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70篇
  221篇
综合类   656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砒砂岩地区沙棘根系改良土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砒砂岩区林龄为2a-8a的沙棘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沙棘群落根系改良土壤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群落的根系可快速增加土体中〉0.01mm微团粒的数量,并使土壤容重有所降低;同时明显地提高土壤中有机质、N、P、K等化学元素的含量,从而协调供应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提高,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及结构;有效的改善了砒砂岩区的生态环境和减少了砒砂岩区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2.
以塔城盆地北区地下水一级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地下水流路径,确定参与水文地球化学反应的潜在矿物相及反应方向,评估地下水蒸发浓缩程度,基于此采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水流路径上产生的水岩作用,从而揭示该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结果表明:水岩作用对潜水水化学演化起到主控作用,蒸发作用对水化学组分的贡献量有限;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的径流路径上,地下水系统中主要发生,石膏、石盐、白云石溶解和Na+-Ca2+之间的正向阳离子交换,并发生少量的斜长石不全等溶解和方解石沉淀;研究区内西区地下水流动子系统的径流条件比东区地下水流动子系统较好,地下水更新速率较快,使水岩作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贡献量较小,而且在西区地下水子系统基本不发生盐岩溶解作用,这使其水质相比东区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盆地地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李娟  庄晋财  郑晶晶 《浙江农业学报》2022,34(11):2567-2582
在城乡要素共生背景下,为了探寻土地入股多方参与主体的合作机制,从理论层面建立双层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对地方政府、资本下乡企业、农户、集体经济组织4方参与土地入股合作的利益博弈关系进行剖析,得到各方合作的稳定策略,并基于对内蒙古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对多方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的稳定策略选择进行验证性分析。研究发现,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政府的政策奖励、土地入股合作参与主体的心理预期收益,以及对合谋行为的惩罚力度等都对土地入股合作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为构建土地入股四方主体的合作机制,提出如下建议:拓展土地入股合作,提高超额收益;提高违约金,降低各方违约的概率;减少额外收益,提高各方合作的稳定性;根据入股比例确定利益分配系数,提高利益分配均衡性;提高政府奖励与农户获取的其他收入,调动各方合作积极性;提高集体经济组织所得酬劳,增强合作积极性;增大对集体经济组织合谋的惩罚,遏制合谋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青海省诺木洪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该地区地下水提供指导。【方法】采集诺木洪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8个,测定水样中的Na~+、K~+、Ca~(2+)、Mg~(2+)、HCO_3~-、Cl~-、SO_4~(2-)、CO_3~(2-)、矿化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Piper三线图图示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系统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1由南而北,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环带状分布,主要从HCO_3·SO_4·Cl-Na·Mg·Ca、HCO_3·Cl-Mg·Na型向SO_4·Cl-Na、Cl-Na型演化转变,矿化度由小于1g/L增至10g/L以上。2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水化学作用,沿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发生了石盐、石膏和长石的溶解反应、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沉淀反应及Ca-Na阳离子交换反应。【结论】诺木洪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水循环特征影响,戈壁滩与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Cl-Na·Mg为主,矿化度小于1g/L,为淡水;冲湖积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Cl-Na为主,矿化度大于1g/L,为咸水甚至卤水。  相似文献   
75.
潟湖是岛礁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重要环境场,在岛礁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是解析南沙群岛岛礁水域潟湖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组成、流向、能量流动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实验通过对南沙群岛重点岛礁渚碧礁、美济礁与永暑礁潟湖表层水域中微型浮游动物与生态环境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通过稀释培养实验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显示,调查水域共发现微型浮游动物20种,总丰度的范围为320~1 460个/L,以无壳纤毛虫丰度最高。无壳纤毛虫在渚碧礁潟湖西部水域(ZB-1)丰度最高,砂壳纤毛虫峰值则出现在永暑礁潟湖中部水域(YS-3),桡足类幼体丰度最大值出现在美济礁潟湖北部水域(MJ-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中部区域的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相似度较高,溶解氧是影响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MJ-3站位影响最为突出。摄食实验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22~1.36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范围为0.22~0.60 d-1,微型浮游动物每天约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的...  相似文献   
76.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的定量方法:时域分析和频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序列平稳性检验方法和平稳化方法;阐述了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定量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综合比较了时域分析,频谱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异同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7.
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的第四纪植被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麟 《山地研究》1996,14(4):239-243
元谋干热河谷植被呈多顶极分布的格局。稀树灌草丛是一具次生性的河谷气候顶极群落,但在发生上也有一定的古老性。扭黄茅+车桑子群落是在现代自然-人为因素强烈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亚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78.
对河口地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采样调查,结合离子全组分和稳定同位素证据,分析了研究区水化学特征与各水体补给来源,探讨了长期引黄灌溉对区域水循环、地表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结果显示:(1)河口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都具有较高的矿化度,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平均矿化度分别为27.96、23.17 g·L-1,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中阳离子Mg2+、Na+、K+,阴离子Cl-、SO2-4是与总溶解固体(TDS)显著相关的主要离子成分;(2)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K,是典型的海水混合或者卤水;地表水由于工、农业和城市污染,水化学类型向Cl·SO4-Na·K·Ca变化,水化学类型变化复杂;(3) 地表水水体的盐分补给来源于海水混合以及城市及农业污染,而浅层地下水的输入则来自海水入侵以及降水、地表水的下渗补给;(4) 生态调水后地表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农田和近海湿地,补给比例48%~81%,而海岸滩涂带地下水的补给比例最低,这可能与海岸含水层渗透系数相对农田和湿地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79.
保护地栽培土壤与露地栽培土壤相比,前者的栽培管理更加集约化,耕作更为精细,肥料投入量大大增加,水分供给更勤。设施内的环境发生变化,会引起土壤特性的变化,从而表现为由露地栽培转变为保护地栽培若干年后,土壤出现各种营养、酸化等障碍。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重庆市土利用格局时空演化规律,为促进该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位于山地高密度区的重庆市为例,基于1995—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从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定量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结果]研究期内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加快,城乡居民用地、工矿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草地面积大幅缩减并集中向林地转化;25 a以来,重庆市土地利用程度逐年提高,整体处于发展期,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主城及其周围地区;渝西水田密度降低,渝东南林地高值密度面积增加,但草地高值密度区大幅缩减;城镇及农村居民用地高密度核心位于主城区,工矿建设用地高密度核心为星点状分布,增长幅度大;社会经济因素对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显著,其中人口密度为主导性因子。[结论]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区域间差异明显,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