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3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16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22篇 |
农学 | 53篇 |
基础科学 | 302篇 |
406篇 | |
综合类 | 789篇 |
农作物 | 32篇 |
水产渔业 | 21篇 |
畜牧兽医 | 242篇 |
园艺 | 85篇 |
植物保护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及其分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湿地在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文化休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湿地的现状、分布与存在问题,并根据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中国湿地划分成3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为制定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湿地生态安全、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与生产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以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基于GMS中的MODFLOW模块构建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模型结构(含水层厚度、参数分区)与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水层不确定情景(含水层下边界概化为隔水底板平均值870 m)与实际情况水头差值绝对值的累计和最大为701 m,对模拟结果起了主控作用;当含水层下边界概化为910,940 m时,累计和分别增加为1 013,1 593 m;与仅考虑单个不确定性因素相比,同时考虑模型参数与含水层不确定情景累计和最大为738 m,同时考虑参数分区与含水层不确定情景累计和最大为791 m.因此,在构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时,应优先考虑含水层空间结构概化的合理程度,同时考虑多个不确定性因素对模拟结果的综合影响,使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映真实的地下水流状况. 相似文献
73.
基于GIS的华宁县滑坡灾害影响因子分析及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析区域滑坡灾害影响因子及其易发性,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借鉴。以云南省华宁县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华宁县滑坡空间分布及诱发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建立GIS灾害数据库的同时选取海拔、坡度、坡向、距水系、道路、断层距离、岩性7个诱发因子,利用统计指数对滑坡在每个因子各类别中的占比进行了权重分析,最终确定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并阐述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滑坡灾害分布特征上,具有空间集中分布特征,灾害点密度以中部地区最大,受灾影响人数最大的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宁州街道和通红甸乡。(2)从诱发因子上看,滑坡灾害大多分布在海拔1 600~2 300 m(占76.06%),坡度10°~30°(占71.83%),坡向为E,NE,NW,N等方向上(占71.82%),距离河流、断层和道路越近,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3)在滑坡灾害易发性上,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宁州街道、青龙镇、华溪镇;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青龙镇东北部、宁州街道西南部、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中部和盘溪东部;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通红甸彝族苗族乡、盘溪镇。华宁县滑坡灾害呈现出东少西多,南少北多的特征,未来华宁县应重点关注中部和西部区域的滑坡灾害预防。 相似文献
74.
脐橙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矿质营养元素在脐橙叶中分区分布特征,以枳砧和枳橙砧纽荷尔脐橙为对象,测定新叶和老叶的叶尖、叶缘、中部、叶基和翼叶等5个分区中10种元素(N、P、K、Ca、Mg、Fe、Mn、Cu、Zn和B)的含量,并分析各分区离子组成的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解释了总变量的43.4%和21.1%,明确区分了新叶和老叶,大致区分了叶不同分区,发现新叶翼叶与其他分区具有明显差异,而老叶本叶各分区的离散程度明显大于新叶本叶各分区。两种砧木脐橙新叶中钾含量分布表现为翼叶叶基中部叶缘≈叶尖,镁含量表现为叶尖≈叶缘中部叶基翼叶;两种砧木脐橙老叶中锰含量表现为叶尖≈叶缘中部叶基翼叶,硼含量表现为叶尖叶缘中部叶基翼叶。N、P、B在新叶本叶各分区以及P、Ca在老叶本叶各分区间含量都没有显著差异。枳砧脐橙新叶翼叶Mn、Cu和Zn的含量与叶片其他分区没有显著差异,而枳橙砧脐橙新叶翼叶Mn、Cu和Zn的含量都分别显著低于叶片其他分区。结果表明,不同元素叶片分区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翼叶的元素含量和离子组成与叶片其他分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5.
在正确识别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区保护中存在的众多问题的基础上,从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科学管理湿地的角度出发,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把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根据各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与修复对策,提出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保护工作重点,尽快实施湿地分区对于巨大的碳储存库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乃至对全球环境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6.
自然保护区是对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等进行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其功能区划是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中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现状,以期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存在功能区缺失、缓冲区设置不合理和分区片段化等问题。实验区平均比例也要高于核心区和缓冲区,超过其总面积的1/3。在功能区划调整时,超过一半的自然保护区调减了其总面积。功能区划调整的主要原因涉及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保护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未来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或调整应更多地关注于其管理目标、连通性、最小面积、与相邻保护区的协调、功能分区的有效性以及相关科学理论的验证等。 相似文献
77.
文章采用统计分析、典型调查、聚类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全面掌握了桂西资源富集区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应用系统聚类划分生态特色农业区,并根据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广西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对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提出了该区域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分区方案和发展方向。为该区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8.
79.
“一带一路”沿线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对支撑沿线区域发展意义重大。基于“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分区及用水研究,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分析了“一带一路”产业用水量和GDP的地理集中度,采取用水结构指数和产业结构指数分析了分区用水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差异,应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对“一带一路”全区用水量与GDP的匹配度进行研究,计算了“一带一路”分区基于数列的用水量与GDP匹配度。结果表明:①
“一带一路”第一产业用水量和GDP产值的集中度在三大产业中均为最高,主要集中在东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② 不同分区分产业用水量和GDP产值占各分区总量的比值,在空间分布差异上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第三、第二产业;③ “一带一路”全区第三产业用水结构与GDP产值匹配度最差,南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匹配度最差的分区。分析成果有助于系统了解“一带一路”区域用水和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为深入分析分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关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