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94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135篇
基础科学   34篇
  137篇
综合类   1719篇
农作物   15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38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24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复合微生物肥料高效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供试土壤样品中筛选出几株高效解磷、解钾和自生固氮菌菌株 ,其中 ,以菌株P1 、K1 、N1 解磷、解钾和固氮效果最好。盆栽试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相比 ,高效菌株组合P1 K1 N1 能使番茄和油菜的生物量分别提高 65 .9%和 68.4%。  相似文献   
982.
玉米内生菌L10的分离、鉴定及拮抗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获得对玉米茎腐病主要病原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玉米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成熟健康玉米茎秆中筛选禾谷镰孢拮抗菌株,并分析其抗菌谱;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利用盆栽生防试验检测其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了164株玉米内生细菌菌株,其中L10菌株对禾谷镰孢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圈半径达1.68 cm;该菌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禾谷镰孢F. graminearum、拟轮枝镰孢F. verticilliodes、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共8种植物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尤其对禾谷镰孢抑制效果最佳;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质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L10菌株鉴定为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L10菌株脂肽类物质对禾谷镰孢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且盆栽生防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玉米茎腐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表明菌株L10对玉米镰孢茎腐病的防治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983.
利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了接种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固氮量.结果表明,接种不同供试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不同,大多数菌株明显促进燕麦生长(株高、根长、根表面积和生物量),部分菌株则对燕麦生长影响不明显.菌株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差异较大,固氮百分率为13.78%~63.96%,大于50%的有5株(Azotobacter sp.ChO7、Pseudomonas sp.ChO3、Azotobacter sp.ChO4、Azotobacter sp.ChO5和Azospirillum lipoferum ChO6);固氮量为0.065 3~0.315 8 mg/株,Azotobacter sp.ChO4最高,其次是 Pseudomonas sp.ChO3、Azotobacter sp.ChO7、Azotobacter sp.ChO5和A. lipoferum ChO6等.综合固氮量和对燕麦生长影响认为,菌株A. lipoferum ChO6、Azotobacter sp.ChO4、Pseudomonas sp. ChO3、Azotobacter sp.ChO5和Azotobacter sp.ChO7等可作为燕麦固氮菌肥研制的菌种.  相似文献   
984.
高羊茅的生理生态及其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23  
在研究和大量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论述和报道了高羊茅在水分、温度、酸碱盐以及重金属等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也包括内生真菌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羊茅的影响.同时,对高羊茅的生化特性的研究进展作了报道,主要包括高羊茅品种的生化鉴定以及以转基因技术应用为主的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展望了高羊茅在生理生态以及生化特性方面的研究趋势,特别是高羊茅的抗性机理以及有关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为今后深入开展高羊茅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5.
姚拓 《草业学报》2004,13(3):85-90
对分离自高寒地区燕麦根际的8株联合固氮菌株溶磷性和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zotobacter sp.ChO4、Azotobacter sp.ChO5和Azospirillus lipoferum ChO6具有溶磷能力,但溶磷强度差异较大 (83.8~103.5 μg/mL),Azospirillus lipoferum ChO6溶磷能力较Azotobacter sp.ChO5和Azotobacter sp.ChO4强;8株菌株均具有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但能力差异较大 (2.16~17.31 μg/mL),只有Pseudomonas sp.ChO3和Azospirillus lipoferum ChO6分泌IAA的浓度较高(大于10 μg/mL).研究认为,菌株Pseudomonas sp.ChO3、Azotobacter sp.ChO4、Azotobacter sp.ChO5、Azospirillus lipoferum ChO6和Azospirillus brasilense ChO8等在燕麦菌肥研制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86.
番茄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番茄生产上灰霉病和叶霉病两大瘸害,为寻找安全、高效无污染的生防菌株及其最佳培养条件,本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番茄植株中分离出642个内生细菌菌株,并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番茄灰霉病菌和叶霉病菌拮抗作用强且稳定的两个菌株Thyy1和Jcxy8。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初步鉴定Jcxy8属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菌株Thhy1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内生拮抗细菌在以豆饼粉为原料的6号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快,发酵滤液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强。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时间、温度、通气量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影响。以豆饼粉培养基、初始pH6.7、培养时问48h、温度30qc、并尽量增大培养通气量为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987.
采用平板分离法,从四川省黄龙、九寨沟等地采集肺衣属(lobaria sp.)地衣中分离内生真菌,分别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后检测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并对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37株内生真菌,其中有8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分别属于黑孢属、链格孢属、镰刀菌属和木霉属等。  相似文献   
988.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用植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内生真菌寄生在健康的植物组织内部,是植物微生态系统中的天然组成成分。自然界许多药用植物中蕴藏着丰富的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长期进化中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工业发酵、生物制药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宿主植物关系的概述,有助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89.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发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和粮食安全。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高效且相对安全的防治措施,契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研究旨在从小麦内生菌中筛选出小麦赤霉病拮抗菌,为植物生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小麦根、茎、叶、穗中筛选对小麦赤霉菌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共得到7株小麦赤霉菌拮抗菌,其中从小麦叶部分离到的WY-3表现最强的拮抗能力,抑菌圈直径达到26.3 mm。通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WY-3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WY-3对火龙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kikuchiana)也表现较好的拮抗活性。WY-3可被酪素、淀粉以及明胶所水解液化,表明其可降解。WY-3对氯霉素和氨苄西林钠均表现极强的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WY-3对小麦赤霉菌拮抗效果好且对环境友好,是开展生物防治的理想菌株。  相似文献   
990.
【目的】为了探讨内生真菌对木麻黄幼苗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苗浸泡菌液(S)和盆栽苗浇灌菌液(P)的侵染方式,接种28株不同的木麻黄内生真菌于无性系幼苗,测定幼苗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差异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S处理下46号菌株对叶绿素相对含量较对照的增幅为31.34%,16号菌株对叶绿素荧光参数Fm和Fv较对照差异最显著,分别为对照苗木的2.13倍和2.21倍;P处理未能提高木麻黄幼苗的叶绿素相对含量。【结论】内生真菌能够提高木麻黄水培苗木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Fm和Fv,从而促进幼苗的生长,但不同接菌方式以及不同菌株处理对光合性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