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29篇
综合类   8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明确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特征,是合理利用AMF改善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提升造林效益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和碎屑岩区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耕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区域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探讨其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结果表明:球囊霉属(Glomus)为研究区主要优势属,其相对丰度为58.50%~89.37%。AMF群落对人工造林的响应在不同岩性条件下存在差异:在石灰岩区,人工造林显著增加了AMF香农多样性指数;在碎屑岩区,人工造林显著增加了球囊霉属相对丰度,却降低了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和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的相对丰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pH和速效磷是影响AMF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岩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间接作用于AMF群落变化(p < 0.05);而人工造林则通过改变土壤养分(特别是速效磷)对AMF群落起到直接或间接作用(p < 0.05)。可见,人工造林对土壤AMF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4种典型岩性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毛乌素沙地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不同,制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案,利用JW-Ⅲ型热流计测定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导热系数,利用Campbell模型和赵贵章模型分析了毛乌素沙地典型岩性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其拟合误差。【结果】毛乌素沙地4种典型岩性中砂质壤土和风化砂岩的导热系数-含水率变化曲线呈线性,而风积沙和莎拉乌苏组的导热系数-含水率变化曲线基本呈非线性。Campbell模型对各种岩性导热系数曲线的拟合均呈线性,而用赵贵章模型可很好地反映参数的变化特征。赵贵章模型拟合的不同岩性导热系数-含水率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而均方根差均小于0.005。【结论】利用赵贵章等提出的导热系数和含水率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参数的变化特征,可见该模型的拟合精度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3.
大南洼陷在构造上属于伊通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是新生代的断陷盆地,主要圈闭类型有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研究区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特殊岩性地质体多集中于边界断层附近,反射特征较为复杂。首先以层序地层学理论、断陷盆地沉积模式为指导,通过对全区各井多种岩性的波阻抗进行统计与比较,主要利用地震反演和相面法识别与解释特殊岩性地质体;再在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对大南洼陷整体开展储层、油气成藏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确立有利区带,优选钻探目标,提供钻探靶位。  相似文献   
74.
为准确反映和评价石料路用性能的优劣,从当前公路实践中出现的几种误区出发,分析了料场选择的关键环节.将 XRD技术应用到筑路材料的岩性识别,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认为不能片面追求石料单项指标,应遵循高品质优先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运用 XRD技术有助于提高岩性识别的准确性和料场选择的工作效率;材料路用性能最终体现在各种试验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当石料不满足某项要求时,可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避免或降低不利影响.可为公路建设选择优质筑路材料,以及为类似条件下公路料场勘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5.
张丽  雷玉平  郑力  付玉芹 《土壤通报》2006,37(5):847-851
探索将厚包气带直压式测量土壤电导率(EC)用于绘制土壤岩性剖面的方法。研究区位于太行山山前平原,由于浅层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该区已经形成了厚包气带。我们利用Geoprobe(r)直压式钻机和温纳排列(W enner Array)电极组测得EC剖面并钻取相应的土样。土样分析结果显示,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受岩性控制。由于研究区土壤为非盐渍土,因此土壤岩性是EC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土壤EC的空间变化也能表达岩性的分布。比较土样颗粒组成和EC值发现,EC值与土壤砂粒含量成负相关,与土壤粘粒含量成正相关。当土壤中砂粒含量由12%增加到100%时,EC由100 mS m-1减少到20 mS m-1;而粘粒含量由3%增加到26%时,EC由30 mS m-1增加到100 mS m-1。研究结果表明,厚包气带直压式测量EC资料可以推断土壤岩性。  相似文献   
76.
陈伟 《山东饲料》2013,(15):324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15°49′~116°46′、北纬28°24′~29°46′之间,湖区容积约300亿立方米。鄱阳湖两岸堆积的河湖相沉积石英砂,储量巨大,是铸造型砂和制造玻璃的优质原料,其品质位居南方各砂矿之首。本文对都昌县多宝乡境内的型砂矿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区内的砂矿床的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77.
0.基本概况河74断块区位于现河庄油田东北部,构造上为东西和南北两条断层所夹持的反向屋脊式断块,为中高压、中孔、低渗、低饱和、稀油岩性油藏。历经天然能量开采、注水开发、滚动扩边。到2011年12月,油井开井29口,日液水平221t/d,日油水平76t/d,综合含水65.6%,水井总井19口,开井15口,日注水平428m3,注采比2.03,平均动液面1587m。单元开发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78.
以渤中凹陷西次洼427地区西部陡坡带为主,开展了石南陡坡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体系研究和岩性圈闭识别研究。研究发现,渤中凹陷西次洼427地区西部陡坡带东营组发育3个4~5级基准面旋回,基准面旋回控制砂体发育,地震相、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均表明,基准面上升旋回的下部是砂体发育的有利位置,砂体富集,每期砂体向西尖灭,形成岩性侧向尖灭型岩性圈闭,且每期旋回形成的岩性圈闭叠合性好。该岩性圈闭通过勘探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对渤海海域其他类似地区的岩性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9.
I.  Mohd Hasmadi  K.  Norizah  M.  S.  Alias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0,(4):77-82
Lowland tropical forest in Peninsular Malaysia consist a valuable dipterocarp timber species. In fact, dipterocarp tree species growth well when the ecology is maintained and their growth are dependent on the micro climate and also affected by lithology type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and map tree species dominancy by lithology types at Hulu Sedili Forest Reserve (HSFR)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ique. Different lithology type maps were derived namely Igneous, Sedimentary and Limestone. Through GIS operations tree species data collected from pre-felling inventory and ground survey were overlaid with lithology features. Results showed that at Sedimentary and Igneous types, the presence of dipterocarpaceae family is only 3.09%, and non-dipterocarpaceae family was 96.91%. Syzygium spp. (19.83%) was the most abundance in Igneous and Sedimentary. Meanwhile, Elateriospermum tapos (9.92%) and Lauraceae's family (7.22%)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dominant species in Sedimentary types, Macaranga spp. (11.21%) and Elateriospermum tapos (11.02%) in igneous types. However, a Limestone type was discarded from analysis due to unavailable pre-felling data. Thu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variation in species dominancy of different lithology types. On the other hand, GIS demonstrated its capability as a useful tool in identifying and maps the location of trees species based on lithology types.  相似文献   
80.
干旱区农田不同类型土壤盐碱化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晰西北干旱区平原农田典型土壤发生盐碱化的规律,2014年在新疆代表性平原农场采集砾砂、粉土/粉砂、粉土/粉细砂、粉土和亚黏土5类主要土壤进行试验,分析其岩性组成、毛细管作用及土壤表层积盐之间的内在关系,寻求3者相互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土壤中粗颗粒含量越大,早期毛细管现象越明显,土壤表面积盐越多。细颗粒含量越多,早期毛细管作不明显,地表积盐量较少但持续时间较长,最终积盐量大于粗颗粒土壤。5类土壤在盐碱化发生早期(12 d左右)毛细现象最为突出,尤其1~4 d内地表的积盐大,速度最快。粗颗粒的砂性土发生盐碱化时,表面容易形成3~4 mm厚盐痂,阻止了地表盐碱化的发展。当土壤中粉粒和黏粒较多时,地表积盐主要以晶体形式出现。土壤的颗粒级配较好、压实度较大时,土壤表面的积盐量就较少。研究成果可为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壤盐碱化治理方法、治理时段的选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