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67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21.
对辽东桤木(Alnus tinctoria Sarg.)防火林带下草本可燃物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辽东桤木林带的防火性能,为林业生产中防火林带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依据.采取林下设立标准地定期抽样调查草本植物种类,天平称量法测定可燃物负荷量.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辽东桤木防火林带下草本植物种类和个体种群数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坡向对草本植物种类分布有影响,东坡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少于西坡,上腹坡位少于中腹、下腹;随林龄增长,林下的草本植物负荷量是逐渐下降,15年生辽东桤木林下载荷量最小(54g·m-2).  相似文献   
322.
为探讨气象因子和坡向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产脂量的影响,连续3 a测定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同一地块2个坡向100株思茅松1—12月份的产脂量。结合当地主要气象指标,分析各气象指标与思茅松产脂量之间的相关性,坡向对思茅松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洱地区降水较多、气温较高的6—9月份是思茅松产脂量较高时期。思茅松产脂量不仅受遗传因子控制,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因子和坡向也对其有显著影响。思茅松产脂量与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日较差、日照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思茅松阴坡的产脂量显著高于阳坡,产脂力弱的个体全年的任何时期产脂量均低于产脂力强的个体。因此,思茅松的产脂力主要受遗传因子控制,生态因子如降水、气温、光照、坡向等在一定程度影响思茅松的生长发育,综合影响思茅松的产脂力。  相似文献   
323.
研究目的:探究不同坡向对太子参地下部生长、光合生理、药用成分的影响。方法:4个不同坡向种植太子参,定期采样,测量其地下部性状;生长旺期监测其光合生理因子;倒苗后,商品分级,测其块根药用成分含量;最后进行方差分析。结果:ES环境有利于太子参地下部贮藏养料、吸收水分和膨大;有利于太子参药用成分的形成;是太子参光合生理的有利环境。结论:不同坡向太子参地下部生长、光合生理、药用成分具有差异。相比于其他3个坡向环境,ES环境有利于太子参地下部生长、进行光合作用和药用成分形成。  相似文献   
324.
系统了解和掌握林木生长规律,是科学合理经营森林的重要依据。该研究以承德平顶山林场山地人工中龄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阴坡和阳坡人工油松林样地调查资料,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不同坡向油松树高、胸径以及材积变化规律,以掌握树木个体生长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持续上升;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与平均生长量也较一致;处于阴坡的油松生长较阳坡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25.
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研究45年生闽楠人工林生长、干形形质与不同坡位、坡向及混交树种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闽楠生长、干形的影响显著,对枝下高和树干通直度影响很小。地处南坡的闽楠人工林其胸径生长量最大,且干形圆满。北坡土壤水湿条件有利于闽楠的树高生长,能促进闽楠自然整枝。在不同坡位中,下坡的闽楠胸径生长最快,分别为中坡和上坡的1.05倍和1.38倍,且干形通直圆满。除闽楠胸径和树干圆满度外,其它生长和形质性状皆存在极显著的坡向×坡位互作效应,说明人工造林时需综合考虑坡向和坡位。闽楠与杉木混交可明显促进闽楠的胸径和树高生长,且对冠幅、树干通直度和圆满度无明显不利影响,杉木可作为闽楠的优选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326.
坡向坡位对毛竹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坡向、坡位对毛竹Phyllostachy edulis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坡向、坡位对毛竹生物量、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坡位影响比坡向更显著。具体地,坡向对植被碳储量影响显著(P<0.05),对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较显著(P<0.10),坡位对植被碳储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显著(P<0.05),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②不同水平上的指标均值分析显示,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阳坡大于阴坡、中下坡大于上坡。其中阳坡下坡的林分密度(3 817株·hm-2)和林分生物量(48.705 t·hm-2)均值最大,阳坡中坡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22.500 g·kg-1),土壤碳储量(107.273 t·hm-2)和生态系统碳储量(156.111 t·hm-2)均值最大,平均胸径和土壤容重均值变化不明显;③在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组成方面,18个样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均值为(101.352 ± 14.980) t·hm-2(变异系数为14.78%),其中植被占20.24%,土壤占79.76%。图3表4参19  相似文献   
327.
鱼鳞坑是造林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整地方式。据调查,在目前的造林工程中通常选用的鱼鳞坑整地中主要采用的是平底垂壁式鱼鳞坑,出现的问题是坑底高低不平,坑易塌陷破损,打坑出土量大,有时栽植苗木过浅,以及打坑大小不一,密度不匀,坑口与坡向不垂直等不良现象,直接造成费工、费时、费水、费钱,导致大大降低鱼鳞坑应有的性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8.
茶中的氨基酸浸出量对茶汤的滋味及营养价值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根据报道,名贵优质绿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都较高。《名茶研究选集》,究其原因,名茶除了对制茶鲜叶要求较高外,其生长环境对鲜叶中积累较多的氨基酸也有一定的作用。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茶园的海拔高度和坡向都对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329.
从4个方面针对不同坡向对乔木树种的影响做出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330.
针对采用客土喷播人工土壤进行植被恢复的铁路边坡,对铁路边坡岩石创面人工土壤植被的盖度、高度、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坡向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边坡植被盖度在不同坡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坡下(87%)>坡上(31%)>坡中(19%).铁路边坡坡位对植被的盖度、高度、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影响,但对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Marg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铁路边坡坡向对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影响,表现为西坡>北坡>南坡>东坡,但对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lef丰富度指数以及植被的盖度、高度、平均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