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72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畜牧与兽医》2014,(11):46-47
为了准确监测奶牛养殖小区育成牛粪中污染因子的季节变化规律,本研采用GB 5576-88标准测定了鲜粪中的含水率、采用NY 525-2002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GB/T 17138-1997标准测定风干粪样中的铜、锌含量。结果表明:育成牛鲜粪中含水率春季最低,冬季最高;风干粪样中,除夏季全氮和全磷顺序颠倒外,五项检测指标及其年均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保持一致,即有机质>全氮>全磷>锌>铜;育成牛全氮含量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全磷含量秋季最低、夏季最高,有机质含量夏季最低、秋季最高,铜含量夏季最低、春季最高,锌含量春季最低、夏季最高。  相似文献   
42.
《中国西瓜甜瓜》2012,(6):67-67
自上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三北地区农业种植中对磷酸二铵的施用效果都很认可,随着国产磷铵产量的快速增长,大量磷肥的施用,从 1981-2000 年,我国粮田土壤磷素以 11% 的速度增长,土壤全磷、有效磷每 kg 平均提高 0.21 g 和 5.7 mg。缺磷土壤面积已经从 80 年代的 67% 减少到 50% 以下,富磷土壤面积从 7% 增加到 15%。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为进一步恢复湿地优势植被——芦苇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桂林会仙湿地典型植被芦苇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水分与芦苇之间相关性。[结果]会仙湿地芦苇区域内的C/N比变异系数为0.16,C/P比变异系数为0.41,N/P比变异系数为0.40。[结论]会仙湿地土壤沉积物粒度越细,其中氮、磷、有机质含量也高,越有利于芦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5.
以灭菌和未灭菌的耕层下犁底层瘠薄土为基质,以Gv,Gm,Gs,Gi等4种丛枝菌根菌(AM)为材料,研究AM菌对玉米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AM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促进玉米对磷的吸收作用不同。在土壤灭菌条件下,Gs和Gi 2种AM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玉米地上部植株中磷含量的作用最显著。土壤没有消毒处理条件下,仅Gm菌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植株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Gi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植株磷含量却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土壤灭菌条件下,Gv和Gm侵染玉米根系的进展快于Gs和Gi;而在土壤没有消毒处理条件下,Gs侵染玉米根系的进展最快,其次为Gv和Gm,Gi侵染玉米根系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46.
为了完善氢氧化钠熔融和测定土壤全磷的方法,提高测试效率及测定精度,本研究利用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7种土壤,研究了碱熔温度、溶解所用酸的类型以及显色液酸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流动分析仪(AA3)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测定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用氢氧化钠熔融土壤时,温度达到450℃即可完全熔解土壤,无需升至传统方法中的720℃;熔融后的土壤样品用酸溶解时,盐酸和硫酸都有较好的溶解性,但不同仪器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盐酸溶解的样品适合用ICP-OES测定,硫酸溶解的样品更适合用AA3比色测定;在进行比色测定时,显色液酸度应控制在0.53~0.59 mol·L-1,以保持显色稳定、减少结果变异。  相似文献   
47.
以青岛市大沽河流域砂壤、河潮土、砂姜土 3种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土柱试验,研究土壤pH、温度、含水率等理化性质与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对土壤有效磷(Olsen—P)和全磷(TP)淋失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农田土壤磷素有效性、减少全磷淋失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土壤的pH在偏中性或弱碱性时磷素有效性最高,pH偏酸性时,...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采用光谱分析手段估测果树N、P、K营养元素含量的精度及应用潜力。【方法】首先,对果树鲜叶的光谱反射率(Rλ)以及叶片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各种元素含量与Rλ及其多种变式数据(1/Rλl、g(1/Rλ)、d1Rλ、d2Rλ、d1[lg(1/Rλ)]、d2[lg(1/Rλ)]l、g(1/BNC)、f′(Rλ)、Dn)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找出与每种元素含量相关性最强的光谱数据形式;其次,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每种元素含量和与其相关性最强的光谱数据形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入选波长;最后,利用入选的波长,进行基于最小误差平方和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结果】叶片TN、TK含量与波长间隔设为5 nm的d1Rλ的相关性最强,TP含量与波长间隔设为9 nm的d1[lg(1/Rλ)]的相关性最强;利用入选的特征波长建立的估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线性趋势,R2均在0.8以上。【结论】光谱分析手段对果树N、P、K营养元素含量的估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9.
枣粮间作生态系统土壤磷的空间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枣粮间作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异质性,通过在不同位置采样测定,探讨了枣粮间作系统内土壤磷素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枣粮间作生态系统中,在小麦收获期和玉米收获期2个时期,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垂直方向上,0~20 cm土层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下部土层.水平方向上,0~20 cm土层全磷空间差异性较大,而0~20 cm土层速效磷水平分布特性在不同时期有较大差别.小麦收获期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距枣树种植行距离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1 m样点处.而玉米收获期速效磷水平方向上空间差异性变小.  相似文献   
50.
太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南湖荡是太湖流域典型圩区之一,南湖荡圩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可能成为间接影响太湖和长江的潜在污染源。以江苏省常熟市南湖荡圩区为研究区域,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利用地学统计软件分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空间变异主要受成土母质、地质、地形和水文等内因控制,但施肥、管理等人为因素产生的空间随机变异也不容忽视;土壤全氮变异由成土母质、地质、地形等内因控制,外因影响较小;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空间相关范围较大,全氮的空间相关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