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66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基于小班矢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实现坡向、坡度、海拔等地形因子科学、高效采集。  相似文献   
22.
南方红豆杉山地造林的坡向和苗木类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向是影响南方红豆杉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造林以选择阴坡或半阴坡为优,并且以2年生幼苗造林效果较好。此处,宿土苗春季造林成活率和秋季造林成活率都极显著高于裸根苗造林。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不同坡向、不同海拔梯度的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差异,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位于西天山支脉乌孙山南麓的昭苏县和乌孙山北麓的察布查尔县天然草地为对象,采用典型的样方调查法,分析不同坡向(南坡、北坡)和海拔梯度(1 600~3 000 m)的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研究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海拔和坡向上的分布规律。【结果】同一海拔梯度上,南坡植物物种数多于北坡;在不同坡向上,基本上南坡各海拔草地植物群落高度大于北坡,而密度和盖度小于北坡。南坡各多样性指数沿着海拔高度变化呈现出双峰格局;北坡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沿着海拔高度变化均呈现出波浪型变化趋势,Patrick指数则呈现出双峰格局。【结论】乌孙山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是由海拔和坡向为主的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土壤种子库直接参与地上植被自然更新,与地上植被关系紧密,研究分析海拔和坡向对陡坡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及其与地上植物群落的关系,为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文以伏牛山600、800和1 000 m不同海拔与坡向(阴坡和阳坡)的陡坡自然植物群落为对象,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土壤种子库采集、种子萌发试验等研究手段,综合分析了海拔与坡向对伏牛山自然陡坡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影响。  结果  (1)地上植物群落植物种共67种,壳斗科植物占优势。土壤种子库有62个物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占82.26%,远高于木本植物,其中菊科物种数最大,占整体24.19%,其次为禾本科和石竹科,分别都占9.68%。(2)土壤种子库密度在1 263 ~ 10 363 粒/m2之间,其中莎草科种子储量最高,其次为菊科和禾本科;土壤种子库具有一定的垂直结构,表现为上层(0 ~ 2 cm)和中层(2 ~ 5 cm)土壤种子库储量高于下层(5 ~ 10 cm)。(3)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P < 0.05)。土壤种子密度与海拔、坡向呈显著正相关(P < 0.05)。(4)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具有较大差异,共有种仅有17种,物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在0.08 ~ 0.21之间,其中草本层与土壤种子库具有较高的物种相似性,乔木层、灌木层结构对种子库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  伏牛山600 ~ 1 000 m自然陡坡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其中1 000 m阳坡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最高,具有较强的植被恢复潜力。   相似文献   
25.
研究高寒草甸微尺度海拔和坡向下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对于探讨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以东祁连山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7个海拔(2 800,3 000,3 200,3 400,3 600,3 800,4 000 m)和2个坡向(阴坡、阳坡)高寒草甸的土壤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拔和坡向的交互效应对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葡萄糖苷酶(BG)、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lnBG/ln (NAG+LAP)、lnBG/lnAP和ln (NAG+LAP)/lnAP有显著影响;LAP、AP、BG、POD、lnBG/ln (NAG+LAP)、lnBG/ln (NAG+LAP)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β—1,4—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PPO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同一海拔,阳坡土壤AP、BG、POD、PPO酶活性低于阴坡,阳坡土壤NAG酶活性高于阴坡,海拔3 800 m以下阳坡LAP酶活性低于阴坡,除海拔3 000 m和4 000 m外的其他海拔阳坡的土壤lnBG/ln (NAG+LAP)高于阴坡,海拔3 000~3 400 m的土壤lnBG/lnAP和海拔3 000~3 600 m的土壤ln (NAG+LAP)/lnAP在阳坡低于阴坡。相关分析发现,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不同程度受土壤C、N、P资源及土壤水分条件等的调控,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综上,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在微尺度海拔和坡向上具有差异性,且受土壤C、N、P资源及土壤水分条件的综合影响,以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6.
落叶松松塔多酚含量、抗氧化能力与生长坡向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与生长坡向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 同生长坡向条件下的落叶松松塔样本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随着生长坡向条件的不同,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 合物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差异变化不显著(P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总还原能力与多酚(R2 为0郾786)和原花青 素(R2 为0.899)含量的相关性较高,而清除1,1-二苯基鄄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与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的 相关性较弱;生长坡向的改变不会显著影响落叶松松塔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7.
借助RS和GIS技术获取研究区土壤侵蚀的相关影响因子,运用RUSLE土壤侵蚀模型,计算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进行侵蚀强度分级,并探讨不同坡度和坡向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173.755 t/(km2·a),年侵蚀总量约9.56×107t;约96%的区域为微度侵蚀;轻度以上侵蚀主要发生在西部和北部的低山丘陵区,侵蚀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3.32%,但泥沙流失量的比重为72.024%,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区域;随着坡度的增加,侵蚀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大而后又减小的趋势,8°~15°坡度带是土壤侵蚀状况的转折点;不同坡向条件下,土壤侵蚀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半阳坡、阳坡、阴坡和平地,半阳坡侵蚀面积约占总侵蚀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官司河流域内不同植被覆盖和不同坡位下0~40cm深度土壤有机碳(SOC)密度和碳储量。【方法】选取流域内5种典型植被类型上、中、下坡位的土壤,分别测定0~20cm、20~40cm深度SOC含量,并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量化其区域的SOC储量。【结果】植被类型、坡位和土层对小流域不同SOC含量有显著影响。SOC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针叶纯林、经济林的SOC含量与坡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1和-0.859),而林种结构复杂的针阔混交林和针针混交林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0~40cm SOC含量为:经济林(10.21g/kg)针叶纯林(9.21g/kg)针阔混交林(9.15g/kg)农耕地(8.97g/kg)针针混交林(7.21g/kg),整个流域0~40cm SOC储量为8.88×104 t。【结论】纯林(包括经济林、针叶纯林)相较混交林SOC含量较高;合理择伐,提高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有效措施;人为干扰是导致该流域天然次生林土壤SOC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人工林管理和天然次生林的保护,使其免受人为干扰是提高官司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9.
大兴安岭不同坡向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坡向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于气候变暖响应是否存在差别,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中部和南部采集不同坡向兴安落叶松年轮样品,建立年表。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南坡、南部地区南坡和北坡在近几十年里随着温度升高树木年轮宽度指数变化不大;中部地区北坡年轮宽度指数近几十年总体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是在不同时间段内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规律,1960—1980年树木年轮指数显著上升,年轮平均宽度指数增加3.57%,1980—2008年年轮宽度指数显著下降,年轮平均宽度指数减少0.89%。研究证实,大兴安岭中部地区南坡和北坡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规律存在差异,而大兴安岭南部地区南坡和北坡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3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调查毛竹在不同海拔、坡向和坡位的生长情况,共调查27个毛竹林标准地。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坡向和坡位对毛竹林的立竹株数、胸径和竹高均有显著影响。经营毛竹林宜选择A1 B3 C3组合(即低海拔、阴坡、下坡)为好。本文为毛竹造林时选择适生海拔、坡向和坡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