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8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96篇 |
基础科学 | 10篇 |
23篇 | |
综合类 | 550篇 |
农作物 | 25篇 |
畜牧兽医 | 12篇 |
园艺 | 63篇 |
植物保护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吡虫啉及其复配剂不同施药方法对油菜蚜虫控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9年,采用拌种和播种沟施药的方法,于河南郑州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及吡虫啉.辛硫磷复配剂对油菜蚜虫的全程控制效果。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用吡虫啉有效成分5g/kg种子拌种仅能有效控制苗期油菜蚜虫的危害,防治效果为90.79%~100%,对中后期油菜蚜虫控制效果不明显;用吡虫啉600g/hm2及吡虫啉.辛硫磷复配剂1320g/hm2采用播种沟施药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82%~94.49%和90.68%~95.34%;试验示范验证防治效果在92%以上,持效期长达7个月以上,可以达到一次用药控制油菜整个生长期蚜虫为害的效果,减少了用药次数,此方法简单易行、保护环境、保护天敌,是一种简化高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油菜蚜虫可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3.
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用吡虫啉拌种就可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将小麦蚜虫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表现出超高效、持效的控制效果。1 kg种子用1.0~4.8 g吡虫啉(有效成分)拌种,从播种至灌浆末期,防治效果在95%以上,至乳熟期(收获期)防治效果仍高达74.49%~96.61%;千粒重比未拌种区增加了26.51%~36.5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的经济、有效剂量为有效成分1.0~2.0 g/kg种子,最佳剂量为1.5 g/kg种子。 相似文献
204.
2棉花品种2.1国欣棉11号2.1.1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01。2.1.2选育单位: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1.3品种来源:SGK3×1207。2.1.4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天。出苗早,苗壮,全生育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106.5cm,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 相似文献
205.
玉米关键生育期及全生育期沼液灌根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进行沼液灌根时,在玉米大、小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分别进行灌根,其增产作用最大,最高增幅可达27.0%,每667m^2最佳灌根量4050kg。在玉米关键生育期间单独进行灌根时,大喇叭口期的灌沼液效果高于小喇叭口期和灌浆期,三个时期增幅分别是21.2%,17.2%,14.2%;每667m^2最佳灌根量分别为900k,350k和1350k。 相似文献
206.
207.
绿菌素是一种微生物制剂,它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小麦全生育期应用菌素,既可以促进小麦根、茬、叶、蘖的生长发育,使田间出苗率提高,有效分蘖数增加,又可以促进穗分化和灌浆,从而增加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使小麦产量提高27.2%以上,由此说明,应用绿菌素是小麦高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8.
西星黄糯3号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选育的糯玉米一代杂交种.株型半紧凑,夏播全生育期95d,苗期叶色深绿,叶鞘紫色,全株20片叶,穗上6叶半紧凑型,中早熟.株高250cm,穗位90cm,果穗长22cm左右,穗粗5.5cm,穗行数14~16行,白轴,穗粒数570粒左右,偏硬粒,品质优良,千粒重403g,容重720g/L. 相似文献
209.
金优T36系铜仁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该组合全生育期154d,株高113.5cm,株型好,茎杆粗壮,分蘖力强,有效穗17.82万/667m^2,穗型中等,穗实粒数133.6粒,结实率77.22%,千粒重27.72g。贵州省区试两年平均单产638.14kg/667m^2,籽粒长型,长宽比2.9,粘稠度60min,直链淀粉含量19.3%,整精米率48%,垩白度28%,优质米较优,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可作为优质稻米开发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210.
(上接第11期第50页) 7.43 阳光200 7.43.1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43. 7.43.2 选育单位:山东郯城县种子公司. 7.43.3 品种来源:淮稻6号系选. 7.43.4 特征特性:属梗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2天,比对照豫粳6号早熟4天.株高99.4 cm,穗长16.6 cm,每穗总粒数131.3粒,结实率83.9%,千粒重26.6 g.抗性:苗瘟5级,叶瘟4级,穗颈瘟5级,综合抗性指数5.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2.9%,垩白粒率33%,垩白度3.4%,胶稠度79 mm,直链淀粉含量16.8%. 相似文献