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72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试验测定越冬前后耕层土壤的pH值、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变化,分析氮素优化减量、秸秆还田和缓控释尿素的应用对耕层土壤pH值和全氮磷钾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和冬季雨雪作用能够提高耕层土壤的pH值,降低耕层土壤的氮素含量,由于玉米根系分泌钾和微生物矿化的双重作用,耕层土壤全钾含量有明显增加;秸秆还田能够提高氮磷钾的有效性和流动性,改善土壤供肥能力,促进玉米吸收养分;缓控释尿素能够持续降低耕层土壤的pH值,促进磷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2.
喷施竹叶黄酮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法,研究喷施25~200 mg/L竹叶黄酮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黄酮喷施浓度为50 mg/L时,对小白菜促生长效果最佳,并显著改善其品质,其中产量、株高、最大叶面积和SPAD值分别较未喷施处理增加33.3%、12.3%、41.4%、5.1%;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全N、全P、全K含量也分别增加54.8%、22.8%、14.7%、17.9%、21.5%。此外,当喷施浓度为25 mg/L时,小白菜的VC含量和全P、全K含量均较其他浓度处理高,分别比未喷施处理增加31.0%、19.2%、22.8%。竹叶黄酮喷施浓度高于100 mg/L时,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促进效果不明显。综合来看,当竹叶黄酮的喷施浓度为50 mg/L时,对小白菜产量与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3.
不同施肥方式对塿土土壤磷素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磷素各组分的影响,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体系,观测分析了陕西省杨陵区陈小寨村塿土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土壤中无机磷、有机磷、全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土壤中无机磷占全磷的77%~90%。施用磷肥,对土壤中的无机磷和有机磷都有增加的作用(P0.05),对无机磷的影响大于有机磷。各不同处理土壤无机磷组分均以Ca-P为主,其中又以Ca10-P占绝对优势(28.77%~63.96%);不同施肥处理中,对作物无效态的无机磷Ca10-P、O-P比例减少,有效态的Ca2-P、Ca8-P、Al-P、Fe-P比例增加;且施用有机肥对土壤中有效态磷素的增加效果好(P0.05);在有机肥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磷素会向无机磷的方向发生反应,尤其是活性的Ca2-P、Ca8-P的增加幅度较大。施用低量有机肥(75 t·hm-2·a-1)或无机有机肥配合施用是一个比较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掌握农地土壤全磷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合理制定田间磷肥管理措施和科学防控面源污染.[方法]基于1980s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获得的160个样点数据和2016~2017年采集分析获得的175个样点数据,采用一般统计和方差分析探讨了近40年来成都平原农地表层(0~20cm)土壤全磷(P)含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农利用...  相似文献   
105.
长期施肥条件下潮土土壤磷素对磷盈亏的响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杨军  高伟  任顺荣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3):4738-4747
【目的】土壤磷素状况是评价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之一。探讨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全磷对土壤磷素盈亏(平衡)的响应,为潮土区施肥管理和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了天津潮土33年(1979-2012)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磷素盈亏与Olsen磷、全磷的变化特征。【结果】长期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配施(NK)及秸秆与氮肥配施(NS)处理,土壤中磷素常年处于亏缺状态。施磷处理(PK,NP,NPK)和有机肥与氮肥配施(NM),土壤中磷素均有盈余,PK处理盈余最多,但随试验年限延长(约20年后),NP,NPK和NM处理土壤中磷素盈余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效磷增加量随磷盈亏而变化,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施用无机磷肥或有机肥,均可使土壤中的磷素盈余,土壤中每盈余100 kg·hm-2磷,PK、NP、NPK、NM处理土壤中的Olsen磷分别增加3.59、1.19、1.75和2.40 mg·kg-1。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磷平衡与土壤全磷增量间呈正相关,但不同处理下差异较大。单施氮肥(N)和秸秆还田(NS)处理,可认为累积磷平衡对土壤全磷增量无影响。施用无机磷肥或有机肥,土壤中每盈余100 kg P·hm-2,PK、NP、NPK、NM处理土壤中全磷分别增加0.06、0.07、0.07和0.10 g·kg-1。【结论】土壤磷素盈亏状况与肥料配施类型密切相关,长期施用化学磷肥或有机肥,土壤有效磷、全磷增加量与土壤磷素盈亏呈显著直线正相关。有机肥与氮肥配施提升土壤全磷的速率大于施用化肥。  相似文献   
106.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092-1094
为了对糜子中的全磷和全钾含量进行研究,试验采用湿法消解糜子样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建立糜子中的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糜子样品中全磷测定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026 5x+0.004(R2=0.999 8);糜子样品中全钾测定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229 1x+0.008 6(R2=0.999 4);所测19种糜子的全磷含量变幅为0.179 5%~0.336 6%,平均为0.298 4%,糜子品种的全钾含量变幅为0.254 1%~0.440 7%,平均为0.317 8%。  相似文献   
107.
