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7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89篇 |
农学 | 30篇 |
基础科学 | 100篇 |
347篇 | |
综合类 | 612篇 |
农作物 | 10篇 |
水产渔业 | 33篇 |
畜牧兽医 | 290篇 |
园艺 | 51篇 |
植物保护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在黄土地区,地貌因素是影响小流域土壤侵蚀最主要也是最复杂的因素之一.地貌是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的对象,同时也是侵蚀的产物.研究地貌因子并使其定量化,对于揭示土壤侵蚀规律、预测小流域侵蚀产沙趋势、确定防治方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地貌因子研究的回顾与分析1.1 坡度、坡长坡面是构成地貌形态的基本单元,对土壤侵蚀地貌因子的研究首先从坡度、坡长开始.1877年,德国土壤学家奥尔尼首次进行了坡度与侵蚀关系的研究.本世纪以来,美、苏、日、澳、加及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对土壤侵蚀的研究发展很快.自1917年米勒进行侵蚀小区研究开始,到1940年应用坡度一措施法方程估算土壤流失量,以后在美国出现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由坡面效应图显示坡度、坡长与侵蚀的关系,均显示出坡度、坡长对侵蚀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2.
93.
按照综合分布式概念性水文模型和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长处的建模思路,应用改进的格林-安普特下渗理论和地貌水文学的水滴运动理论,建立了一个具有物理基础的松散结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模型的产流方法融合了邓恩产流理论和霍顿超渗产流理论,考虑土壤水分剖面、土壤各向异性和地形坡度等对流域产流的影响;模型的汇流方法利用地貌水文学理论,寻求水文过程与流域地形地貌的相互作用及定量关系,以确定模型参数,其优势在于可以考虑净雨空间分布不均和流速空间分不均对流域汇流的影响问题。以湿润地区典型流域沿渡河为对象进行水文模拟应用研究,结果良好,说明模型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94.
95.
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处秦巴腹地,由于气候地貌独特,水量相对丰沛,有较为丰富的自然流水资源,大量的稻田可开展流水养鱼。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和稻田资源,推广稻田微流水养鱼新技术,笔者开展了稻田微流水高密度养鱼的试验。获得了生产鲜鱼2350.5kg/hm^2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3):46
土壤微形态学是利用显微技术研究土壤结构、发生学与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近年来,土壤微形态研究成功的应用了电子扫描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激光共焦显微镜,核磁共振成象技术和X光--同步加速器计算机显微图象技术等显微观测与探测技术,并在第四纪地质、石油、考古、工矿、土建、气溶胶和生态等方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7.
98.
实验地貌的动态观测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地貌的动态观测对于研究沟坡的侵蚀过程和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实验地貌动态观测装置——MX - 2010 -G型地貌仪的基础上,采用传统钢尺+水准仪观测方法以及地貌仪测量方法,测量同一坡体的体积,以率定地貌仪的观测精度.结果表明:对于5组不同坡度、体积约为2.4万cm3的沟坡模型,地貌仪测量的体积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其中绝对值最大相对误差为9.0%,绝对值最小误差为-0.4%;对于120 cm×140 cm范围内的坡面,10个检查点空间坐标在x、y、z 3个方向上的均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99、0.84和0.42 cm;在6个断面测点系列高程值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6与相关系数R2值均接近于1.结果表明,该地貌仪能够对沟坡微地貌的变化过程进行精确的观测. 相似文献
99.
长期以来,地质信息的模拟与表达采用的都是剖面图和平面图,这种表现形式的实质就是将三维空间当中的地层、地貌和构造以及一些其它的地质现象反映到某一个平面上进行表达。虽然该方法也能够获得一定的信息,但是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即空间信息的损失与失真和制图过程的繁杂。而三维地质模型的提出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其利用计算机与可视化技术,能够直接从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表达地质体及地质环境。基于此点,本文首先对三维地质建模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地质开发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