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357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249篇
  316篇
综合类   3829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288篇
畜牧兽医   738篇
园艺   447篇
植物保护   2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951.
以甘肃省舟曲县磨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路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不同类型泥石流沟,针对不同松散岩土体及其立地特点开展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生态修复植物选择原则,并研究筛选出21种适宜泥石流生态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952.
为宁夏引黄灌区水稻钾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2013~2014年以"节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K2O量(0、30、60、90、120 kg/hm2)对水稻产量、成熟期钾素分配比例、钾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以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产钾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显著提高水稻实粒产量和秸秆产量,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0.0%、16.9%和19.0%、8.3%,降低空秕粒产量15.9%、34.7%。钾肥用量和水稻籽粒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两年中最高产量施钾量分别为129.6、122.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钾量分别为110.7、111.4 kg/hm2。成熟期水稻秸秆钾素分配比例占80%以上,其次为实粒13.2%~15.5%、14.0%~17.6%,空秕粒低于3%。实粒钾素累积量两年趋势相似,K120处理累积量最高,较对照提高13.9%、50%。空秕粒钾素累积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较对照均有显著差异。水稻地上部钾素累积量两年均以K90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22.5%、20.2%。水稻钾肥利用效率范围为28.6%~46.0%,16.6%~46.3%,两年均为K90处理最高。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施用钾肥各处理土壤钾素均表现为匮缺,其中120 kg/hm2施钾处理土壤亏缺量最低,较对照分别降低42.7%、39.5%。生产中实施秸秆还田后对土壤的钾素补充范围分别为160.2~203.1、173.4~205.7 kg/hm2,实施秸秆还田后施钾量高于60 kg/hm2以上可以维持钾素平衡。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及维持土壤钾素平衡等因素,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施钾量在110.7~129.6 kg/hm2范围内为宜。  相似文献   
953.
自1999年以来,科研人员在东亚南部地区陆续发现了10个新睑虎属物种。继海南林业局动物研究人员2018年在海南喀斯特地貌区发现周氏睑虎后,今年3月,当研究人员又一次深入海南省中西部山地林区寻觅其他两栖爬行动物(如乐东蟾赊、海南华珊瑚蛇、棘胸蛙等)时,发现了新种睑虎——中华睑虎(Goniurosaurus Sinensis)。自此,脸虎属多了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954.
【目的】研究宁夏枸杞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为探究枸杞及其他木本经济林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优质高效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杞1号’扦插苗为材料,采用开顶气室(open-top chamber,OTC)及自动监控系统模拟控制CO2浓度,测定宁夏枸杞在升高CO2浓度环境下植株营养生长指标与果实糖分含量、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1) CO2浓度升高,促进宁夏枸杞植株生长发育,苗高增长量较对照分别高11.67%和18.65%,地径分别高55.09%和62.58%,新梢加长和加粗生长均呈增加趋势。2) 2种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宁夏枸杞果实横径较对照分别增加4.56%和7.71%,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5.05%和34.53%,果实更加饱满。3) 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夏果(处理90天左右)果实中果糖含量较对照略高,秋果(处理120天后)含量比对照分别低1.39%和3.98%。试验处理期间,果实中葡萄糖和总糖含量均低于对照,且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处理下降最为明显。夏果果实蔗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秋果在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下较对照略高。4)果实中枸杞多糖含量低于对照,黄酮含量在秋果期比对照分别低16.62%和18.35%,且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处理对果实活性物质含量影响较大。5) CO2浓度升高增加了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夏果蔗糖磷酸合成酶较对照明显增加,但秋果酶活性低于对照;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与合成方向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夏果均高于对照,秋果酶活性低于对照,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处理下差异极显著。【结论】长期高CO2浓度处理促进宁夏枸杞植株营养生长,果实单果质量与纵横径增大,有利于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果实中糖分含量和枸杞多糖、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明显降低,相关酶活性发生变化,影响果实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55.
陕北黄土丘陵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对延安中尺度生态建设试验示范区(简称延安试区)近30 a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做出初步的分析,利用1975,1986,1997和2003年延安试区的遥感影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得到延安试区的土地利用图.然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得到的土地利用图进行分析,得出近30 a延安试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化方向、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近30 a问,耕地面积的总趋势是减少,草地面积不断减少,而林地和居民地面积都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居民地和林地的年变化速率一直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向林地变化;林地的变化区域主要在南部林区,耕地和草地的变化在整个研究区域均有发生,居民地和水体的变化主要分布在沟道和河道两岸.  相似文献   
956.
宁夏盐池平沙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季节动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盐池沙地主要植物群落,并测定了4-10月各主要植物群落样地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根层以下为不透水层的平沙地,各样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由小到大依次为: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4.91%)<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群落(7.42%)<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群落(10.36%)<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12.55%)<裸地(16.27%);同一植物群落(包括裸地)的土壤含水量在各个季节也不相同.在进行沙地植被建设时,适宜采用柠条和黑沙蒿,并注意控制其合理密度及配置比例,以期达到长期稳定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57.
研究了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区27户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1)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养分;(2)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可以提高果园地优果率和商品果率,降低畸形果率和病虫害发生次数;(3)增加了沼气这种可再生能源,减少了石化燃料的需求,保护了环境;(4)该经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村的收入,提高了果园的经济生产力.因此,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58.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发展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发展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赋值、数据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数设计、评价等级标准制定等诸多环节.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全面、协调、可持续3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发展评价的框架;采用频度统计法、相关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基本指标的筛选;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中的9/9-9/1标度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标准值法"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使不同地区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设计了评价指数群对区域发展进行多视角、多层次评价.同时,对宁夏1990年以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59.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选取宁夏20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低气温、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积温、无霜期、生长期降水量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宁夏各地明显升温,20世纪90年代和2001-2005年年平均气温平均升高了0.5℃和0.9℃,≥0℃积温平均增多了94.9℃·d和225 2℃·d;90年代以后无霜期平均延长了6.8d,作物生长期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平均减少了12.5mm;气温升高也使得冬小麦种植北界明显向北、海拔上界明显向高处扩展.  相似文献   
960.
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分析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不同改良措施下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88542"整地 播种综合评判值最高,达到5.918 8,改良效果最好,施肥和封育的综合评判值其次,带状翻耕 播种的综合评判值最低,仅为2.775 0,远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