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2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林业   709篇
农学   191篇
基础科学   312篇
  428篇
综合类   2329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184篇
畜牧兽医   677篇
园艺   426篇
植物保护   198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西红柿又名番茄、洋柿子,是全世界栽培最为广泛的果菜之一,我国南北均有种植,露地、设施均有。东海县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多种蔬菜作物生长,是江苏省设施蔬菜的优势产区。东海西红柿肉质面沙、酸甜多汁,畅销国内外。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第128号公告中"东海西红柿"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相似文献   
102.
湖北省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03.
为真实反映旅行者行为,优化自然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管理,以“两步路”中的旅行者活动标记点作为数据源,根据标记点集中程度界定的自然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借助GIS时空分析工具及地理探测器分析,总结旅行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自然环境因子、人文社会因子作为驱动指标,探究旅行者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旅行者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形成了27个旅行者活动热区。(2)旅行者年际分布处于集聚状态,最近邻指数呈现“U”型曲线形式,空间分布均比较集中,但热点区域年际变化明显,“单核心”集聚到“平行多核心”再到“双核心”“单核心”,说明该旅游目的地内部竞争格局处在变动中。(3)夏、秋2个季节旅行者活动集聚,旅行活动热区比较集中,但不同季节旅行者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4)景点、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是旅行者活动空间分异性的决定因素,其中景点是主导因素。综上所述,以旅行者标记点为主的时空大数据能更细致的刻画自然旅游地的旅游者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4.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内乡村民宿呈现蓬勃发展状态。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以去哪儿平台乡村民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江西省乡村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江西省乡村民宿呈聚集分布特点;2、江西省乡村民宿呈多核心点状分布,单核心聚集收拢,东北至西南递减的分布格局;3、基于对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和旅游因素4个方面13个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3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0.9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0.89)、常住人口数量(0.8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78)、城镇化率(0.77)q值排列前五,为影响力最高的五个因子。  相似文献   
105.
以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研究松材线虫病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地形、河流和人类活动等因子间的关系,并利用基于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模型筛选出对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异影响最大的因子。结果表明:2022年休宁县松材线虫病的重灾区和中灾区主要集中在东临溪镇、榆村乡、山斗乡和海阳镇,部分中灾区分布于万安镇、商山镇、五城镇和源芳乡;休宁县松材线虫病主要分布在高程600 m以下、坡度5°~35°、距河流800 m以内、人类活动强度低的区域,疫情分布与坡向间的关系不明显;高程对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高,是影响休宁县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异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6.
1高海拔地区蔬菜的生产条件与特点高海拔地区蔬菜又称高山反季节蔬菜,是近年来利用高山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在夏秋季节种植、收获上市的,弥补城郊夏秋蔬菜品种空缺的一种调节种植方式。根据长阳县火烧坪乡为中心高山蔬菜基地十几年来发展、探索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实践,高山反  相似文献   
107.
郑昇阳 《河北渔业》2006,(10):34-37
海蜇人工养殖,由于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快速发展.人工养殖的品种以棉蜇为主.棉蜇是闽、浙自然海域的常见种,因此,从理论上讲,作为棉蜇的天然主产地的福建、浙江沿海应该具有生态地理优势来开展该品种的生产养殖.  相似文献   
108.
新疆是我国番茄制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基于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县域480份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DEA-BCC模型,测算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县域的生产效率,分析加工番茄主产县域的生产要素冗余率,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影响加工番茄生产效率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县域的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生产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水平;其次,加工番茄主产县域的生产要素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种植面积和农业机械投入冗余属于资源利用强度不足型,劳动力、化肥及农药投入冗余属于要素投入过度型;家庭纯收入、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种植时间和种植面积是生产效率出现县域差异的主要因子,解释力度介于61.4%~65.2%,且因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力均高于单独作用的影响力,表明促进县域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发挥主产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番茄种植户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9.
李辉 《乡村科技》2020,(6):16-18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需要重视其发展。本文从研究信阳毛尖地理标志产业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信阳毛尖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包括品牌使用混乱、产业链条分散、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进一步探究其发展障碍的成因,如部门监管不力、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人才技术缺乏等。同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大监管力度,肃清地理标志使用;培育龙头企业,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资金、技术投入,提升现代化水平等一系列策略,进一步促进信阳毛尖地理标志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0.
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尺度的合理确定是景观格局和生态研究过程的关键。研究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计算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以2017年安徽省宿松县的景观分布图为数据源,从类型和景观水平分析了各个景观指数在20~5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并选取适宜的粒度范围;通过拟合函数揭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大的变化特征;结合景观面积损失精度评价模型确定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最适宜空间粒度值。  结果  景观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粒度效应性,其中大部分景观指数的可预测性强,但景观总面积、平均面积分维数、平均形状指数、Simpson多样性、Simpson均匀度指数对空间粒度响应不敏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曲线可分为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无变化、复杂变化4种类型;景观指数的拐点主要集中在70和200 m;在景观水平下景观指数粒度效应曲线拟合后的函数主要为幂函数,且拟合程度高。  结论  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适宜粒度为100~110 m,最佳粒度为100 m。图3表1参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