响。  结果  自然封育提高了毛竹林凋落物的持水能力,与对照相比,毛竹林凋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分别增加了85.7%~300.7%,92.0%~402.8%,87.7%~377.6%(P<0.05)。自然封育后毛竹林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增大(P<0.05),表层(0~30 cm)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毛竹林土壤非毛管持水量显著增加(P<0.05);自然封育20 a后表层(0~30 cm)土壤最大持水量比常规经营显著提高了18.1%~33.2%(P<0.05)。  结论  自然封育能显著提高凋落物的持水能力和表层土壤的持水效能,且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水源涵养功能增强。图4表4参25  相似文献   
33.
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60份典型茶园表层土壤(0~20 cm),测定了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分析了土壤类型、植茶年限和海拔对土壤硒及有效硒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0.22~2.20 mg·kg-1,均值为0.73 mg·kg-1,有86.67%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1);茶园土壤有效硒含量为5.21~448.86 μg·kg-1,均值为62.98 μg·kg-1;土壤硒活化率为1.10%~31.64%,均值为8.76%,硒有效程度较低。砂砾岩和凝灰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紫色砂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山地草甸土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最高,潮砂土和水稻土硒含量较低;成龄茶园和老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新垦茶园硒含量较低;中高海拔地区茶园土壤全硒及有效硒含量较高,低海拔地区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茶园土壤硒及有效性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pH对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红壤茶园和幼龄茶园有显著影响,有效磷对成龄茶园和中高海拔茶园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该区域茶园富硒土壤为发展天然富硒茶提供了物源保证,但硒有效程度不高,应针对不同类型茶园采取相应栽培措施(增施有机肥、改良剂和钙镁磷肥)来提高土壤有效硒。  相似文献   
34.
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设施蔬菜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以露地土壤为对照(CK),采集种植1 a(年)、3 a、5 a、7 a、9 a、11 a、13 a、15 a、17 a、20 a以及20 a以上的0~20 cm设施蔬菜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设施菜地种植年限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高,并与种植年限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K相比,种植13 a的蔬菜样地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地增加;连续种植20 a以上,设施蔬菜土壤含盐量比对照土壤显著地增加了486.49%。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都在种植年限为11~13 a时达到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脲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转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保持不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综上所述,种植年限不同的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呈现酸化趋势,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土传真菌病害潜在发生,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35.
研究种植于贵州省道真县洛龙镇海拔1 500 m的2、3、4年生洛党参叶和根的部分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叶部叶绿素a呈显著降低趋势;种植2、3、4年的洛党参根中可溶性多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没有显著差异;随种植年限增加,洛党参单株质量增加,木质部占比增加。木质化会影响洛党参口感,将洛党参作药食兼用植物在海拔1 500 m推广种植要慎重。  相似文献   
36.
37.
木本曼陀罗中莨菪碱和东莨菪碱有解痉、兴奋呼吸、抑制中枢等重要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年生和3年生红花、黄花木本曼陀罗不同组织部位中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含量。结果表明,1年生和3年生红花木本曼陀罗中莨菪碱含量最高部位均为根部,分别为0.066%和0.117%,东莨菪碱含量最高部位分别为当年生绿茎(0.071%)和根部(0.075%);1年生和3年生黄花木本曼陀罗中莨菪碱含量最高部位分别为嫩叶(0.156%)和根(0.039%),东莨菪碱含量最高部位也分别为嫩叶(0.287%)和根(0.215%)。  相似文献   
38.
【目的】泡核桃林的土壤质地是决定核桃产量的重要因素。开展喀斯特地区泡核桃林土壤肥力状况及微生物群体功能年际变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指导泡核桃科学高效地生产,而且能为该地区的石漠化治理、土地修复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喀斯特地区不同种植年限(4、5、6、7 年)泡核桃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无机氮(硝态氮、铵态氮)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泡核桃种植 5、6 年后,土壤酶活性普遍高于种植 4、7 年。(2)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微生物量碳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而微生物量氮逐渐增加,且种植 5、6、7 年后差异不显著;泡核桃种植 4 年后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年限。(3)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铵态氮含量呈波动式变化,硝态氮先增后减,且种植 6 年后的硝态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年限处理。(4)酶活性、微生物量和无机氮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0~10、10~20、20~30 cm)的增加而降低,显示出明显的“表聚现象”。(5)酶活性、微生物量和无机氮含量三者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总体来看,泡核桃林的建立有利于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发育。在泡核桃种植 7 年后,应注重水肥管理以提升泡核桃果实的质量,同时为该区的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烤烟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化感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湖北典型的植烟黄棕壤为例,采用甲醇提取–乙酸乙酯3次萃取-GC-MS检测方法,分析其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结果共检测出化感物质5类13种,其中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醛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等在以往植烟土壤研究中未见报道;化感物质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与...  相似文献   
40.
为探明牧草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应,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以未开垦的土壤为对照(CK),开展了种植苜蓿3 a(T3)、5 a(T5)、8 a(T8)4种种植年限对盐碱土壤含水量、密度、非毛管孔隙度、pH、全盐含量、碱化度、有机质的影响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未开垦的土地(CK)相比:种植8 a的苜蓿地0~20、20~40、40~60 cm含水量分别提高了152.09%、141.13%和122.61%;密度分别降低了23.23%、23.44%、19.91%;pH分别降低了4.51%、8.69%、8.71%;全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8.87%、33.55%、27.35%;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29.37%、55.45%、69.38%。种植5 a的苜蓿田在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较未开垦的土地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67.78%、35.75%、46.67%,但与T8差异不显著。T8土壤碱化度较CK显著降低44.83%。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种植年限对盐碱土的综合改良效应为T8>T5>T3>CK。可见,种植苜蓿能有效改良盐碱地,且种植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