种植年限对设施菜田土壤剖面磷素累积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山东寿光集约化设施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磷素投入和土壤磷素累积的差异,比较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剖面中无机磷、有机磷、Olsen-P和CaCl2-P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磷素过量积累是设施菜田的显著特征,主要由于有机肥以粪肥投入为主,复合肥中P素比例偏高,收获作物带走量仅占磷素投入的7.2%;随着种植年限增加,P素累积现象明显,过量的磷素盈余导致了土壤剖面中不同形态磷含量的上升,其中以无机磷尤其明显;用来表征土壤有效磷指标的Olsen-P与CaCl2-P有显著的相关性,研究区域中当土壤(Olsen-P)达到80.7mg·kg-1时,土壤CaCl2-P开始显著升高,增大了设施菜田磷素淋溶风险。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比较香菇渣和平菇渣作为土壤改良剂还田对土壤的影响,进行了将不同比例的(25%,50%,75%)香菇渣和平菇渣分别添加到土壤中恒温培养100 d,每隔20 d测定其土壤中磷元素与钾元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菇渣和平菇渣作为土壤调理剂对土壤肥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尤其对土壤中速效钾和全磷含量的增加,随着食用菌渣添加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速效钾和全磷含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说明食用菌渣对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磷有明显效果;土壤中添加食用菌渣后还适当降低了土壤的pH值,从培养20 d时的pH=8.0左右下降到100 d后的pH=6.0左右。  相似文献   
109.
黄淮海平原农田土壤磷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505个样点表层(0~20 cm)土壤磷素的化验数据,在ArcGIS9.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土壤磷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属中等水平,全磷含量达(0.73±0.18)g·kg-1,速效磷含量达(21.31±16.08)mg·L-1.土壤全磷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团状或块状,其中高值区(>0.80 g·kg-1)主要分布于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以及山东、安徽、江苏三省交汇处,并由黄淮海中部地区向南北方向逐渐减少;低值区(<0.50 g·kg-1)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南北两地.土壤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小团块状分布,其空间分布较全磷复杂.高值区(>24.0 mg·L-1)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的中部地区,并向东北和正南方向减少.低值区(<12.0 mg·L-1)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南、北部边缘.全磷和速效磷高值区主要分布区地理位置大体一致,均是在黄淮海平原中部区域一带,并以此区域向北降低.不同土壤类型由于成土母质本身含磷量空间分布差异,产生了土壤磷素空间变异.土壤质地、磷肥使用量及部分理化性状影响土壤磷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0.
在黔西北关门山小流域选取5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磷及有效磷的分布与残留特征,以期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施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灌木林地坡面表层土壤全磷含量总体高于乔木林地,有效磷含量无明显分布规律。在坡顶、坡中和坡脚3个位置,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土壤剖面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总体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以表层最高,坡中和坡脚处0~60 cm土层全磷含量高于坡顶;乔木林地坡中和坡顶处土壤剖面全磷分别在80~100 cm和60~80 cm土层附近出现累积现象,但坡脚没有。5种利用类型土壤剖面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以表层最高,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果园土壤剖面全磷含量远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以玉米地最高,乔木林地最低。在0~80 cm土层中,乔木林全磷残留量最低,仅为1 783.7 kg/hm~2,果园全磷残留量最高,达3 416.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有效磷残留量以灌木林地最低,撂荒地最高,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