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0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0篇 |
农学 | 96篇 |
基础科学 | 93篇 |
286篇 | |
综合类 | 703篇 |
农作物 | 48篇 |
水产渔业 | 14篇 |
畜牧兽医 | 505篇 |
园艺 | 119篇 |
植物保护 | 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155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39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116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31.
<正>我国母猪的生产性能低下一直是国人探讨的话题,国外每头母猪的年平均产仔数达25头以上,而国内的母猪年平均的产仔不到16头。由于母猪生产性能偏低导致我国母猪数量比正常存栏高出几千万头。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也就成为提高整个养猪行业经济效能的重要环节。如果把一个猪场看成是一个有机体,那么这个机体最重要的器官莫过于心脏,一个猪场的心脏部位就是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联着猪场的成与败。因 相似文献
132.
以生长2、3、4、5、7年紫花苜蓿为试验对象,对紫花苜蓿钾的吸收、积累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全株钾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先降后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紫花苜蓿各器官的钾含量总体上表现为生殖器官茎叶,叶中钾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先降后升,茎中钾含量则持续降低;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植株体内钾积累速率的峰值均出现在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植株体内钾的积累量总体上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叶中钾的分配比例不断下降,生殖器官中钾的分配比例持续上升,茎中钾的分配比例呈波动变化,成熟期茎、叶、生殖器官钾的积累量比例接近6∶1∶3。 相似文献
133.
从多年的生产实践认识到,只有提高母猪的生产力,才能为以后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打好基础。制约母猪生产力的因素很多,关键控制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母猪群体年龄结构总体目标:保持合理的母猪群体年龄结构。存在问题:有的猪场母猪利用年限过 相似文献
134.
垦殖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三角洲新生盐碱地为例,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选取未利用的盐碱地对照(CK)和平均开垦年限分别为小于5 a、10~15 a、20~25 a、30~35 a、50~60 a的小麦/玉米连作土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对1 m深土壤碳(有机碳、无机碳、全碳)、氮(全氮、碱解氮)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垦殖年限下土壤碳氮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垦殖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较未垦殖盐碱地均表现为显著提高(p0.05);盐碱地垦殖显著增加了0~40 cm土壤的碳储量,且随垦殖年限增加而增加;40~10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无趋势性变化规律;土壤全氮、全碳、无机碳变化与有机碳变化表现出相似规律;垦殖30 a后土壤碳氮养分基本稳定,表层(0~40 cm)含量高于底层(40~100 cm)含量;垦殖年限主要影响0~30 cm土壤碱解氮含量;无机碳作为组成全碳的主要成分,极易受灌溉和地下水的影响。垦殖虽然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但垦殖后碳氮比(C/N)呈降低趋势,约30 a后基本稳定,不同垦殖年限C/N平均为9.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研究区土壤碳氮养分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35.
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栽培草地草产量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田间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007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以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和6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草产量逐渐降低,以2年生苜蓿最高,且与6年生苜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全磷含量随种植年限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速效钾、全钾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各种养分含量在040 cm土层内有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405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3040 cm土层。 相似文献
136.
137.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魔芋已成为巫山县的1种主要经济作物.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流行越来越严重,导致最后种植面积锐减.在20世纪90年代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到了1 456.2 hm2,在病害的肆虐下,2004年现实际仅剩下860.1 hm2,产量7 664.08 t.通常种植1 hm2魔芋要投入1.4万元左右,如果软腐病爆发则血本无归.目前生产上既未培育出抗病品种,也无防治该病的特效药剂,严重制约着魔芋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8.
对生长衰弱、产量低下的板栗树实施不同程度回缩后的丰产延续年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自回缩开始至试验结束的13年,小、中、大等3种回缩量的每年株产均显著高于对照树.小回缩树产量上升快,第5年达最高;中回缩树第8年产量达最高;大回缩树产量自回缩后第6年开始超过小、中回缩,至第11年达最高;小、中、大3种回缩树的单株产量分别从回缩第5年、第8年和第11年后逐年下降,即小、中回缩产量上升快;大回缩产量上升较慢,但丰产年限较持久.回缩前后培养保留部分内膛枝条,以及回缩后头几年对内膛旺梢视长势进行一至多次摘心,增加枝量,对迅速提高回缩后的早期产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9.
为深入了解不同生长年限桔梗根部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以1年及3年生紫花桔梗根部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共获取41.84 G clean base,拼接后获得54 425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1 352 bp。筛选得到3 700个DEGs,其中2 514个在3年生样本中上调表达,1 186个下调表达。3 700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富集到2 975个GO项,52项显著富集。52项显著富集中,分子功能28项,生物学过程21项,细胞组分3项。KEGG富集表明,上调DEGs显著富集到植物病原体互作、淀粉蔗糖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下调DEGs显著富集到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作用、玉米素生物合成途径。同时对各个途径中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的差异相关蛋白、转录因子及关键酶基因进行挖掘。荧光定量PCR的表达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的一致性说明转录组测序数据可靠。该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生长年限桔梗根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有助于理解不同生长年限桔梗产量、结实率及植株抗病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后期开展桔梗分子育种、生长发育及相关功能基因解析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40.
杉木“过渡法”造林是在两年中用两次移栽完成造林.第一年将一年生苗密集移栽在占造林地3%的面积上.第二年把密集移栽的杉苗带土分散移栽在整个造林地上.此法有利于集约经营、营造针阔混交林、减少抚育年限,补苗可常年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