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2篇
  88篇
综合类   29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51.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塘堰湿地底泥氮磷的释放情况,为稻田排水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湿地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省漳河灌区两处理化性质较接近的典型塘堰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柱形管槽静态模拟不同水深处理下底泥氮磷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结果]水流扰动会加速底泥中磷的释放.不稳定的水—泥环境以及溶解氧含量会影响微生物生长及硝化/反硝化作用的进行,良好的好氧—厌氧根区环境对于保持湿地的净化能力非常重要.不同的水质指标的净化,其适宜的湿地水深是不同的,底泥在25、45cm水深条件下,分别对上覆水中总氮、总磷浓度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结论]应根据不同的湿地、水质以及净化需求,确定最优的水稻灌区塘堰湿地水深,当底泥中营养物质富集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形成二次污染,周期性的疏浚对于保证湿地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52.
一、河蟹养殖 1.抓紧做好河蟹池塘的排水工作,争取有充裕的晒塘时间,利用空气中氧气直接氧化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物,为前期水草生长和水质调节提供良好的养分,减少后期底泥的耗氧。连续养殖3年以上塘口,清除过多淤泥,留10~15厘米厚的底泥。  相似文献   
453.
《森林与人类》2005,25(6):74-75
轻轻地,底泥被涂抹到了我饱经沧桑的脸上:清爽而细腻,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丝沙子磨脸的感觉,非常柔和舒适。用清水洗完后,再一摸自己的脸,多少年来没有过的爽滑滑落了我的手掌,脸皮紧绷收缩,本来挺黑的一张脸也开始变白。  相似文献   
454.
为了评估成潮对重污染河涌底泥重金属释放的影响,研究了底泥中的重金属在不同稀释倍数的人工海水中的释放,比较了海水中的主要离子对重金属释放的作用,并用BCR连续提取法比较了人工海水处理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底泥中重金属释放量随人工海水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由于盐度的增加,Cu、Zn和Ni的释放量分别可增加1.5倍、0.88倍和1.1倍.与Na+相比,Mg2+具有很强的促进底泥重金属释放的能力.SO42-比Cl-稍强.经人工海水处理,重金属的弱酸提取态大部分转化为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残渣态变化较少.  相似文献   
455.
用不同浓度的木素磺酸钙和硝酸为提取剂,采用单一、复合、顺序提取的方法处理受重金属污染的河涌底泥,比较不同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木素磺酸钙单一处理底泥,重金属的去除率较低,而用硝酸单一处理则较高.在硝酸浓度为0.1 mol/L时,Cr,Cu,Ni,Zn的去除率分别为15.9%,60.8%,73.4%,75.8%.用木素磺酸钙和硝酸复合处理底泥,重金属去除率与硝酸单一处理时相近.顺序处理中,先用木素磺酸钙后用硝酸提取,木素磺酸钙对后一步硝酸提取重金属有阻碍作用,两步总去除率比硝酸单一处理低;若先用硝酸后用木素磺酸钙提取,硝酸对后一步木素磺酸钙提取重金属有促进作用,Cr,Cu,Ni,Zn的两步总去除率分别可达到29.8%,83.1%,98.5%,100%.  相似文献   
456.
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磁性铁锆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再通过底泥培养实验考察磁性铁锆改性沸石覆盖对河道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磁性铁锆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能力良好。无论是在自然状态下,还是在缺氧控制状态下,河道底泥均向上覆水体中释放出一定数量的溶解性活性磷(SRP),而磁性铁锆改性沸石覆盖可以有效控制河道底泥中磷的释放,使得上覆水体中SRP浓度处于非常低的水平(0. 007~0. 031 mg/L)。当覆盖层受到破坏并使覆盖材料与表层底泥混合之后,磁性铁锆改性沸石仍然可以极大地降低上覆水体中SRP浓度,并且使底泥中潜在可移动态磷向较为稳定和非常稳定的磷形态转变,以及促使底泥中生物可利用性磷向非生物可利用性磷转变,使得底泥中磷发生释放的风险降低。以上结果初步表明,磁性铁锆改性沸石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用于控制河道底泥中磷释放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457.
农村门塘在村民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门塘水环境的优劣对村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对夏季鄱阳湖平原区4县23个村农村门塘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区农村夏季门塘污染物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养殖场污水,门塘水多为劣Ⅴ类水,总氮是主要污染物,大部分门塘无活水流入,并且多年未进行水环境整治;约90%的门塘总氮和总磷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水体为富营养型;门塘底泥呈现有机污染状态,大部分底泥呈现有机氮污染,少数底泥为有机磷污染;浮游藻类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为中度污染至重度污染;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对水体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为富营养型。此次调查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农村水环境治理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58.
在水产养殖业中,抗菌药物作为防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和生长促进剂被大量的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抗菌药物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利用固相萃取和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调查6种磺胺类、4种四环素类和6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湖州地区典型水产养殖池塘中的含量水平,揭示其在湖州地区典型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污染现状与分布特征。在养殖水、底泥中分别检测到9、13种抗菌药物,平均浓度在0.1~428.8、10.0~3 681.6 ng/kg之间,其中养殖水中以磺胺类为主,底泥中以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抗菌药物在底泥和水中的分布可采用底泥-水分配系数(K_d)来解释分析。在不同养殖模式下,抗菌药物的污染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459.
以杭州市典型农区为例,从反硝化潜力和磷吸持指数两方面评估了农区沟渠底泥对排水中氮、磷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反硝化潜力和磷吸持指数均以水网平原和河谷平原沟渠底泥较高,滨海平原沟渠底泥较低。统计分析表明,底泥反硝化强度主要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细菌数量、黏粒含量呈正比,而磷吸持指数主要与黏粒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60.
联合消解测定海水底泥中全氮、全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硫酸-过氧化氢联合消解,分别使用自动定氮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海水底泥中全氮、全磷的含量,建立了一种海水底泥中全氮、全磷的测定方法。并对硫酸和过氧化氢的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用量对结果无明显影响,而过氧化氢有显著影响,加入8mL硫酸和1mL过氧化氢较为适宜。同时进行了方法学试验,其中全氮及全磷的重复性(RSD)分别为2.54%~5.06%和4.87%~8.99%;回收率分别为95.7%~98.4%和96.3%~100.5%。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简便快捷,适合于大批量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