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0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564篇
林业   437篇
农学   666篇
基础科学   71篇
  1378篇
综合类   3989篇
农作物   525篇
水产渔业   274篇
畜牧兽医   1155篇
园艺   502篇
植物保护   324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463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在3种不同的无花果上进行喷施SOD微生态制剂试验,结果表明:外源SOD微生态制剂影响果实自身的SOD酶活性,但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果重无显著影响。建议进行SOD无花果生产时选择SOD酶活性较高的品种(金傲芬和B1011),SOD制剂喷施浓度以1 000~1 500倍液为佳。  相似文献   
52.
为当地珍贵速生树种人工林的发展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分析广西5种珍贵树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差异,以相同立地条件下12年生的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黧蒴椎(Castanopsis fissa)和火力楠(Michelia macelurei)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土壤酶活性测定法,测定和分析该5种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结果表明:5种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大小均为:火力楠黧蒴锥红椎黑木相思米老排。但5种林地的土壤酶活性大小不一,蔗糖酶、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在5种林地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显著。5种林地中土壤酶活性相对较强的是米老排人工林,较弱的是黑木相思林和火力楠林。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蔗糖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余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3.
54.
轮作模式对日光温室土壤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可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及改善土壤酶活性的轮作模式。[方法]本试验以不同轮作模式的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的pH值、EC值及4种主要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酸性、碱性)、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结果]4种轮作模式中,茄子-番茄-草莓轮作模式的土壤pH值最高且土壤EC值最低,表明这种轮作模式缓解土壤的盐碱化程度的效果较好;不同轮作模式的4种土壤酶的酶活性各不相同,其中茄子-番茄-草莓轮作模式的温室土壤的酶活性均较高,与深土层相比,温室浅土层的土壤酶活性较高。[结论]比较几种轮作模式,茄子-番茄-草莓轮作有利于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也保持在一定水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短期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氮添加对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于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选择4个氮添加水平(对照,N0,0 kg·hm^-2·a^-1;低氮,N1,10 kg·hm^-2·a^-1;中氮,N3,30 kg·hm^-2·a^-1;高氮,N9,90 kg·hm^-2·a^-1),开展土壤酶活性对氮添加响应的研究,分析土壤酶活性对氮添加的响应特点,土壤酶化学计量比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添加在N3水平显著增加β-1,4葡萄糖苷酶(βG)、β-D-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β-1,4木糖苷酶(βX)酶活性(P<0.05),N1和N3水平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N3水平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P<0.05),氮添加对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影响不显著,N3水平下显著增加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8种土壤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碳(SOC、NAG除外)和总磷(TP)显著相关,与土壤总氮(TN)不相关。研究区土壤酶活性C∶N∶P化学计量比为1∶1∶1.2,与全球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C∶N∶P的比值1∶1∶1相偏离,表明该研究区土壤微生物生长受磷素限制。冗余分析(RDA)进一步揭示出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磷含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6.
57.
以晚熟桃品种"晚西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后期外层表面白色蜡、内层黄色蜡质,外层表面褐黑色、内层白色蜡纸,外层表面土黄包色、内层黑色蜡纸3种袋型套袋对其果皮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果皮MDA含量升高,同时SOD活性和POD活性也相应有较大提高,说明套袋微域环境对果实发育形成一定胁迫,从而诱导了SOD活性和POD活性的上升;外层表面白色蜡纸、内层黄色蜡纸的果袋处理MDA含量最低,POD活性和SOD活性最高,可减轻套袋胁迫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58.
为探明过量使用除草剂对小麦的危害,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种除草剂(苯磺隆和世玛)常量和倍量喷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除草剂常量喷施对小麦茎蘖动态、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等影响小于倍量喷施;苯磺隆的影响小于世玛。喷施常量苯磺隆对小麦生长发育、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基本无影响,喷施倍量苯磺隆和世玛使小麦生长发育受抑制而减产,倍量世玛处理减产最多,达307.4kg/hm~2,减产4.62%;喷施常量世玛使成穗数减少,但灌浆中后期旗叶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功能期延长、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因此,麦田化学除草时应严格按规定剂量使用,避免过量对小麦造成危害而减产。  相似文献   
59.
生物结皮是流动沙地固定的显著标志,土壤酶活性和腐殖质含量变化是衡量干旱脆弱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程度的重要指标。以流沙为对照,选择固沙10年、20年、30年苔藓结皮样地,探究不同固沙年限苔藓结皮土壤酶活性及腐殖质组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固沙年限增加,苔藓结皮中酶活性增加1.3~9.4倍,胡敏酸(HA)含量从0.84g/kg增加到2.47g/kg,富里酸(FA)从0.62g/kg增加到2.28g/kg,胡敏素从0.86g/kg增加到5.57g/kg。冗余分析结果显示,腐殖质组分含量在前两轴累积能够解释土壤酶活性的94.25%,土壤腐殖质组分对土壤酶活性的重要性影响排序为富里酸> HA/FA>胡敏素>胡敏酸,且富里酸、HA/FA、胡敏素与土壤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富里酸、HA/FA、胡敏素是影响苔藓结皮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综上,苔藓结皮固沙年限的增加,可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腐殖质组分特征,对促进风沙土形成演变和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以切花菊品种优香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用6、12、18、24毫特4种磁感应强度和2.5、5、10、20小时4种磁处理时间的组合进行试验,测定磁处理后组培苗的繁殖系数。结果发现,12毫特/10小时处理下组培苗繁殖系数最高,12毫特/5小时处理下组培苗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8毫特/20小时处理下组培苗相对电导率最低,24毫特/2.5小时处理下组培苗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18毫特/10小时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低,12毫特/2.5小时处理下过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