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篇 |
农学 | 47篇 |
基础科学 | 14篇 |
13篇 | |
综合类 | 471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22篇 |
园艺 | 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物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物质变化规律。[方法]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时期采样,研究微生物数量、总氮和硝态氮、总糖和还原糖、含水量、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培养料发酵的进行,细菌、放线菌和霉菌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氮含量和pH值表现为上升趋势,含水量、硝态氮含量和总糖含量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发酵期间培养料中的还原糖呈上下波动,发酵结束后含量略有上升。[结论]得到了工厂化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双孢菇培养料高效发酵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2.
一、培养料选择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稍干后即可回收秸秆,简单处理。处理的方法:用铡刀铡成0.15m左右的小段,碾压后更好,若用粉碎机破碎则不易碎成粉末状,以条状为好。牛粪要求干度足不含土质,纯度要求80%以上,要过筛,粪团直径不能超过0.01m。二、培养料配方每100m2需玉米秆2000kg,牛粪800kg,尿素10kg,石膏25kg,过磷酸钙25kg,石灰20kg,复合肥25kg,饼肥25kg,轻质碳酸钙25kg。三、培养料制作(一)场所的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排水方便、靠近菇棚的地方。 相似文献
753.
高寒地区双孢菇栽培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助县台子乡地处高寒冷凉地区,平均海拔2635m,年积温2110℃,无霜期110-120天,≥0℃、〉15℃、≥10℃的88%保证率持续天数分别是211天,158天,86天。热月平均气温14.5-15.5℃。高寒冷凉的气候优势有利于双孢菇的反季节栽培。现就栽培中掌握的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54.
1)螨类。多在双孢菇上发生,部分平菇也有发生,表现为“发菌难、退菌”,有的40多天仍未完成发菌,且菌丝越来越少,生产中往往当作病害而被忽视。 相似文献
755.
双孢菇在生物分类学上隶属于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俗称洋蘑菇,简称蘑菇.双孢菇质地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无污染,为绿色食品,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及、产量最大的菇种之一,2796双孢菇是国内目前较为先进的高产,优质、高效食用菌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其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在市场上售价4~6元/kg,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6.
(1)充分预湿稻草充分浸泡,以利发酵。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二次翻堆之前若不能补足水分,以后将很难补足,这样会影响菌丝的生长。(2)均匀翻堆翻堆时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翻堆时不遵循这个原则,会导致培养料发酵不均匀,达不到翻堆的目的。(3)合理采土有的农户用未处理过的菜园土进行覆土,有的还添加未充分腐熟的牛粪。这样的土壤常带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容易引发多种病虫害。(4)正确覆土新的农户习惯性地把种植双孢菇和种植其他作物等同起来,覆土时添加尿素,从而造成氨味过重,导致菌丝死亡。(5)不喷“关门水”在双孢菇种植前期高温时喷施“关门水”而造成高湿环境,引起冒菌丝、结菌被及小菇死亡等;而后期喷施“关门水”,则容易使菌丝退化、早衰。(6)及时防病有些农户由于缺乏基本的辨别和防治病虫害的知识,往往在病虫害发生较重时才着手治理,以致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造成减产。双孢菇高产栽培六要点@王德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