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8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1279篇
林业   2166篇
农学   1694篇
基础科学   579篇
  1885篇
综合类   10482篇
农作物   1090篇
水产渔业   1272篇
畜牧兽医   4154篇
园艺   1101篇
植物保护   800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1042篇
  2022年   1270篇
  2021年   1336篇
  2020年   1000篇
  2019年   1082篇
  2018年   565篇
  2017年   855篇
  2016年   1013篇
  2015年   967篇
  2014年   1154篇
  2013年   1116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331篇
  2010年   1279篇
  2009年   1220篇
  2008年   1354篇
  2007年   1030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749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428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在新疆伊犁对8年生达维平欧杂种榛的茎流速率进行一年的定点监测,同时观测了平欧杂种榛的果实不同发育期内气象和光合因子对茎流的影响,为榛树在干旱区的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包裹式茎流仪对盛果期的平欧杂种榛茎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并监测样地的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大气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并测定不同果实发育期的光合变化,研究气象、光合等因子对不同发育期榛树茎流变化的影响。【结果】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茎流速率昼夜变化差异较大,白天茎流速率变化曲线呈倒“U”形。茎流日累积量在不同发育期存在差异,果壳硬化期最大,为2.57 L·d-1,坐果期最小,为1.65 L·d-1。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叶片温度是果实生长发育期茎流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榛树不同果实发育期的茎流速率与气象因子、光合参数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过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新疆伊犁地区,7月是榛果发育的果壳硬化期,榛树不仅自身生长旺盛,而且受太阳辐射、温度等因子的影响,导致果园蒸腾耗水量大,应及时补充灌水。  相似文献   
82.
云南红骨绵羊是在青藏高原区域畜禽遗传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地方绵羊品种.为分析云南红骨绵羊的屠宰性能,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17只红骨绵羊(7只周岁羊、10只成年羊),测定其屠宰性能及体尺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成年红骨绵羊公羊和母羊的宰前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分别为40.25 kg、19.40 kg、47....  相似文献   
83.
AP2/ERF (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超大家族转录因子,含有1~2个由60~70个氨基酸组成AP2/ERF结构域,根据AP2/ERF结构域的数量及结合序列可以将其分为5个亚家族:AP2 (APETALA2)、ERF (Ethylen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DREB/CBF (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C-repeat)、RAV (Related to AB13/VP)和Soloist。该家族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响应涝渍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AP2/ERF转录因子的发现、结构特征和分类,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该类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对涝渍胁迫的响应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今后挖掘和利用该类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分子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由革兰氏阴性菌Erwinia amylovora引起的梨火疫病是蔷薇科植物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对梨和苹果产业构成重大威胁。本综述总结了梨火疫病病原菌E. amylovora的生物学特征、引发寄主植物感病的毒力因子、寄主植物感病后的外部特征和体内变化,以及目前梨火疫病的防治方法。以期对梨火疫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比较了25个不同品种(系)苦瓜果肉中营养成分、功能成分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并分析了功能性成分与苦瓜总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以期为鲜食和加工型苦瓜品种选育、苦瓜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苦瓜果肉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纤维素、氨基酸和总酸含量呈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85.71μg/g、7.98 mg/g、319.04 mg/g、1.45 mg/g、0.41%,变异系数分别为28.47%、29.07%、11.05%、43.45%、12.20%。不同品种(系)苦瓜总皂苷、多糖、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呈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5.02 mg/g、38.36 mg/g、2.64 mg/g、7.68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45.62%、25.47%、21.97%、18.49%。不同苦瓜品种(系)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 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明玉米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为富硒玉米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同一环境中48块样地土壤及其收获的玉米籽粒为材料,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及玉米的硒含量,分析玉米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土壤平均硒含量增加,玉米平均硒含量随之增加;玉米平均硒含量与土壤平均硒含量的比值为0...  相似文献   
87.
收敛式有效积温和相应关键生物物理参数不会因地理位置的差异而产生变化,所以通过测定收敛式有效积温值,可预判作物生理时期。研究以‘延薯4号’为试验材料,采取连续整株取样的方式,分别测定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块茎数,同时记录当地最高温和最低温并计算收敛式有效积温,分析马铃薯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块茎数与收敛式有效积温的相关性。茎粗方面,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有2个增长时期,分别在生育期的两端(852.63℃之前和1 576.62℃之后)。生长前期随着植株的成长,茎粗不断变粗,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不再生长,后期随着茎部纤维化的开始,茎粗也随着开始变粗。块茎数在整个生育期一直增长,增长速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1 111.40℃前,增长较快,后期增长平稳,说明在1 111.40℃时,马铃薯进入成熟期。叶片数和株高方面,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分别在1 278.46和1 494.97℃达到最大值,说明在该积温区间后进入衰老期。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不同生理时期预测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掌握山西晋南各地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与海拔、气温、降雨等环境因子的关系,2015年进行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虫性诱剂诱虫试验。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的成虫比高海拔地区始见期早,且发生量大;成虫始见期温度为5~6℃,活动的高峰期温度为11~19℃,终末期温度为25~28℃,低于5℃或者高于28℃成虫基本不活动或零星活动;在成虫主要集中活动的11~19℃范围内,不同区域成虫活动与温度变化差异显著,温度高时活动明显加剧,温度低时活动减弱;成虫的发生量随降雨量增加呈递减规律;从降雨前1日到降雨当日再到雨后1日也整体呈递减规律,但中雨前后3日,发生规律有所不同,呈"V"字形趋势;其中,小雨(或阵雨)当日及前1日、中雨前1日的平均单日诱虫量均大于无雨日的诱虫量。  相似文献   
89.
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稻秆潜蝇自然种群死亡率最高在卵孵和初孵幼虫的侵入期,其次在化蛹至成虫羽化阶段。主要影响因子有气候、食料、肥水管理和天敌等。成虫产卵盛期至卵孵初期为防治适期,防治药剂有呋喃丹、甲基异柳磷、三唑磷、氧乐果等。  相似文献   
90.
吡虫啉与三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静  张薇  李海平  周晓榕 《植物保护》2016,42(6):225-228
本文探讨了吡虫啉分别与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马铃薯桃蚜的防治效果,为合理有效地应用复配剂对其进行化学防治提供依据。应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分别确定了最佳药剂配伍和最佳复配比例。采用共毒因子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与氰戊菊酯混配对马铃薯桃蚜防治有明显增效作用。进一步采用共毒系数法测定表明,吡虫啉与氰戊菊酯复配比例为2∶3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达276.82;吡虫啉与氰戊菊酯以6∶1复配时,表现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